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DB∕Z 300.2-2018 数字化城市管理 第2部分:信息采集规范

上传人:d****y 文档编号:130225458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3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ZDB∕Z 300.2-2018 数字化城市管理 第2部分:信息采集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SZDB∕Z 300.2-2018 数字化城市管理 第2部分:信息采集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SZDB∕Z 300.2-2018 数字化城市管理 第2部分:信息采集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SZDB∕Z 300.2-2018 数字化城市管理 第2部分:信息采集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SZDB∕Z 300.2-2018 数字化城市管理 第2部分:信息采集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ZDB∕Z 300.2-2018 数字化城市管理 第2部分:信息采集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ZDB∕Z 300.2-2018 数字化城市管理 第2部分:信息采集规范(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35.240L 73SZDB/Z深 圳 市 标 准 化 指 导 性 技 术 文 件SZDB/Z 300.22018数字化城市管理第 2 部分:信息采集规范2018-05-08 发布2018-06-01 实施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SZDB/Z 300.22018目次前言II引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与定义14 一般规定25 操作流程及要求3附录 A(资料性附录)数字化城市管理案件的案件分类与信息采集标准8ISZDB/Z 300.22018前言SZDB/Z 300-2018数字化城市管理分为若干部分:第 1 部分:总则第 2 部分:信息采集规范第 3 部分:案件立案

2、规范;第 4 部分:案件处置和结案规范;本部分为 SZDB/Z 300-2018 的第 2 部分。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起草单位:本部分归口单位: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IISZDB/Z 300.22018引言随着深圳市智慧城市十三五规划和深圳市智慧城管建设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推出,为解决深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运行十年来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并立足长远、面向未来,推进深圳市智慧城管建设, 全面提升深圳市城市管理水平,特制定本文件。制定数字化城市管理 第2部分:案件信息采集规范,明确深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案件信息的采集方式、采集过程、采集要求,有利于深圳市数

3、字化城市管理的规范化与时俱进,实现信息采集的智能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共建 共治 共享”局面。IIISZDB/Z 300.22018数字化城市管理 第 2 部分:信息采集规范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深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采集的一般规定、操作流程和要求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本部分适用于深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采集的过程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0428.2-2013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第2部分:管理部件和事件CJ/T 214

4、-2007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CJ/T 292-2008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绩效评价CJ/T 293-2008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监管数据无线采集设备CJ/T 315-2009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监管案件采集、立案、处置与结案CJJ/T 106-2010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SZDB/Z 300.1-2018 数字化城市管理 第1部分:总则3 术语与定义GB/T 30428.2-2013、CJ/T 214-2007、CJ/T 292-2008、CJ/T 293-2008、CJ/T 315-2009、CJJ/T 106-

5、2010和SZDB/Z 300.1-2018中确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上报信息采集员通过“城管通”将在工作网格内巡查发现的城市管理部件问题和事件信息,上传至平台的过程。3.2智能感知采集采用物联网、无线数据传输、实时在线检测等技术手段对城市管理对象实现自动化采集的信息采集方式。4 一般规定4.1 原则信息采集工作的开展应符合CJ/T422-2013、CJ/T293-2008、CJ/T 315-2009的有关规定。1SZDB/Z 300.220184.2 信息采集人员4.2.1 信息采集人员包括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员、社会公众。4.2.2 信息采集员在具体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遵守以

6、下要求:应持证上岗,举止文明,注重信息采集员的职业形象;在进行信息采集、上报、核实、处置结果核查、信息普查等活动时必须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不得弄虚作假;应熟练掌握数字城管信息采集有关标准、规范以及信息采集业务流程、操作技能;应严格遵守廉洁从业相关要求,不得利用工作之便以任何形式收受财物,获取不当利益;应冷静理性,妥善处理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工作中碰到的各类矛盾、纠纷。4.2.3 社会公众在进行信息采集过程中,应遵守以下要求:对发现的城市管理部件问题和事件及时进行举报;如实反映城市管理部件问题和事件的实际情况,不夸大,不歪曲;发现误拨误打 12319 电话后,应及时挂断;应避免无效电话或恶意骚扰电

7、话,并听从座席人员的耐心讲解和劝导;采用网络渠道举报时,应严格遵循国家有关互联网舆论公共秩序规定。4.3 信息采集区域和内容4.3.1 信息采集员和公众开展信息采集的区域应限定在深圳本地数字城管网格的覆盖范围。4.3.2 信息采集员和公众开展的信息采集标准应符合附录 A 中所规定的内容,采集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城区范围内的井盖、路灯、报刊亭、健身设施、雨水沟等公用设施有破损、污垢、非法广告、缺失的;公交站亭、过街天桥、跨河桥、交通标志牌、交通护栏、路名牌、监控等道路设施有破损、污垢、非法广告、缺失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城区范围内的道路、公共厕所、垃圾中转站、垃圾收集容器、户外广告、门店牌匾等城市容貌

8、有缺失、破损、不洁的;城区范围内的古树名木、行道树、绿地、雕塑、街头座椅、喷泉等园林绿化有非法砍伐树木、倒伏、破损的;城区范围内的道路和开放小区有乱搭乱建、暴露垃圾的;车辆抛洒垃圾或渣土污染的;内河道、湖泊有漂浮物,河堤两侧有暴露垃圾的;城区范围内未经许可的商业占道、挖掘占道、施工占道、经营占道、夜市占道、乱堆乱放、乱吊乱挂、乱停乱靠等行为。4.4 信息采集方式信息采集方式包括信息采集员采集、社会公众举报、智能感知采集三种。其中,社会公众举报的途径包括12319热线电话、微信公众号、专用APP、微信城市服务、智慧城管网站以及其他渠道。4.5 信息采集工具及使用要求4.5.1 信息采集员采集工具

9、4.5.1.1 信息采集员配备的工具包括“城管通”专用工具及其他用以采集的辅助工具(交通车辆、小铲及手电筒等)。4.5.1.2 信息采集员配备工具的使用应满足以下要求:不应擅自改变城管通的使用者或使用区域,不应将城管通私自拆解、私自送修、擅自修改功能配置或挪作他用;2SZDB/Z 300.22018应经常检查信息采集工具的所有使用功能,保证采集工具正常使用,如发现不能正常使用, 或无法实现所有功能,应及时报信息采集公司并送指定部门检测、维修;城管通在工作时间内应持续处于在线登录状态,并开启 GPS 功能。4.5.2 社会公众采集工具4.5.2.1 社会公众应通过移动终端工具进行信息采集,主要包

10、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4.5.2.2 社会公众配备工具的使用应满足以下要求:移动终端须是安装 Android 和 iOS 两大主流操作系统之一;Android 版本要求 4.0 以上,iOS 版本要求 8.0 以上。4.5.3 智能感知采集工具智能感知采集工具主要是指物联网感知设备,包括固定视频终端、卫星、航空摄像终端、传感器、二维码、车载视频终端以及无人机摄像终端等。5 操作流程及要求5.1 信息采集员5.1.1 操作流程通过信息采集员开展的信息采集工作的操作流程应符合图1的要求。5.1.2 操作要求5.1.2.1 城市管理部件问题和事件信息上报应一事(或一件)一报,不应一次上报两个或多个问

11、题类别信息。5.1.2.2 图片的拍摄应全面、准确、清晰,具体要求如下:所有问题信息的采集都必须拍摄一定数量的能反映现场实际情况的照片,至少应包括全景、近景、特写等照片;全景照片必须完整展示问题发生点广角全景和问题发生点较为固定的背景参照物,及可能为问题发生原因的相关场景和线索,如门店招牌、路牌、行道树、建筑物等;近景照片应清楚显示问题特征,如破损大小,堆物面积、影响范围等;特写照片应清晰显示问题细部,如井盖标识,灯杆编号、公厕编号、车牌号,小纸条文字内容等;如果从一个角度拍摄照片无法显示问题全貌,宜转换角度从另一侧拍摄照片;为确保夜间拍摄照片的清晰度,宜视情增加辅助光源。照片像素应达到在 1

12、00 万以上。5.1.2.3 录音时间一般不宜超过 20 秒,点击录音后应立刻口述问题发生地点和现场实际情况。录音时应说普通话,语音清晰、语句完整。3巡查发现问题选择类别SZDB/Z 300.22018否逐项检查信息是否正确是上报是否成功上报坐标定位需要时可增加录音地址和问题文字描述拍摄照片是完成图1信息采集员采集工作流程示意图5.1.2.4 填写备注应包括地址描述和问题描述两方面的描述,具体要求如下:基本格式为道路名+门牌号码+标志性建筑物或具有行业特征的标识名称+问题描述;地址描述应包括路名、门牌号(或离问题发生点最近的门牌号)、问题发生点附近固定标志性建筑或具有行业特征的标识、问题发生点

13、的方位(必须用东西南北)、问题发生点到固定标志性建筑、构筑或标志物的距离等内容;问题描述可根据问题发生点实际情况、问题类别、问题严重程度进行简述。5.1.2.5 GPS 标点定位应精确定位到问题发生点坐标位置,定位点与地址描述内容一致。5.1.2.6 应及时上报该条部件问题或事件信息,如上报时间距拍照时间超过 20 分钟,应重新拍照上报。5.2 社会公众举报5.2.1 操作流程通过社会公众举报开展的信息采集工作操作流程应符合图2的要求。4SZDB/Z 300.22018公众发现问题拨打12319服务热线下载专用APP/关注城管微信公众号/进入微信城市服务/ 进入城管网站清楚描述问题发生时间、地点、详细情况、严重程度等内容否热线受理人员记录上报人描述信息热线受理人员将上报信息录入系统逐项检查信息是否正确是提交资料是否完整、准确否是完成登记现场核实坐标定位需要时可增加录音地址和问题文字描述拍摄照片选择类别图2公众举报工作流程示意图5.2.2 操作要求5.2.2.112319 热线举报社会公众通过12319举报城市管理部件问题和事件信息的过程中,应满足以下要求:举报人员应讲普通话,尽量做到吐字清楚,描述详细。举报内容应按接线员提示的要点或举报页面内容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