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学习要点解读

上传人:c**** 文档编号:130223544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学习要点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学习要点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学习要点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学习要点解读(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学习要点解读(附纲要全文)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在此对纲要内容进行归纳梳理,供学习参考。一、纲要出台的现实意义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此次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是指导长三角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体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的重要依据,对国民经济“十四五”规划的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纲领性意义,为区域内各地各部门扎实推进工作、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

2、发展指明了方向。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这片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的35.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年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区位优势明显,国际联系紧密,协同开放水平较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旨在进一步增强长三角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将其强大的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充分激发出来。二、纲要确

3、定的区域具体目标1、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基本建立。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基本形成,成为全国重要创新策源地。优势产业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形成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产业迈向中高端。到2025年,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8%。2、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轨道上的长三角基本建成,省际公路通达能力进一步提升,世界级机场群体系基本形成,港口群联动协作成效显著。能源安全供应和互济互保能力明显提高,新一代信息设施率先布局成网,安全可控的水网工程体系基本建成,重要江河骨干堤防全面达标。到2025年,铁路网密度达到507公

4、里/万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到5公里/百平方公里,5G网络覆盖率达到80%。3、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能力显著提升。跨区域跨流域生态网络基本形成,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升。环境污染联防联治机制有效运行,区域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协同监管体系基本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更加完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到2025年,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总体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以上,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80%,单位GDP能耗较2017年下降10%。4、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基本建立,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提升非基本公共服务

5、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基本满足。到2025年,人均公共财政支出达到2.1万元,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5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9岁。5、一体化体制机制更加有效。资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基本建立。行政壁垒逐步消除,一体化制度体系更加健全。与国际接轨的通行规则基本建立,协同开放达到更高水平。制度性交易成本明显降低,营商环境显著改善。三、纲要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主体内容1、纲要指出,支持地方探索建立区域创新收益共享机制,鼓励设立产业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鼓励长三角地区高成长创

6、新企业到科创板上市融资。纲要指出,加强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卫星导航等新技术研发应用,支持龙头企业联合科研机构建立长三角人工智能等新型研发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和创新发展,打造全国重要的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率先开展智能汽车测试,实现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化应用。2、纲要明确,到202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跨界区域、城市乡村等区域板块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在科创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基本实现一体化发展,全面建立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3、纲要指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上海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苏浙皖比较优势充分发挥

7、。城市群同城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各城市群之间高效联动。省际毗邻地区和跨界区域一体化发展探索形成经验制度。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到2025年,中心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控制在2.21以内,中心区人均GDP与全域人均GDP差距缩小到1.2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4、纲要提出,到203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城乡区域差距明显缩小,公共服务水平趋于均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面实现,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整体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成为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四、贯彻落实纲要的关键点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将顶层设计

8、与基层实践相结合,围绕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抓好统筹协调、细化落实,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一步一个脚印地将长三角打造成为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做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篇大文章。一是要牢固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各地需摒弃过去以我为主、各自为政的思维惯性,真正在推动协调发展、共同发展上下功夫,通过深化改革和持续创新打破行政壁垒、消除发展症结、完善区域政策。特别是要在建立规则统一的制度体系、促进要素市场一体化、完善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机制等方面做好可持续的制度安排,促进各种要素在区域内顺畅流动,全面提升

9、资源配置效率和一体化发展水平。二是要紧紧抓住“高质量”这个关键。无论是谋划整个区域的一体化建设,还是着眼解决一时一地的具体问题,都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顺应规律、稳中求进。既要着眼“有没有”“够不够”,更要研判“好不好”“优不优”,锚住高质量发展这个方向持续推进,强化创新驱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升产业链水平,更好释放区域强劲且持久的发展动力。三是要注重统筹协调,坚持各领域协同发展。应该看到,在推动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不是追求某个领域的单兵突进,而是追求区域内各个领域的整体性提升。各领域的改革发展紧密联系、相互交融,亦必须密切配合、相互配套、统筹推进,避免陷入顾此失彼、相互掣肘的“怪

10、圈”。站在更高的层面看,更好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还需高度重视与其他重大战略的密切衔接,切实增强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重大战略的协同性,探索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促进区域间的融通与联动,不断优化我国区域经济布局,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强大合力。五、纲要的主要内容目录前言第一章发展背景第一节发展基础;第二节机遇挑战;第三节重大意义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战略定位;第四节发展目标第三章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第一节强化区域联动发展;第二

11、节加快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第三节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第四节推进跨界区域共建共享第四章加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建设第一节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第二节加强产业分工协作;第三节推动产业与创新深度融合第五章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第一节协同建设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第二节共同打造数字长三角;第三节协同推进跨区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第四节加强省际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第六章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第一节共同加强生态保护;第二节推进环境协同防治;第三节推动生态环境协同监管第七章加快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第一节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便利化;第二节共享高品质教育医疗资源;第三节推动文化旅游合作发展;第四节共建公平包容的社会环境第八章推进更高水平

12、协同开放第一节共建高水平开放平台;第二节协同推进开放合作;第三节合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第九章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第一节建立规则统一的制度体系;第二节促进要素市场一体化;第三节完善多层次多领域合作机制第十章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第一节打造生态友好型一体化发展样板;第二节创新重点领域一体化发展制度;第三节加强改革举措集成创新;第四节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第十一章高标准建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第一节打造更高水平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二节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第三节完善配套制度和监管体系;第四节带动长三角新一轮改革开放第十二章推进规划实施第一节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第二节强化组

13、织协调;第三节健全推进机制;第四节建立1+N规划政策体系;第五节抓好督促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前言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强长三角地

14、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编制本规划纲要。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面积35.8万平方公里)。以上海市,江苏省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盐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27个城市为中心区(面积22.5万平方公里),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以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面积约2300

15、平方公里),示范引领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以上海临港等地区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打造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本规划纲要是指导长三角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体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的依据。规划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第一章发展背景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具备更高起点上推动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条件,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第一节发展基础经济社会发展全国领先。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等重大战略部署,勇挑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重担,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引领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经济实力较强,经济总量约占全国1/4,全员劳动生产率位居全国前列。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公共服务相对均衡,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初步形成,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优势明显。科教资源丰富,拥有上海张江、安徽合肥2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国约1/4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区域创新能力强,年研发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