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19年江苏泰州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二少****畔 文档编号:130223144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2019年江苏泰州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精品解析:2019年江苏泰州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精品解析:2019年江苏泰州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精品解析:2019年江苏泰州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精品解析:2019年江苏泰州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2019年江苏泰州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2019年江苏泰州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泰州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估测结果符合实际的是A. 六月份泰州的平均气温约为50B. 一枚1元人民币硬币的质量大约6gC. 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80mmD. 家用LED节能灯的电功率约为200W【答案】B【解析】【详解】A. 六月份泰州的平均气温约为25左右,故不符合实际;B. 一枚1元人民币硬币的质量大约6g,符合实际;C. 中学生课桌高度大约为70cm,80mm仅为8cm,故不符合实际;D. 一般来说,家用的LED灯泡功率为13W50W,故不符合实际; 2.下列做法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A. 用同一张卡片先后以不同速度划过梳齿B. 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

2、C. 改变杯内水量,用湿手摩擦杯口发声D. 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答案】D【解析】【详解】A.卡片在梳子上以快慢不同的速度划过,则梳子齿振动的快慢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不同,能改变音调,故A不符合题意;B. 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钟,编钟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振动的难易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能改变音调, 故B不符合题意C.用湿手摩擦杯口,水量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调不同,能改变音调,故C不符合题意;D. 若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则用的力越大,刻度尺振动的幅度越大,刻度尺发出声音的响度就越大,但不能改变音调,故D符合题意

3、。3.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 樟脑丸逐渐消失熔化B. 铁水浇铸铁铸件凝华C. 擦酒精解暑降温汽化D. 秋末屋顶上结霜升华【答案】C【解析】【详解】A、樟脑丸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发生的是升华现象,选项说法错误;B、铁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铁铸件发生的是凝固现象,选项说法错误; C、擦酒精解暑,利用酒精蒸发时吸收热量,降低温度,蒸发属于汽化,选项说法正确;D、秋末屋顶上结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选项说法错误;4.“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的光学原理是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答案】B【解析】【详解】“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的意思是一个人用铜鉴当

4、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这种镜一面磨光发亮,一面铸刻花纹,照光亮的一面,可以照出人的基本模样,运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选项符合题意。5.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A. 摩擦起电的实质就是创造了电荷B.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其中恒星是绝对不动的C. 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 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挤压后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答案】D【解析】【详解】A.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发生了电荷的转移,并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B.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在不断地运动,故B错误;C. 海绵里有气孔,压缩时海绵里的空气跑出

5、来,海绵体积减小,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C错误;D. 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黏在一起,说明了分子间有引力所以D正确6.撑杆跳高是应用了撑杆的A. 延展性好B. 密度大C. 弹性好D. 硬度大【答案】C【解析】【详解】撑杆在撤去外力作用时,能很好的恢复原状,所以要求物体具有的这种性质是弹性,故选C.7.以下属于非清洁能源的是A. 太阳能B. 煤炭C. 风能D. 水能【答案】B【解析】【详解】属于清洁能源的是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煤炭属于化石燃料,而燃煤排放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气体,二氧化硫形成酸雨,对生物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过多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

6、“温室效应”。因此煤炭属于有污染的能源,选项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8.物理学中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下列做法应用了同种研究方法A. 用磁感线来形象直观的描述磁场B. 通过水流来初步认识电流C. 探究小车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时,通过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来比较小车动能的大小D. 探究压力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时,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因素不变【答案】A【解析】【详解】在物理学中,光线是用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的带有箭头的直线,化抽象为形象,利用了建模的方法;A. 根据课本中的相关基础知识可知,为了描述看不见但又客观存在的磁场,人们利用建立模型的方法,引入了磁感线来形象直观的描述

7、磁场,故A符合题意;B. 通过水流来初步认识电流,即利用的类比法,故B不符合题意;C. 探究小车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时,通过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来比较小车动能的大小,是利用转换法,故C不符合题意;D. 探究压力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时,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因素不变,是利用控制变量法,故D不符合题意。9.人用力水平向左推讲台,没有推动,这个过程中A. 人对讲台的推力小于讲台受到的摩擦力B. 讲台受到的惯性大于推力C. 讲台受到的推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 人对讲台没有做功【答案】D【解析】【详解】A. 讲台静止不动,所以水平方向上人对讲台的推力等于讲台受到的摩擦力,故A错误;B.惯性是物体本

8、身的一种性质,不能拿来和力进行比较,故B错误;C. 讲台受到的推力与重力方向不同,所以不可能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 人对讲台有力的作用,但讲台没有在力的方向上产生距离,所以人推讲台没有做功,故D正确。10.如图,一个小球在地面上弹跳,下列分析错误是A. 小球从A处到B处重力势能增大B. 小球从B处到C处动能增大C. 小球在B处比D处重力势能大D. 小球在A、C、E三处机械能总量相等【答案】D【解析】【详解】A. 小球从A处到B处,质量不变高度增大,所以重力势能增大,故A选项正确;B. 小球从B处到C处,质量不变,在重力作用下速度逐渐增大,所以动能增大,故B选项正确;C. 小球在D处比B处

9、,质量不变高度降低,所以重力势能变小,故C选项正确; D. 看图可知小球在弹跳过程中,每次触地反弹至最高点的高度逐渐减小,说明其机械能在运动过程中减小,所以A、C、E三处机械能总量并不相等,故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11.某智能家政机器人有三种识别启动方式:人脸识别(S1)、指纹识别(S2)、密码识别(S3),只要其中一种方式识别成功,则相应开关闭合,机器人启动(机器人用表示),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智能家政机器人有三种识别启动方式只要其中一种方式识别成功,则相应开关闭合,说明三种识别方式各自可独立运行且互不影响,所以该机器人三种启动方式为并联关

10、系,只有C选项中的电路图符合题意。12.如图,R1R2,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电压表V1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U1,电压表V2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U2,滑动变阻器R两端电压变化量的绝对值为U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V1示数变小,V2示数变大B. V1示数变大,U1U2C. V2示数不变,U1=U3D. V2示数变大,U1R2,所以U1U2,故B选项错误;电源电压不变,所以滑动变阻器减小的电压与电阻R1、R2增加的电压之和相等,即U3=U1+U2,则U1U3,故D选项正确。二、填空题13.如图,用铁丝围成一个内径约4mm的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布满圆环的水膜犹如透镜,用这个

11、水膜透镜贴近课本上的字,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此像为_(实像/虚像);透过水膜透镜看远处的楼房楼房倒立缩小了,这种成像情况与_(照相机/幻灯机)成像原理相同;轻轻甩去一些水(保持水膜完好),透过水膜透镜看远处的楼房成正立缩小的像,此时水膜透镜相当于_(凸透镜/凹透镜)【答案】 (1). 虚像 (2). 照相机 (3). 凹透镜【解析】【详解】水膜透镜相当于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其贴近课本上的字,此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看远处的楼房楼房,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看到的是倒立缩小实像,这种成像情况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因为通过凹透镜可以看到正立缩小的像(如近视镜)

12、,所以此时水透镜相当于凹透镜;14.用刻度尺测出实心合金块的边长为2.00cm,用天平测量合金块的质量,示数如图所示,合金块的质量为_g,算出合金块的密度=_g/cm3,若将此合金块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的密度_(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 (1). 62.4 (2). 7.8 (3). 不变【解析】【详解】砝码质量为50g、10g,游码分度值为0.2g,其示数为2.4g,所以合金块的质量为:m=50g+10g+2.4g=62.4g;合金块的边长为2.00cm,其体积为V=(2.00cm)3=8cm3,所以合金块的密度为:;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所以将此合金块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的密度是不

13、变的。15.如图,在大玻璃瓶与小玻璃瓶内各装入适量的水,将小瓶瓶口向下放入大瓶,使小瓶恰好悬浮.塞紧大瓶瓶塞,用气筒向大瓶内打气,大瓶内水面上方气压增大,小瓶会_(下沉/上浮/继续悬浮);继续打气直到瓶塞跳起,瓶口出现“白雾”,此过程大瓶上方的气体对瓶塞做功,_能转化为_能【答案】 (1). 下沉 (2). 内 (3). 机械【解析】【详解】瓶内气压变大,水对小瓶瓶口的压强变大,会有部分水被压入小瓶中,使它的重力增加,大于它受到的浮力,就向下沉;往瓶内打气时,活塞对瓶内气体做功,使瓶内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瓶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16.城市里尘土飞

14、扬,空气中灰尘的运动_(是/不是)分子运动,如图是某城市新型洒水车,洒水车在水平路上一边向前匀速直线行驶一边向高空喷洒水雾,在此过程中,洒水车的机械能_(变大/变小/不变),以洒水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_(运动/静止)的,洒水车喷雾时后方常会出现彩虹,这是光的_现象,最早通过实验研究这一现象的科学家是_【答案】 (1). 不是 (2). 变小 (3). 运动 (4). 色散或折射 (5). 牛顿【解析】【详解】空气中灰尘的运动是机械运动而不是分子运动; 洒水车在水平路上匀速直线行驶,说明其速度、高度均不变,一边向高空喷洒水雾,说明其质量变小,重力势能与高度、质量有关,高度没变,但质量变小,所以重力势能变小;动能和速度和质量有关,速度不变,但质量变小,所以动能变小;因为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所以在此过程中洒水车的机械能变小;路边的树木相对于洒水车发生了机械运动,所以以洒水车为参照物,树木是运动的;洒水车喷雾时后方常会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最早通过实验研究这一现象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