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模块综合训练试题1

上传人:二少****畔 文档编号:130220857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9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生活模块综合训练试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经济生活模块综合训练试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经济生活模块综合训练试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经济生活模块综合训练试题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济生活模块综合训练试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生活模块综合训练试题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 万 卷 书 行 万 里 路经济生活 模拟训练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0年10月2日,小张排队买到一张价格180元的世博会指定日普通票。在这次购买活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 D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解析:选B。解答此题要注意关键词“在这次购买活动中”。在购买世博会门票过程中,货币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因此,货币执行的职能是流通手段。2马克思提出:“货币作为商品价格的转瞬即逝的客观反映,只是当作自己的符号来执行职能,也能够由符号来代替。”这一论断主要说明了()A纸币是没有价值观念的货币B纸币能充当衡量商品价值尺度的职能C纸币能代替金属货币行

2、使流通手段的职能D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解析:选C。纸币只是价值符号,本身无价值。本题主要强调纸币代替金属货币行使流通手段的职能,故选C。3201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把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为“稳健”。这样做的目的是()A扩大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刺激居民消费B扩大社会总需求,从而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C减少货币供应量,减缓通货压力D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通货紧缩解析:选C。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当前物价持续上涨,通胀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把货币政策转为稳健,有利于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使需求减少,从而促使总供给与总需求

3、平衡,达到减缓通货压力的目的。故C项符合题意。4下列关于外汇汇率与人民币币值之间关系的曲线走势图,正确的是()解析:选B。如果人民币币值上升,外币币值则会下跌,外汇汇率也就随之下跌;如果人民币币值下跌,外币币值则会上升,外汇汇率也就随之上升。也就是说外汇汇率与人民币币值之间成反相关关系,B正确。5.石头花享有“有生命的石头”的美称。陈设案头,令人叹为观止。石头花属于稀有花卉,培育要求比较高,一棵价值上百美元。石头花的价格如此之高,主要是因为()培育石头花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石头花在市场上的供应量比较少对人们来说,石头花比其他花更有用石头花的欣赏价值高于其他花卉A BC D解析:选C。石头

4、花的价格,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石头花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其价格高,说明生产石头花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另外石头花的价格还受市场供求的影响,正确,选C。6以下是某市房价走势表:(单位:元/平方米)注:2010年前三季度,该市共有19宗土地以招标方式出让,平均每块土地有3.6家企业竞争;2009年下半年平均每块土地竞标企业为6家。上述材料中该市房价走势表明()房价决定地价生产决定消费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A BC D解析:选D。地价是房价的成本之一,故地价是影响房价的因素之一,反映价值决定价格,正确,错误;竞标企业减少是地价下降的一个原因,这说明供求影响价格,正确;不符合题意。7

5、记者从商务部获悉,截至2010年11月30日,今年全国家电以旧换新销售新家电2914.8万台,实现销售额1093.6亿元,回收旧家电3021.2万台。家电行业开展以旧换新活动()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刺激消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刺激企业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A BC D解析:选D。开展以旧换新活动,扩大了国内的消费需求,既拉动了经济增长,又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故都正确。不符合题意。82010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时期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6、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要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从根本上说必须()A生产出更多的高质量的商品B控制物价总水平C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增加农民收入D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解析:选C。审题时要抓住“从根本上说”这一关键信息。A、B、D都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但都不是根本性措施。9假定2009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21元。如果2010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4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上升(升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0年该国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A21元 B12元C12.5元 D18元解析:选C。此题解答的关键是对提高

7、40%、上升20%的理解,提高不等于提高到,上升不等于上升到,即2010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到140%1.4,该国的货币价值上升到120%1.2。然后利用成反比例和成正比例的关系解答。设2010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40%后为x元。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即:,解得x15元。设15元的M商品在该国货币价值上升(升值)20%后为y元。即:(成正比),解得y12.5元。10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走高,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电动汽车代替燃油汽车的现象正悄然兴起。这说明()乙醇汽油与普通汽油,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是互补商品乙醇汽油与普通汽油,电动汽车与燃油汽

8、车是替代商品在互为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两种商品需求量都减少在互为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另一种商品需求量会增加A BC D解析:选B。此题主要考查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乙醇汽油与普通汽油、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商品,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时,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正确,选B。112010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必须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重视扩大消费需求的经济学依据是()A生产对消费具有决定作用B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

9、的反作用C只要消费就能促进生产的发展D消费是连接生产和交换的桥梁解析:选B。现阶段,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扩大消费需求,其作用就在于通过增加消费需求,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刺激经济增长,B符合题意。A与题意无关;只有积极合理的消费才能促进生产的发展,C不正确;D说法错误。12据南京城市居民家庭多年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0年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变化,服务性消费支出逐年增大,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是由收入增加引起的表明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减少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化表明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增加A BC D解析:选C。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表明人民生活

10、水平提高,从材料看这主要得益于经济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符合题意,应入选。恩格尔系数是反映生活水平变化的重要指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恩格尔系数应变小,故取舍。因此,答案选C。13(2009年高考山东卷)下表所示为某市政府制定的自来水价格。该价格的制定()自来水价格表(节略)用水分类价格(元/m3)备注居民生活用水1.03洗车点如已安装并使用循环利用装置,用水价格按每立方米1.50元执行工业及行政事业用水1.30经营服务及其他用水1.50特种 饮料生产2.50用水 洗车用水5.00利用了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发挥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表明价格形成应以政府定价为主有助于引导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A BC D

11、解析:选C。本题运用排除法,价格调控应以市场形成为主,而不是以政府定价为主,错误,应排除。14(2009年高考天津卷)汽车需求量(Q)随着汽车价格(P)、汽车购置税(T)、汽油价格(E)、居民收入(I)的变动而变动。下列曲线图中正确反映其变动关系的是()解析:选C。本题以2009年石油价格下调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相关商品价格与供求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消费的因素等多个主干知识的掌握程度,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探究参与能力。从选项看,C项体现的是汽油和汽车这两种互补品价格与需求之间的反比关系。A项汽车价格与汽车需求量之间应为反比关系;B项汽车购置税越高,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量应越小;D项

12、居民收入越高,对汽车的需求量也将越大。本题难度不大,但是概念的理解很重要,看图时应当谨小慎微,一步一步推理。153G时代,随着网络设备成本的大大降低,手机上网的资费会越来越低,同时由于视频通话等新鲜通讯方式的运用,手机上网的群体会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材料表明()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成正比使用价值影响消费者的商品需求欲望物美价廉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生产决定消费A B C D解析:选C。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不准确。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某校高一(五)班同学在政治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一次以“我们身边的经济”为主题的社会调查。以下是小玲同学的部分调查记录:记录一:在一家工厂的围墙

13、上写着“以质量求生存,向市场要效益”这几个大字。我认为,这句话蕴涵着丰富的经济学道理:_。(6分)记录二:在某公园里,有几位老人在谈论物价问题。其中一位老人说:“现在一定是出现通货膨胀了,因为我昨天买的一袋面粉比以前要贵好几块呢!”我认为这位老人对通货膨胀的理解不准确,于是我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给他进行了解释:_。(5分)记录三:我看到银行工作人员在给群众普及识别假币的有关知识。那么,国家为什么这样做呢?我想其原因应该是:_。(6分)请你替小玲补全被省略的内容。解析:本题要求将记录一、记录二、记录三中省略的内容全部补全,这涉及了三个问题:记录一涉及的是质量与市场意识对企业的重要性;记录二涉及的

14、是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学生应注意说明通货膨胀一定表现为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未必是通货膨胀;记录三涉及的是打击假币的必要性。答案:记录一:(1)企业应该树立质量意识。只有重视产品质量,向市场提供质量好或者其他企业无法生产的产品,才能让消费者乐意购买其产品,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2)企业应该树立市场意识。只有根据市场需要组织生产,才能顺利销售自己的产品,否则只能造成产品积压,降低自己产品的市场竞争力。(6分)记录二: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通货膨胀一定表现为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未必是通货膨胀,只有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才是通货膨胀。导致价格上涨的因素还有供求关系等。(5分)记录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只有国家有权发行纸币。制售假币是以非法手段剥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