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党建工作怎么开展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130227174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党建工作怎么开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整理党建工作怎么开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整理党建工作怎么开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整理党建工作怎么开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整理党建工作怎么开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整理党建工作怎么开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党建工作怎么开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党建工作怎么开展对党建干部而言,企业文化重点项目(党建课题)是每年工作的重头戏。让项目(课题)有价值,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实施有意义的项目(课题),就必须明确当前企业文化(党建)工作的痛点是什么?抛开具体问题,我以为,当前企业文化(党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政治层、理论层、实践层、执行层之间的断层。政治层主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关于文化(党建)的重要论述,中央重要会议精神,本企业重要文件及主要负责同志的讲话,等等。政治层的主要价值在于洞察时代变化趋势,洞见主要应对措施,洞悉核心工作。理论层主要是从不同维度论证政治层核心观点的正确性,进一步丰富、深化这

2、些观点。实践层主要是研究制定能让政治层的观点、论述有效落地的工具、载体。执行层则是结合行业、地域、企业特点,研究明确具有实操价值的工作指引,收集整理打磨最佳实践案例。当前,政治层与理论层之间存在断层,导致出现用习近平的讲话去循环论证习近平讲话正确性的现象。理论层与实践层之间存在断层,盲目照搬照抄西方企业管理工具现象层出不穷,导致企业文化(党建)领域尚无富有中国特色的通用型管理工具。实践层与执行层之间存在断层,导致越到基层,越是不知道企业文化(党建)工作究竟怎么干,整日价要么靠蒙事儿混日子,要么陷入整理台账、统计报表等琐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要么热衷于编造“三个同步”“四个融合”“五个安全”还美其

3、名曰创新、富有特色。企业文化重点项目(党建课题)具有风向标意义,是我们推进工作的“杀手锏”。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三个断层现象,笔者以为,企业文化重点项目(党建课题)要分成三种类型,一类项目(课题)主要解决政治层与理论层之间的断层;二类项目(课题)则专注于理论层与实践层之间的断层;三类项目(课题)聚焦于实践层与执行层之间的断层。如此,三种类型项目(课题)协同推进,政治、理论、实践、执行四层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效打通、形成一个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整体。此类项目(课题)的主要目标是深入阐释政治层核心观点的理论价值、政治价值、历史价值、时代价值、实践价值;由表及里、深入“掘井”,深化政治论断;进一步丰富政

4、治观点,让政治层的核心观点枝繁叶茂、硕果满枝;进一步充实、完善政治层的内容;结合时代变化、工作需要,适当提出前瞻性的观点,催化政治层产生新论断。就当前而言,一类项目(课题)的主要任务是从理论上阐述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独特优势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具有鲜明政治属性的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能够深度融合,“两个一以贯之”的可行性,党支部参与“三重一大”决策的边界在哪里,合格党员标准与优秀员工标准的对接,依规治党与依法治企的关系,混改与“三项制度”的关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党内政治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已经烂大街、掉坑里的企业文化怎么爬出来,家国情怀的时代价值,企业文化与品牌的关系,如

5、何做好网生代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企业融媒体建设的必要性,等等。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认为,西方公司自科学管理运动以来,历经百年锤炼出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凝聚了无数企业盛衰的经验教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企业没有经过科学管理运动,我们在企业的运营管理中习惯于依靠直觉和经验进行判断,决策的随意性很大,总愿意创新和尝试新事物、新概念,缺少踏踏实实、“板凳宁坐十年冷”的持续改进精神。PDCA、平衡积分卡、波特五力模型等管理工具,是哈佛大家等顶级大学的教授深入企业,不断摸索、锤炼出来的,又应用于实践,不断反复改进、提升,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的典型。这些管理工具具有时代穿透力、行业穿透力

6、、地域穿透力,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普适性。而我们的国有企业文化(党建)工作则缺乏体系化的通用型管理工具。因此,二类企业文化重点项目(党建课题)的价值在于根据政治层的核心论断、理论层的理论成果,深入企业实际、深入一线,总结提炼、抽象概括出能够超越具体企业、超越行业特殊性、超越时代局限性的普适性管理工具(模型)。笔者以为,二类项目(课题)当前的攻坚重点是:研发党组织研究讨论重大事项的前置程序模型,党建与生产深度融合机制,党建工作评价模型,国有企业知事识人体系,新时代国有企业全媒体建设模型,企业文化传播实践模型,“智能+”时代品牌建设模型,场域化思想政治工作模型,等等。西方发达国家很多大企业特别是劳动力

7、密集型企业员工流动也频繁,但是却能保证没什么工作经验与技能的员工经过简单培训后,可以直接上手干活,工作成果也差强人意。其背后的秘密就在于这些企业有完整、细致的实操指南。形成企业文化(党建)领域的实操指南,是三类企业文化重点项目(党建课题)的主要任务。这类项目(课题)将实践层的通用模型细化为工作指引,具象化为最佳实践案例,其成果主要是给基层一线看的、用的,是一线员工的实操指南。也就是说,这些工作指引、最佳实践案例不仅要让基层一线专兼职党建干部能看得懂、觉得好用,而且要让业务部门的同志一看就懂、一上手就会用。因此,这些成果既不能追求“高大上”“大而全”,也不能小而碎,甚至成为“表哥”(表格)。换句话说,这些实操指南,不应该是李商隐或者李贺的诗,而是应该是白居易的诗;不应该是大部头的辞海,而应该是小而美的“口袋书”,鲜而活的顺口溜、微电影。当前,三类项目(课题)当前的发力点是:编制流程+风控+案例“三位一体”“三重一大”决策实操指引,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导图 ,企业文化建设地图;编写党员教育管理“顺口溜”,主题党日活动、党员服务队建设“三句半”;举办嵌入式红色场景党课,拍摄企业文化微电影,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