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望岳》试题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30226476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_《望岳》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1_《望岳》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_《望岳》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_《望岳》试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望岳1、作者: ,字 ,自号 , 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与 并称为“李杜”,其人被称为“ ”,其诗历来享有“ ”之称。2、填出下列相应的山名:东岳( ) 南岳( ) 西岳( )北岳( ) 中岳( )3、字词解释岱宗: 青: 未了: 造化: 钟: 割: 眦: 会当: 凌: 4、理解性默写(1) 透过诗中 , 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2) 望岳中“ , ”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3) 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 , 。(4) 望岳中“ , ”两句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5) 杜甫在望岳中,虚实结合,描写

2、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 。(6) 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 , 。4、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 )A.由近望到远望B.由远望到近望C.由俯视到仰视D.由仰视到俯视5、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6、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3、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B.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C.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 D.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7、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C.当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8、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

4、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可谓形神兼备。D.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望岳是杜甫的早期作品。体裁是古体诗,这首诗炼字讲究,意境深远,历来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 B.全诗每一句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前四句是远望所见,写出泰山的整体形象。 C.诗的五、六句运用夸张和想象手法写景,透过“曾”和“人”,读者可以感受到泰山的高和幽深。 D.诗的最后两句化用孟子名言,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表现了诗人青年时代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10、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

5、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勒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11、请赏析“齐鲁青未了”一句中的“青未了”。12、请从“钟”“割”两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作简要赏析。13、 请解释“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意思。14、请描绘“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画面。15、“会当凌绝顶”中“会当”“凌”用得好,请赏析。1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明了诗人什么决心?18、 这首诗所蕴涵的哲理?19、青年杜甫曾过了一段“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其诗作也洋溢着一股蓬勃向上的青春朝气。请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为例,进行赏析。2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青年杜甫英姿勃发的情怀,读了这千古名句之后,你有什么感受?21、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同答。22这首诗写景很有特色,请从一个角度加以赏析。2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为什么千百年来都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