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下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0.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0236519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下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历史下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下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下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0.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经济形势,并分析形成这一形势的原因。2.掌握党和人民政府在巩固政权和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意义。3.了解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先进人物和事迹。二、德育目标1.面对建国初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而且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成就,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她不仅能使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站起来,而且在经济上也能带领人民走向富强。2.在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他们舍己为国的英雄模范事迹,值得我们每一个青年学生学习和铭记。三、能力目标1.通过

2、分析总结新中国成立后恢复国民经济与巩固人民民主政权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斗争与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等史实,培养学生初步确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观点。3.运用中国共产党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取得的成果,论证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提高学生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教学难点1.分析论证巩固政权与发展经济之间的关系。2.理解中国共产党允许私营工商业发展的原因。教具准备1.投影仪2.多媒体教学设备3.有关数据资料挂图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教学方法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

3、跃课堂气氛,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直观启发,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看图表、幻灯片等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深刻认识历史现象和规律。2.比较启发,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启发是通过比较揭示历史知识的差异,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学习的方法。3.设疑启发,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使学生努力开动脑筋去思考,以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4.情境启发,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教师教学中通过图画展示、文字叙述等手段创设历史情境,提高学生思维的开阔性。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堂构思本节课内容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

4、采取的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及取得的重大成果,讲课思路如下:一、讲课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有关数据资料,联系史实,分析论证相关问题。如1949年国民经济情况简表,1952年国民经济情况简表。二、教学过程中,充分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思维活力,活跃课堂气氛。三、在讲第一个问题的过程中,要采用对比法,分析论证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本质区别。四、“中共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是本节课的重点问题,教师讲述时应重点分析归纳。五、通过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的成果,对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政策综合讲述。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外有帝国主

5、义阵营的仇视、孤立、封锁和包围,内有国民党残余军队和特务、土匪的威胁与破坏,国民经济处于全面崩溃状态。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斗争。这些政治上巩固政权的斗争为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创造了条件。板书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一、严峻的经济形势1.表现教师提问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处于全面崩溃的边缘,经济形势非常严峻,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经济形势严峻的表现有: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运输阻塞,物资缺乏,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十分困苦。教学建议为更好地把建国后的严峻经济形势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教学过程中,可用投影仪展示1949年国民经济的各项指标,加深

6、学生对这一严峻形势的认识。投影显示1949年国民经济情况简表项目全国总产量比历史最高年产量下降工业生产50%农业生产25%粮1.1亿吨27%棉花44.4万吨49%钢15.8万吨83%煤0.32亿吨48%板书2.原因教师提问新中国成立后,出现这种严峻经济形势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原因主要有:A.国民党发动反人民的内战;B.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C.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教师讲述A.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内战对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举例: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的长期“围剿”以及抗日战争胜利后发动的全面内战,使社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人民生活无法得到保障,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B.帝国主义的长期

7、掠夺。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入侵和经济掠夺,掠夺了大量的财富。比如:开采中国的矿山、掠夺中国的资源、打开中国的市场等,造成了中国的贫穷与落后,社会经济命脉完全操纵在帝国主义国家手中。C.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其建立后,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凭借政权,巧取豪夺,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从人民身上榨取了大量的财富,造成中国社会经济的贫困和落后。以上三点,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严峻经济形势的原因。板书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投影显示新中国成立后,为恢复和发展国营经济,采

8、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其中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是一条重要举措。请思考: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来源是什么?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过程怎样?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意义是什么?学生回答A.来源:国民政府的财产、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过程:从1950年起,党和政府在没收的官僚企业中进行集中和全面的改革。改革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民主改革,第二阶段进行生产改革。通过改革使这些企业从所有制关系到经营制度都按照社会主义原则建立,成为社会主义的国营企业。C.意义: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教学建议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简要总结

9、即可。本目问题难点在于学生对“没收官僚资本”这一问题的理解,可出示下列练习题,进行分析讲解。投影显示新中国成立后,首要的任务之一是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它包括( )解放国土,完成国家统一 建立各级地方政府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镇压反革命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没收官僚资本,接收帝国主义的在华企业A.B.C.D.教师分析此题为组合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对“民主革命的任务”这一概念的理解,为正确选项。是民主革命在政治上的任务,是民主革命在经济上的任务。这些都是民主革命应当完成的任务,而不属于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属于新中国成立后才发生的事件,不属于民主革命任务。所以选项C为正确选项。教师总结总之,没收官僚

10、资本是彻底铲除蒋介石国民政府反动统治的经济基础,是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产阶级斗争的深入和继续,所以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但同时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了国营经济,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实际上又是变私有制为公有制,奠定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所以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板书2.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教师讲述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面临严重困难,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党中央采取了稳定物价、统一财经的具体措施,进行了“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投影显示A.中国共产党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背景是什么?B.中国共产党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目的是什么?C.“银元之战”和“米棉

11、之战”的实质是什么?D.“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意义是什么?学生回答 A.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的局面。投机商兴风作浪,他们囤积居奇、抢购物资、倒卖银元,使物价飞涨,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经济运行规律。中国共产党面临严峻的考验。B.中国共产党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目的在于平抑物价,稳定市场,安定人心,恢复经济正常运行秩序。C.“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实质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争夺市场领导权的斗争。D.中国共产党通过“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使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确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基础。教师总结中国共产党在恢

12、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斗争中,第一阶段通过“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严厉打击了投机倒把活动,稳定了全国物价,结束了我国连续十多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这不仅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是坚强的,在经济上也是有能力的。教师讲述中国共产党通过“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物价以后,为解决中央财经困难,开始采取统一财经的做法。教师提问A.中国共产党统一财经的原因是什么?B.中国共产党统一财经的经过和结果怎样?学生回答A.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财政收入分散,公粮、税收仍归地方,而行政开支、军费等都由中央支付。因此,中央出现了严重的财政赤字。为了解决中央财经困难,中央决定将全国主要财政经济收

13、归中央集中统一管理,改变解放区时以地方为主的财经管理办法,解决当时中央财政收支脱节的现象。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初步确立了以中央集中统一为主的财政经济管理体制,所以统一财经在当时是十分必要的。B.通过统一财经,到1950年上半年,国家财经状况开始好转,这就实现了中央财政收支平衡、物资供求平衡、现金出纳平衡。教师总结物价稳定后,为解决财政困难,中央决定将全国财政经济由中央统一管理。这样就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物资供求平衡、现金出纳平衡。1950年上半年国家财政开始好转了。全国财政经济统一和市场物价的稳定,这是我们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取得胜利后,在经济上取得的又一伟大胜利。毛泽东曾经高度评价陈云(当时为政

14、务院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主任)亲自指挥的这个战役胜利的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板书3.合理调整工商业教师讲述在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开始好转而困难尚多的情况下,为了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1950年6月党在北京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这是新中国建立后召开的第一次中央全会。在会上通过了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决议,内容如下:投影显示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决议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基本好转必须有三个条件:一、土地改革的完成;二、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三、国家所需经费的大量节俭。教师讲述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除进行土地改革外,中央合理地调整工商业,使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与发展。投

15、影显示A.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合理调整工商业的原因是什么?B.中国共产党合理调整工商业的内容和结果如何?学生回答A.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国民经济中私营工商业占的比重很大,要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必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取得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B.1950年国家调整工商业重点是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结果使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教师讲述建国之初,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很大,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能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恢复发展国民经济至关重要。民族资产阶级在建国之初的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仍然有可能与共产党合作。因此,合理调整工商业,在一定限度内允许资本主义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板书三、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大力恢复发展生产教师提问为恢复和发展生产,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学生回答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开展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大规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