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中学中考物理 第4讲 物态变化培优补潜复习讲义(无答案)(通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0238028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中学中考物理 第4讲 物态变化培优补潜复习讲义(无答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中学中考物理 第4讲 物态变化培优补潜复习讲义(无答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中学中考物理 第4讲 物态变化培优补潜复习讲义(无答案)(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中学中考物理 第4讲 物态变化培优补潜复习讲义(无答案)(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中学中考物理 第4讲 物态变化培优补潜复习讲义(无答案)(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中学中考物理 第4讲 物态变化培优补潜复习讲义(无答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中学中考物理 第4讲 物态变化培优补潜复习讲义(无答案)(通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讲 物态变化【中考命题方向】 中考题中有关物态变化的考点涉及较多,主要围绕六种物态变化,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及其应用,熔化、凝固及沸腾图像,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有关知识进行命题在本章单独考查的内容有:一是考查应用技能,如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放热的具体应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等在近两年各地的中考题中,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尤其是体温计的正确使用成为各地中考的重点二是考查对图像的分析能力,如分析熔化、凝固、沸腾图像等对图像、数据的分析题在各地的中考题中仍然成为各地中考重点除此之外中考中开始注重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实验设计、实验探究等内容的考查题型以填空题、选择题和实验题为主,试题难度以中、低档为

2、主 【考点总结及应用】 一、知识性考点 考点1 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图3例1 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 并看清分度值某实验小组在练习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四位同学的做法分别如图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医生给小红测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小红的体温是 图1图2 图3图1规律方法 使用温度计测物体的温度时,注意“五会”即:会选、会放、会看、会读、会记 例2 如图3所示是小新同学用温度计测热水温度的示意图请你指出他在测量中的两处错误: ; 。例3 如图4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 C:,它是利用水银 的性质制成的使用体温汁测体温时必须注意(写出一点): .图 4考点2 物态变化与自然现象

3、例4 夏天清晨,小草上常出现晶莹的露珠,太阳出来后,露珠又悄然消失整个过程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凝华,后升华 D先升华,后凝华例5 下列现象同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接正确的是 ( )A水壶中的水沸腾液化 B.用久了的灯泡灯丝变细升华C.冰箱冷冻室内壁上出现冰霜凝固 D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液化规律方法 要对物态变化作出准确判断,首先要确定物态变化前后物体所处的状态,然后由物态变化的概念得出正确结论二、规律方法考点考点3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规律及其应用例6 小明倒了一杯开水,为了让水温尽快降下来,小明对开水吹气,你会怎样做?你的根据是什么?例7

4、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请用所学知识解释它的道理例8 下面现象属于吸热过程的是 ( )滴在桌面上的墨水逐渐干了;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走进暖和的室内,镜片突然蒙上一层小水珠;刚剥去包装纸的冰棒周围冒“白气”; 放在衣柜内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A B C. D例9 如图451所示是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的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晶体的熔化过程是图像上的 段图5规律方法 掌握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是解此类题的关键: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不变例10 如图5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根据该图像能够获得的合理信息有;信息一: 信息二: 信息三: 例11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

5、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时,在水温达到90后,他们每隔1 ml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下表是实验过程中的汜录表格:(1)请你根据实验记录,在图6中画出水的沸腾图像(2)请你通过实验归纳出水沸腾时的特点: ; 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C)9092949698100100100100100图6图7 例12 图7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其中 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 ,在第8 min时,这种晶体处于 状态【练习】一、选择题1对冰水混合物加热,并不断搅拌,则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将不断升高 B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C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 D冰熔化,冰、水温度都

6、不变 2生活中常说“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时水就不再沸腾了,“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运用热学知识对上述两种现象进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D“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3夏天打开冰箱的门,常可看到“白雾”,这是 ( )A.冰箱内原有水蒸气 B冰箱内食物中的水分遇到高温空气后蒸发形成的水蒸气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 D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7、( ) A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C冰的温度达到0C一定熔化 D冰的温度比水的低,放入水中不一定熔化5在有空调的车内玻璃上常有一层小水滴,在冬季和夏季小水滴分别附着在玻璃窗的 ( ) A.内表面、外表面 B.内表面、内表面 C.外表面、外表面 D外表面、内表面6将饺子放在水中煮不会变黄、变焦,而放在油中炸就会变黄、变焦,这是因为( )A油放出的热量比水的多B油的颜色黄C油的沸点比水的高 D油的导热性比水的好7室内温度为20C,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456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图8图98

8、如图9所示的自然现象中,由液化形成的是 ( )9夏日里睡觉时人们要将四肢展开,而冬天睡觉常缩成一团,这主要是因为 ( )A通过改变汗液的表面积来改变蒸发的速度,调节体温 B是人们的习惯问题C.在夏天需要向外散热,冬天从外界吸收更多的热 D以上说法都不对10多油的菜汤不易冷却,这主要是因为 ( )A油层阻碍了热量散失 B油层和汤中的水不易发生热交换C油的导热能力比水的差 D.油层覆盖在汤的表面,阻碍了水的蒸发二、填空题11一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汁,在1标准大气压下,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是5C,在沸水中读数为95C,当示数是32C时,实际温度是 12某物质从50C开始熔化,直到60C还没有熔化完,

9、则该物质一定是 13写出下列各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吸热还是放热(1)寒冷的冬天堆在地上的雪人变小: , . (2)吃冰棍时,打开包装纸冰棍上有“白粉”: , (3)吃冰棍时,打开包装纸,冰棍冒出“白气”: , (4)夏天自来水管外表面常“出汗”: , (5)小手术的麻醉是利用氯乙烷把准备施行手术的部位“冷冻”起来: , . 14测量与读数是物理学习中重要的基本技能如图10所示是一个工业用的温度计,此刻它显示的温度是 15如图11甲所示为某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测沸水温度的情形,由于操作错误,他发现温度计读数大于100,他的错误是 纠正错误后,他观察到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1乙所示

10、,则水的沸点是 图11图10 16道路结冰后,为了更快地使路面上坚硬的冰熔化,往冰面上撒盐成为有效的辅助手段,其原因主要是冰与盐混合后,能降低冰的 公路上的积水在寒冷的天气里,常会在公路表面形成一层薄冰,这个过程在科学上称为 .17晶体熔化的条件是: 三、解答题18对着你的手背吹气、哈气,说出你的感觉,并解释其中的道理19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1)实验目的是探究: ; . (2)如图12所示的实验,器材中使用中心有孔的纸板的作用是 ,图12(3)如图13所示,甲、乙是小华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其中 是沸腾时的情况图13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C90

11、929496949898989898 (4)下表是小华记录的数据: 请你分析不可靠的数据是 ,测得水的沸点是 时间(分)00.511.522.533.54温度()90929496989896989820某报刊上刊登过这样一件事情,九岁小男孩用舌头舔冰箱的冰格被粘住,两岁的小侄女报警,警察用温水浇舌解冻,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你能举出与之类似的例子吗?21(1)刚从水中捞出来的鸡蛋不烫手,过一会儿蛋壳上的水干了就烫手的原因是什么?(2)煮熟后滚烫的鸡蛋放入冷水中浸一会儿才剥皮,为什么?22在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相撞跌倒后,常看到运动员痛得在地上翻滚,这时队医迅速进场,从药箱中取出一只瓶子,对着伤员的疼痛处喷几下,只见出现一股白雾,一会儿伤员的疼痛就会消失,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23小强认为:冰箱冷冻室中的霜应及时除去,而小明认为:冰箱冷冻室中的霜可以增加冷冻效果,不应除去你支持谁的观点?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