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3课时 必修1.ppt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0223301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3课时 必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3课时 必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3课时 必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3课时 必修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3课时 必修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3课时 必修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3课时 必修1.ppt(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时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 巴黎和会 外交 北京 学生 上海 工人 工人 商人 学生 外争主权 内除国赋 二十一条 拒绝 被捕学生 曹汝霖 章宗祥 陆宗舆 和约 反帝反封建 马克思 工人 新民主主义革命 工人运动 李大钊 共产国际 组织工人阶级 国民党一大 四 一二 七 一五 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 国民党统治 井冈山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 概念阐释 井冈山道路 以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标志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 博古 1934 1935 1936 甘肃会宁 淞沪会战 南京大屠杀 潘家峪 七三一部队 抗战胜利 百团大战 无条件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完全 自尊心 自信

2、心 反法西斯 国际地位 归纳提示 双十协定 中原 运动战 歼灭战 全面进攻 陕北 山东 辽沈 平津 独立自主 的新中国 世界和平民 主的社会主义力量 毛泽东思想 课堂探究提升 探究1 为什么以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答案 1 最重要的是在五四运动中 中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 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军 2 从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上看 在五四时期 已涌现出一批拥护十月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 如陈独秀 李大钊等成为运动的领导力量 他们指导运动的思想武器 已经不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而是马克思主义 3 从时代特点来看 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 已成为世

3、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探究2 为什么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答案 1 中国革命有了一个全国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 2 中国革命有了新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3 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中共 二大 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4 中国革命走上了新道路 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探究3 大革命失败后 中共是怎样开创以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的 答案 1 八七会议 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给中共指明了新的出路 2 南昌起义开创了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新局面 3 1927年10月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 创建

4、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井冈山道路 4 从1928年到1930年 中共开辟了一系列重要的革命根据地 探究4 七律 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 诗中的 远征 指的是什么 导致这次 远征 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 你认为长征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1 长征 左 倾错误的发展造成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 从政治信念上根本的两条 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是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 只有一条路可走 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从党的宗旨 世界观 人生观上就是全心

5、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了人民利益不惜牺牲个人一切 从道德追求和人格塑造上是集体主义精神 团结互助的精神 不怕艰苦 奋力拼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探究5 电视剧 亮剑 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 右图是该剧中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 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国共实现了合作抗日 探究6 右图中 著名画家米谷绘制了蒋介石在1947年 1948年和1949年的不同形象 高度概括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打击下迅速土崩瓦解的史实 图中蒋介石在三个时期的不同形象分别说明了内战怎样的形势 读此图你有何认识 答案 1

6、形势 1946 1947年 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 军事上处于优势地位 1948年 解放军已转入战略反攻 收复失地 扭转了战局 1949年 进行战略决战 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 2 认识 独裁 内战不得人心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重难要点突破 易错易混点1 关于两次国共合作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走向高潮 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 第二次合作促成全民族团结抗战 是取得抗日战争最终胜利的根本保证 历史证明 合作有利于两党力量的发展壮大 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点 重难要点 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两次扭转危机的历史性转变及启示

7、 1 两次扭转危机的历史性转变 1 大革命失败后到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7年 国民大革命失败后 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 面对失败奋起抗争 通过南昌起义 八七 会议 秋收起义等 开始纠正右倾机会主义路线 工作重心转向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 创建根据地 开展土地革命 拉开转变危机的序幕 找到了中国革命正确的道路 到1930年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迅速发展 标志危机过去 转变完成 2 红军在第五次反 围剿 失利后 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1935年 遵义会议召开标志着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是党扭转时局的关键 在长征途中制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 全面抗战爆发后 国共合作实现共赴国难 胜

8、利地完成了第二次历史性转变 2 启示 1 中国革命的胜利 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 那种脱离实际 照抄外国经验的教条主义 或者只凭主观热情而急于求成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2 虽然中共在指导思想上由于 左 倾错误而导致革命遭受严重挫折 但党能依靠自身力量来纠正各种错误 特别是在民族矛盾和国内阶级矛盾错综复杂的情况下 能准确把握形势 提出正确的政策和策略 3 这两次历史性转变还说明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他将中国革命实践与马列主义相结合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对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1 经验 1 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 有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 3 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 坚持武

9、装斗争 4 组成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共同奋斗 5 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2 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 独立 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壮大了世界和平 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的经验及意义 客观题突破 最新高考示例 例1 2009 天津文综 5 1919年5月5日 天津 大公报 刊登 北京特约通讯 标题为 北京学界之大举动 昨日之游街大会 曹汝霖宅之焚烧 青岛问题之力争 章宗祥大受夷伤 从上述标题中能

10、获得的信息是 A 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B 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C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D 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 答案 C 例2 2009 山东文综 12 一位同学查阅 申报 时看到以下报道 路方面消息 沪平通车昨日起北上车暂以济南为终点 南下车亦由济南开出 惟津浦客车则仍开至沧州 其以北之情形 不明 南下各次车抵沪时 均甚拥挤 注 表示字迹不清 该报道的历史背景是 A 红军转战陕北 国共军事对峙B 日本全面侵华 平津局势紧张C 内战全面爆发 华北战事频繁D 三大战役结束 长江以北解放 答案 B 研究思考预测 以新情境 新材料考查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 1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是以国共两

11、党合作为基础的 全国各族人民 各民主党派 各爱国军队 各阶层爱国人士以及海外华侨参加的团结抗日的全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 国共两党仍然存在斗争的一面 其根本原因是 皖南事变后 周恩来在重庆 新华日报 上的题词 A 两党奉行的抗战路线不同B 两党对日本侵略态度不同C 两党的阶级立场不同D 两党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解析 国共两党分别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 因此他们之间在合作抗日的同时仍存在矛盾和斗争 答案 C 2 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为迎接大陆观光客 请厂商制作了一系列历史人物玩具 其中包括 欢笑言和版 的蒋介石与毛泽东 历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 欢笑言和 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 确定 联俄 联共

12、 扶助农工 的三大政策B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C 签署了 双十协定 D 第一次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解析 蒋介石与毛泽东 欢笑言和 就是指国共之间的合作 三大政策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不是成就 A错误 双十协定 很快就被国民党撕毁了 C错误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就 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即抗日战争的胜利 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成就 两者相比 D是最大成就 答案 D 主观题突破 2009 天津文综 13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 对战后世界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2年1月 日军进攻缅甸 英军节节败退 英国政

13、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 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 后又不断增兵 由于中国战场和印 滇 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 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 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 中国抗日战争史 等材料二1943年11月 同盟国 中美英 召开三国首脑会议 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 政治问题 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 中国抗日战争史 材料三1943年10月 中 美 英 苏四国代表签署 四国宣言 提出 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 它们将彼此协商 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国进行协商 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

14、取共同行动 摘编自朱贵生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1 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直接原因 2 依据材料一 二 分析中国为什么能以大国身份参加此次会议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的重大成果及成果内容 3 依据材料三分析 四国宣言 的主要目的 其基本宗旨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 4 依据材料一 二 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你对正确解决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重大问题的认识 比一比学生答题实录 点评主要优点 1 审题认真准确 准确解读材料 2 书写认真 答题格式规范 不足 第 2 问 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没有说明 建议 答题时要注意史论结合 综合评价 优秀 点击此处进入作业手册 参考答案 1 英国请求中国救援 中国保卫滇缅公路 2 中国在印 滇 缅战场和国内战场坚持抗日 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发表 开罗宣言 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 如东北 台湾 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3 战时合作 消灭法西斯 战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创建联合国 4 各国政府和人民同心协力 密切合作 世界才能和平 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