2020高考小说阅读名家作品精练:余华专练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30240947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小说阅读名家作品精练:余华专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高考小说阅读名家作品精练:余华专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高考小说阅读名家作品精练:余华专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高考小说阅读名家作品精练:余华专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高考小说阅读名家作品精练:余华专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考小说阅读名家作品精练:余华专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小说阅读名家作品精练:余华专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高考小说阅读名家作品精练:余华专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两个人的历史余华一九三年八月,一个名叫谭博的男孩和一个名叫兰花的女孩,共同坐在阳光无法照耀的台阶上。作为少爷的谭博和作为女佣女儿的兰花,时常这样坐在一起悄悄谈论着他们的梦。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七岁的谭博已经不再和十六岁的兰花坐在门前的石阶上。那时候谭博身躯里青春荡漾,他有时会突然拦住兰花,眉飞色舞地向她宣讲一些进步的道理。那时候兰花总是低头不语。在这年十一月的最后一天里,兰花与往常一样用抹布擦洗着那些朱红色的家具。谭博坐在窗前阅读泰戈尔有关飞鸟的诗句。兰花擦着家具时尽力消灭声响,她偶尔朝谭博望去的眼神有些抖动。她希望现

2、存的宁静不会遭受破坏。然而阅读总会带来疲倦。当谭博合上书,他必然要说话了。最近,他常常梦见自己坐上了一艘海轮,这种渴望出门的欲望在清醒时也异常强烈。“我想去延安。”他告诉她。她迷茫地望着他,显而易见,延安二字带给她的只能是一片空白。他并不打算让她更多地明白一些什么,他现在需要知道的是她近来梦中的情景。她重现了一九三的害臊。然后她告诉他近来她也有类似的梦。不同的是她没有置身海轮中,而是坐在了由四人抬起的轿子里,她脚上穿着颜色漂亮的布鞋。轿子在城内各条街道上走过。他听完微微一笑,说:“你的梦和我的梦不一样。”一九五年四月,作为解放军某文工团团长的谭博,回到了他的一别就是十年的家中。此刻全国已经解放

3、,那时候兰花依然居住在他的家中,只是不再是他母亲的女佣,开始独立地享受起自己的生活。谭博英姿勃发走入家中的情景,给兰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时兰花已经儿女成堆了,她已经丧失了昔日的苗条,粗壮的腰扭动时抹杀了她曾经有过的美丽。在此之前,兰花曾梦见谭博回家的情景,居然和现实中的谭博回来一模一样。因此在某一日中午,当兰花的丈夫出门之后,兰花告诉了谭博她梦中的情景。“你就是这样回来的。”兰花说。谭博听后也回想起了他在回家路上的某一梦,梦中有兰花出现,但兰花依然是少女时期的形象。“我也梦见过你。”谭博说。他看到此刻变得十分粗壮的兰花,不愿费舌去叙说她昔日的美丽。有关兰花的梦,在谭博那里将永远地销声匿迹。一

4、九七二年十二月。垂头丧气的谭博以反革命分子的身份回到家中。母亲已经去世,他是来料理后事的。此刻兰花的儿女基本上已经长大成人。谭博身穿破烂的黑棉袄在兰花身旁经过时,略略站住了一会儿,向兰花胆战心惊地笑了笑。兰花看到他后轻轻“哦”了一声。于是他才放心地朝自己屋内走去。过了一会儿,兰花敲响了他的屋门,然后问他:“有什么需要我?”谭博不知该说些什么。母亲去世的消息是兰花设法通知他的。这一次,两人无梦可谈。一九八五年十月。已经离休回家的谭博,终日坐在院内晒着太阳。还是秋天的时候,他就怕冷了。兰花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可她依然十分健壮。她将一盆衣服搬到水泥板上,开始洗刷衣服。谭博眯缝着眼睛,看着她的手臂如

5、何有力地摆动。在一片“唰唰”声里,他忧心忡忡地告诉兰花:他近来时常梦见自己走在桥上时,桥突然塌了。走在房屋旁时,上面的瓦片奔他脑袋飞来。兰花听了没有作声,依然洗着衣服。谭博问:“你有这样的梦吗?”“我没有。”兰花摇摇头。(有删改)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时间跨度大,展现了男女主人公不同的时代的生活、梦想,既是两个人历史的再现,也是一段特定时代历史的缩影。B. 小说自始至终特别突出中国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年份,通过写谭博和兰花两个人的命运及其反抗,反映中国的社会现实。C. 小说作者用较短的篇幅将两个人半个世纪的命运变化勾勒出来,呈现出历史的戏剧性和

6、人物命运的荒谬性。D. 小说第二段中写谭博窗前读诗、兰花擦拭家具的情景,运用了神态描写,表现兰花内心深处对谭博的浓浓爱恋。2. 根据小说的内容,谈谈兰花是一个怎样的人?(6分)3. 小说以“梦”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作简要分析。(6分)答案:1. B解析: B项,“通过写谭博和兰花两个人的命运及其反抗”,“反抗”文中并未提及。2. 天真烂漫、内心细腻。少女时代与少爷谈着共同的梦想,青年时期爱恋着少爷,享受着与少爷在一起的安静时光。勤劳、本分。兰花和当时大部分妇女一样嫁为人妇,儿女成群,任凭粗壮的腰身抹杀昔日的苗条,不停地操持家务。心地善良、淳朴。特殊年代,谭博母亲去世,设法通知

7、谭博,帮助“反革命分子”身份的谭博回家料理后事解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少女时代与少爷谈着共同的梦想,青年时期爱恋着少爷,享受着与少爷在一起的安静时光”等情节中概括出其“天真烂漫、内心细腻”的性格特征。3. 线索及结构方面:以“梦”为中心,省去了许多相关却不必需的交代,使故事情节更集中、更简洁。人物形象方面:使人物形象更丰满,集中描写了不同时期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和感受,形象更立体多面。小说主题方面:以“梦”为中心,使小说主题更丰富。小说通过展现不同时期的历史状况,人物的不同际

8、遇和梦,表现时代对人的戕害默认的命运的无常。解析:这是一道赏析小说材料组织特征的题目,大体的关键是答出“如何以梦为中心“组织,然后再情节、人物塑造和主旨的表达方面有何作用。“以梦为中心”表现在“省去了许多相关却不必需的交代”,从情节上简洁,明快;“以梦为中心”集中描写了不同时期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和感受,凸显人物的性格特征,“以梦为中心”展现不同时期的历史状况,人物的不同际遇和梦,表现时代对人的戕害默认的命运的无常,凸显文章的主旨。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万二喜穿着中山服,干干净净的,若不是脑袋靠着肩膀,那模样还真像是城里来的干部。他拿着一瓶酒一块花布,由队长陪着进来。家珍坐在床

9、上,头发梳得很整齐,衣服破了一点,倒很干净,我还专门在床下给家珍放了一双新布鞋。凤霞穿着水红衣服低着头坐在她娘旁边。万二喜把酒和花布往桌上一放,就翘着肩膀在屋里转一圈,他是在看我们的屋子。我说:“队长,二喜,你们坐。”二喜嗯了一声在凳子上坐下,队长摆摆手说:“我就不坐了,二喜,这是凤霞,这是她爹和娘。”我送走了队长,回到屋中指指桌上的酒,对二喜说:“让你破费了,其实我有几十年没喝酒了。”二喜听后嗯了一声,也不说话,翘着个肩膀在屋里看来看去,看得我心里七上八下。家珍笑着对他说:“家里穷了一点。”二喜又嗯了一声,翘着肩膀去看家珍,家珍继续说:“好在家里还养着一头羊几只鸡,福贵和我商量着等凤霞出嫁时

10、,把鸡羊卖了办嫁妆。”二喜听后还是嗯了一下,我都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坐了一会,他站起来说要走了,我想这门亲事算是完了。他都没怎么看凤霞,老看我们的破烂屋子。我看看家珍,家珍苦笑一下,对二喜说:“我腿没力气,下不了地。”二喜点点头走到了屋外,翘着肩膀看看屋顶的茅草,点了点头后就走了。我回到屋里,在凳子上坐下,想想有些生气,就说:“自己脑袋都抬不起来,还挑三捡四的。”凤霞尽管不能说话,但一看到我们的样子,就走到里面的房间,换了身旧衣服,下地去了。第二天上午,我在耕田时,有人叫我。我抬起头来,看到五、六个人在那条路上摇摇摆摆地走来,还拉着一辆板车,只有走在最前面那人没有摇摆,他偏着脑袋走得飞快。远远

11、一看我就知道是二喜来了,我是一点也想不到他会来。二喜见了我,说道:“屋顶的茅草该换了,我拉了车石灰粉粉墙。”我往那板车一望,有石灰有两把刷墙的扫帚,上面搁着个小方桌,方桌上是一个猪头。二喜手里还提着两瓶白酒。那时候我才知道二喜东张西望不是嫌我家穷,他连我屋前的草垛子都看到眼里去了。二喜带了五个人来,肉也买了,酒也备了,想得周到。他们来到我们茅屋门口,放下板车,二喜像是进了自己家一样,一手提着猪头,一手提着小方桌,走了进去,他把猪头往桌上一放,小方桌放在家珍腿上,二喜说:“吃饭什么的都会方便一些。”家珍当时眼睛就湿了。二喜他们把桌子和凳子什么的都搬到了屋外,在一棵树下面铺上了稻草,然后二喜走到床

12、前要背家珍,家珍笑着摆摆手,叫我:“福贵,你还站着干什么。”我赶紧过去让家珍上我背脊,我笑着对二喜说:“我女人我来背,你往后背凤霞吧。”二喜听后嘿嘿直笑。我把家珍背到树下,让她靠着树坐在稻草上。看着二喜他们把草垛子分散了,扎成一小捆一小捆,我看一眼就知道二喜带来的人都是干惯这活的,手脚都麻利。下面的用竹竿挑着往上扔,二喜和另一个人在上面铺。别看二喜脑袋靠着肩膀,干活一点都不碍事,茅草扔上去他先用脚踢一下,再伸手接住。有这本领的人,在我们村里是一个都找不出来。没到中午,屋顶的活就干完了。我给他们烧了一桶茶水,凤霞给他们倒茶水,看到家里突然来了这么多干活的人,凤霞笑开的嘴就没合上。村里很多人都走过

13、来看,一个女的对家珍说:“女婿没过门就干活啦,你好福气啊。”家珍说:“是凤霞好福气。”二喜从屋顶上下来,我对他说:“二喜,歇一会。”二喜用袖管擦擦脸上的汗说:“不累。”(选自余华活着,有删改)注万二喜,患歪脖子病,凤霞,因年幼发高烧未能及时医治,致哑。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从“我”(福贵)的视角叙述所见所闻,表达所思所感,使读者产生真实感,走进人物内心。B前来相亲的二喜一直看破烂屋子而没怎么看凤霞,这让福贵担心二喜嫌家里太穷,福贵很反感二喜这种嫌贫爱富的行为。C身体有缺陷的二喜与哑女凤霞相亲,给福贵一家贫苦的生活带来了根本性

14、的转变,表现了作者对小人物命运的关切与思考。D二喜第二次来到“我” 家,给家珍带来吃饭的小方桌,把凤霞背到屋外才开始干活,这些细节都体现了二喜的心思细密周全。5福贵对万二喜的态度有什么变化?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6分)6“凤霞尽管不能说话,但一看到我们的样子,就走到里面房间,换了旧衣服,下地去了”有人说这段文字可以删去,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请结合文本谈谈理由。(6分)答案:4A解析: B项,富贵并不是“很反感”二喜的这种行为,他只是担心二喜会因自己家穷而看不上凤霞,说二喜“嫌贫爱富”也缺少依据。C项,在二喜的帮助下,家里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是“根本性的”。D项,二喜没有把凤霞背到屋外。5第

15、一次见面,由期待到失落。先是对二喜的穿着打扮满意,希望能促成二喜和风霞的婚事;但二喜不说话只在屋里看来看去,福贵误会二喜嫌弃自己家穷。第二次见面,由失落到惊喜。福贵没想到二喜带着礼物和帮手来修缮屋顶,感到惊喜,认可了二喜。或:先是对二喜充满期待,对二喜的穿着打扮满意,希望能促成二喜和凤霞的婚事;继而对二喜不满和失落,二喜不说话只在屋里看来看去,福贵误会二喜嫌弃自己家穷;最终对二喜十分满意,二喜带着礼物和帮手来修缮屋顶,福贵感到惊喜,认可了二喜。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文中主要介绍了富贵一家和二喜的两次见面,开头便说二喜“干干净净的”“真像是城里来的干部”,家珍和凤霞

16、也是精心地打扮了一番,说明富贵和家人对二喜是满意的,并且很想促成这桩婚事。但二喜少言寡语,将注意力放在了房子上,使富贵误以为二喜嫌弃自家的条件,产生了误会,富贵感到期望落空后的失落。第二次见面是二喜带人来修缮房屋,细心、周到的二喜还带来了肉、酒及送给家珍的小方桌,这让富贵一家惊喜、感动不已,第一次见面的误会与失落也消散了。6示例一:不同意。此段描写了风霞以为相亲不成功的神态与行动,刻画了一个聪明乖巧、质朴勤劳的农村女孩形象;她此时的表现与后文二喜来修缮房屋时她“笑开的嘴就没合上”形成对比,使情节更丰富生动;风霞的不动声色,表现了她对不幸命运的无奈接受,反映了小人物无法掌握命运的悲凉主题。示例二:同意。凤霞在小说选段中并不是主要人物,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