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三单元基因的本质单元测必修2.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0228732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第三单元基因的本质单元测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第三单元基因的本质单元测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第三单元基因的本质单元测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第三单元基因的本质单元测必修2.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单元测试卷三第3章基因的本质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如图所示的核苷酸中,在DNA结构中不可能具有的是()解析:观察四个选项,确定脱氧核苷酸的三个组成部分都存在;比较四个选项中的碱基,发现选项B中有U,U是RNA特有的碱基,而不是构成DNA的碱基,由此确定答案。答案:B2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物体内的DNA分子数与基因数相同B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是平行的C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大致相同D每个基因的长度相同解析:本题考查了有关基因的说法。一个DN

2、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如大肠杆菌拟核中环状DNA分子上就有大约4400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与染色体行为一致;构成人的基因的碱基对不超过2%,其比例很小,每个基因的遗传效应不同,其长度有所差别,平均长度约为1000个碱基对。答案:B3如下图所示,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A、B、C、D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从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发现有R型细菌转化的是()解析: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蛋白质和多糖都不是遗传物质。将R型无毒细菌转化成S型有毒细菌的转化因子是DNA。用DNA酶处理DNA,就会使DNA分解,失去转化功能。

3、答案:A4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两条子链()A是DNA母链的片段B与DNA母链之一完全相同C与DNA母链相比,一定有所变化D与DNA的两条母链分别相同解析:根据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新合成的每条DNA子链与其模板母链互补,与它的非模板链相同。答案:D5用一个以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若该细菌解体后释放出32个大小、形状一样的噬菌体,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有()A0个B2个C30个 D32个解析:标记了一个噬菌体,等于标记了两条DNA链,由于DNA为半保留复制,两条母链各进入两个噬菌体内,以后不管复制多少次,最终都只有2个噬菌体被标记。答案:B6DNA分子中胸腺嘧

4、啶的数量为M,占总碱基数的比例为q,若此DNA分子连续复制n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A(2n1)M BM(1/2q1)C(2n1)M(12q)/2q D(2n1)M/2nq解析:DNA中T为M占总碱基数比例为q,设总数为x,则q,x,此DNA分子中含有鸟嘌呤数应为G(2M)/2,复制n次共产生2n个子DNA。故需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2n1)(2M)/2(2n1)M(12q)/2q。答案:C7一个基因平均由1103个核苷酸对构成,玉米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生殖细胞内的DNA合计约有7109个核苷酸对,因此每条染色体平均有基因的个数是()A3.5106 B3.5105C7.

5、0105 D1.4106解析:根据题目条件,由生殖细胞中DNA的核苷酸对数/(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个基因平均核苷酸对数)即可算出每条染色体平均含有的基因数目。答案:C8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cd段上升的原因是S型菌降低了小鼠的免疫能力B曲线ab段上升,是因为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菌的抗体C曲线bc段下降的原因是绝大多数的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D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是因为R型细菌内DNA发生了重组解析: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及免疫知识,本题较难。将

6、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引起小鼠的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使bc段减少,但R型细菌不会马上减少,因为免疫应答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故R型细菌ab段增加;在S型细菌与R型细菌注射入小鼠体内同时,部分R型细菌转化形成有毒的S型细菌,这是基因重组。S型细菌能引起小鼠患坏血病,从而使小鼠免疫功能降低,即R型细菌和S型细菌均增多,如cd段。答案:C9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发生转化的细菌和含转化因子的细菌分别是()AR型细菌和S型细菌 BR型细菌和R型细菌CS型细菌和S型细菌 DS型细菌和R型细菌解析:在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发现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促使R型细菌转化为S

7、型细菌的“转化因子”;后来被艾弗里及其同事证明这种“转化因子”就是S型细菌的DNA。答案:A10(2011广东高考)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实验组号接种菌型加入S型菌物质培养皿长菌情况R蛋白质R型R荚膜多糖R型RDNAR型、S型RDNA(经DNA酶处理)R型A.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B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和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D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解析:第组实验说明蛋白质和荚膜多糖与R型菌转化为S型菌无关,A、B项错误。第组实验说明DNA与R型菌转化为S型菌有关。第组实验说明DNA被水解后的产物不能使R型菌转化为S

8、型菌,C项正确。只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不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项错误。答案:C11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物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但不是染色质的组成成分B没有DNA的生物,也就没有遗传物质C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D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都是DNA解析:解答本题的具体分析如下:选项内容分析结论A项染色体与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它们是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其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DNA不正确B项只要是生物,都有自己的遗传物质,有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有的则是RNA不正确C项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RNA不正确D项在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既

9、有DNA,又有RNA,但只以DNA作为遗传物质正确答案:D12(2010海南高考)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杂合”噬菌体的组成实验预期结果预期结果序号子代表现型甲的DNA乙的蛋白质1与甲种一致2与乙种一致乙的DNA甲的蛋白质3与甲种一致4与乙种一致A. 1、3 B1、4C2、3 D2、4解析:因为DNA是遗传物质,所以判断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应该分析“杂合”噬菌体的DNA来自哪。因此,组成成分为甲的DNA和乙的蛋白质的“杂合”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得到的子代噬菌体的表

10、现型与甲种一致;组成成分为乙的DNA和甲的蛋白质的“杂合”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得到的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与乙种一致。答案:B13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用DNA酶处理从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菌生长。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A证明R型菌生长不需要DNAB补充R型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C直接证明S型菌DNA不是促使R型菌转化的因素D与“以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解析:设置的目的是体现出对照性原则,是用来与只用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形成对照,通过这种对照说明S型菌DNA的作用。答案:D14(2011徐州高一检测)用

11、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解析:保温时间过长,部分大肠杆菌裂解,其中含放射性的噬菌体释放出来,所以在上清液中出现少量放射性。答案:A15从分子水平鉴定物种可以依据()A蛋白质分子中肽键的结构BDNA分子中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C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DDNA分子中含氮碱基的排列顺序

1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DNA的结构和复制。通过研究DNA的结构,我们知道DNA分子的含氮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而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只是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所以从分子水平鉴定物种可以依据DNA分子中贮存的遗传信息,即含氮碱基对的排列顺序。答案:D16艾弗里及其同事用S型肺炎双球菌中的各种提取物和R型肺炎双球菌进行了著名的体外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A证明了R型菌是无毒性的B证明导致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转化因子”是DNAC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D推出S型菌中含有“转化因子”答案:B17保证准确无误地进行DNA复制的关键步骤是()A解旋酶促使DNA的两条链分离B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母链碱基

13、进行互补配对C配对脱氧核苷酸之间连接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D模板母链与互补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解析:注意题中强调的是准确无误这个关键词,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准确无误地进行。答案:B18某双链DNA分子含m对碱基,其中腺嘌呤有A个。该DNA在连续复制时,对所需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第一次复制时,需要(mA)个B在第二次复制时,需要2(mA)个C在第n次复制时,需要2n1(mA)个D不论复制多少次,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等于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数目解析:DNA每次复制时,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等于原有DNA分子中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答案:D19(201

14、1盐城高一检测)细菌在15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入14N培养基中培养,抽取亲代及子代的DNA经高速离心分离,图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子一代DNA应为B子二代DNA应为C子三代DNA应为 D亲代的DNA应为解析: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因此依据这一特点来分析,为亲代DNA,为子一代DNA,为子二代DNA,为子三代DNA。不可能出现中的情形。答案:C20(2010山东高考)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被标记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解析: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所以把蚕豆根尖细胞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3H标记。再把这样的细胞放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此时DNA分子一半含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由于中期复制的两个D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