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春西师大版数学5下--教案---1.1倍数、因数

上传人:二少****畔 文档编号:130214109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春西师大版数学5下--教案---1.1倍数、因数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春西师大版数学5下--教案---1.1倍数、因数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春西师大版数学5下--教案---1.1倍数、因数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春西师大版数学5下--教案---1.1倍数、因数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春西师大版数学5下--教案---1.1倍数、因数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春西师大版数学5下--教案---1.1倍数、因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春西师大版数学5下--教案---1.1倍数、因数(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倍数、因数u 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认识倍数和因数和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及练习一的内容。u 教材提示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倍数和因数”,倍数和因数是整数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本节课有三个知识点:第一是认识和明析自然数的概念。第二是引导学生以描述的语言来叙述倍数和因数的概念。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关系。第三是明确我们研究的倍数和因数是在非0的自然数范围内。教师首先在介绍了自然数,通过计算总人数的问题情境,从而列出乘法算式,顺利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关系。接着通过计算不同的排队法而得出不同的乘法算式中,学会用乘法来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学会用乘法来找一

2、个自然数在100以内所有的倍数。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乘法算式来讲倍数和因数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明确倍数和因数的相对性。要让学生在练习说的基础上,内化倍数和因数的关系。接着通过用乘法或除法来找一个数所有的因数和100以内所有倍数的练习,使学生明白用除法找因数或倍数时,一定要遵行除得商是整数,没有余数的原则。u 教学目标u 知识与技能1.认识自然数,联系乘法的知识认识倍数和因数。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能在100以内找全一个数的所有倍数,并能找出100以内数中任何一个数的所有因数。u 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倍数与因数的方法,了解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

3、。u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活动,初步养成乐于思考的良好品质。u 重点、难点重点联系乘法来认识倍数和因数,体会倍数和因数的相互依存关系。难点会找一个数(100以内)的所有倍数和因数。u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草稿本,小正方形。u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游戏导入:(1)上课前,把班上的45名同学,按学号分别编为1-45号。然后让乘积是24的两个同学手拉手,会有哪些同学呢?让学生猜一猜。学生可能的回答为:1号和24号,2号和12号,3号和8号,4号和6号。(2)再让同学们自己想着自己的学号,再想一个乘积,找到与相乘积这个积的同学。让学生派出代表来做这个游戏练习。引

4、入新课:自然数中,数与数之间有很多有趣的联系。就像24的积,就有4组数的乘积都等于24。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在非0的自然数,也就是1,2,3,4,5,中找一找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板书课题:倍数与因数。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做游戏,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寻找到乘法算式和乘积中乘数与积的关系也即倍数与因数的关系,既完成对知识的铺垫,同时通也为后面的知识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时也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了自然数,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探究新知:1、认识倍数和因数。(1)课件出示第2页例1:36人进行队列操练,要求第排人数一样多,可以怎样排列?你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并把交流的结

5、果记录下来。最后汇报:可以排成1排,一排是36人。可以排成2排,每排是18人。可以排成3排,每排是12人。可以排成4排,每排是9人。还可以排成6排,每排是6有。是个方阵。(2)师课件出示第2页队列图:这个图中的排列就是你们所排列的一种,这个队列排成了几排,每排多少人。你能根据这个图哪些算式呢?(图中排了4排,每排9人。所以是49=36人。一共有36人。这里有一个乘法算式。) 板书这两个算式:49=36和369=4。根据板书讲解:根据这两个算式,我们可以判定说,4和9都是36的因数,而36是4和9的倍数。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3)质疑:能不能直接说36是倍数,9是因数呢?理解:这样说是错误

6、的。因为在364=9中,36是9的倍数。9是36的因数,但如果换一个算式,如93=3,这里9就是3的倍数了。它不是因数了。强调:我们在说倍数和因数时,一定要说明“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不能直接讲谁是倍数,谁是因数。(4)课件出示第4页练习一第1题:先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最后汇报交流。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知的生活中常见的队列训练中人数的计算练习,使学生找出乘法或除法的计算关系,从而确立倍数和因数的概念。2、找因数。(1)出示第3页议一议):还可以怎样排?让学生根据前面的排法,列出乘法算式,并完成书第3页的填空。学生独立列算式,并填空。最后找一名同学汇报。(36=136,36=218

7、,36=312,36=49,36=66)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并找到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在小组相互说一说,然后汇报。(共同特点是,等于号后面的数都是36的因数。)总结: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2) 提问:36的因数有多少个?其中最大的是几?最小的是几? 结论:36的因数有9个。其中最大的是36,是它本身,最小的是1。(3)课件出示第4页练习一的第2题:让学生在自然数范围内找出18的全部乘法算式,然后对照乘法算式找出18的全部因数。学生在草稿本上练习找乘法算式,并列出18的全部因数,教师巡视指导,再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最后集体汇报。设计意图:通过议

8、一议的的交流合作,让学生学会由低到高,通过分组的形式有序地寻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3、找倍数。 (1)质疑引导:我们能用乘法来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如果要找一个数的倍数,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找呢?结论:找一个数的倍数,也可以用乘法来找,同时也可以用除法来找。 (2)课件出示第3页例2:你能判断6,30,55这三个数,哪个是6的倍数,哪个不是6的倍数。你是怎样判断的?先让学生独立在草稿本上做一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组织学生汇报。学生汇报:6是6的倍数,30也是6的倍数0。55不是6的倍数。优化:想一想,让你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倍数,用什么运算更方便一些?学生在通过体验会回答出:用除法比较方便,

9、如果商是整数,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如果有余数,我们就说这个数不是另一个数的倍数。(3)课件出示第3页试一试:让学生试着用上面的方法找一找100以内7的倍数。再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方便一些?学生在草稿本上找7的倍数。在交流中得出用乘法来找7的倍数最方便。学生的汇报:用乘法来找7的倍数最方便,可用乘法口诀来找。质疑提问:7有没有最大的倍数呢?如果学生回答:有,是98时,教师再引导:如果不限制在100以内呢?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得出结论:没有最大的倍数。总结: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个。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设计意图:在老师设置的情境中,让学生大胆地尝试找因数和倍数的方

10、法,在对比中发现、交流、评价。在探索中掌握因数和倍数的定义及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三)巩固新知:1、出示第3页课堂活动第1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合作要求:想一想,下面这些数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并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为什么?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最后选几个学生汇报交流。 2、课件出示第3页课堂活动第2题。教师拿出0,1,2,3,4这5张卡片,示范抽两张组成一个两位数,然后问:这两张卡片能组成几个两位数,这些两位数是2的倍数吗?为什么?提出合作要求:让学生同位合作找一找,看一看能组成哪些两位数,再找出所有2的倍数。学生同位合作交流拼两位数,再从这些数中找到2的倍数。3、 课件出示第4页课

11、堂活动第3题。先看一看,自已想一想这4个说法都对吗?不对,又为什么呢?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判断结果。学生先判断,再交流,最后汇报。(四)达标反馈 1.像0、1、2、3这样的数是( ) 2.算式56=30,我们可以说( )和( )是( )的因数,( )是( )和( )的倍数。 3.50以内所有5的倍数有( )。 4.一个数既是36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几? 5.老师的年龄在20到40岁之间,既是6的倍数,又是9的倍数,请猜一猜老师今年的年龄是多少?答案;1.自然数 2.5 6 30 30 5 6 3.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4.36 5.36(五)课

12、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什么?总结:1.本节课我们认识了倍数和因数,知道倍数和因数是相对应的。2.还学会了用乘法和除法来一个数的所有因数。3.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倍数,知道用乘法来求一个数的倍数。4.还知道了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5.知道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设计意图: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体现了一种“反思”思想,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深化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讲出还不懂的问题,可以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为今后改进学习方法找到依据。(6) 布置作业1.同位互相练习。完成第4页练习一的第4题

13、。2.独立完成第4页练习一的第5题和第6题。3.我当裁判:(1)自然数都是整数。 ( )(2)因为123=36,所以36是倍数,12和3是因数。 ( )(3)一个自然数的倍数一定比它的因数大。(0除外) ( )4.写出49的全部因数。5.一个数既是13的倍数,又是13的因数,这个数是什么数?答案:3. 4. 1,49,7 5. 13u 板书设计1.倍数、因数 0和1、2、3、4这些数都是自然数。49=36 4和9是36的因数。 36是4和9的倍数。 用乘法算式找因数和倍数,也可用除法找因数和倍数 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

14、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u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认识自然数,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会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1.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摆的过程中发现不同的乘法算式,从而引入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再通过发现不同的乘法算式的积都是一个36.说明这些数都是36的因数,从而总结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特别是给几个数,判断是不是6的倍数时,是让学生用乘法和除法分别来判断,并对比而优化出最好的方法是除法,而对于找一个数的倍数,则是用乘法。从而体现出了这节课的主角是学生自己。2.小组合作的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是这节课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这里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体现在生生之间的互动中,还体现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中。 对于本节课,我个人认为如果在练习的时间和内容上更丰富一点。完成一些更深一层的练习,使学生的学习既有广度又有深度。u 教学资料包(一) 教学精彩片段 师课件出示:秋天到了,小红家的果园里结满了苹果,小红邀请同学们去她家果园摘苹果。来到果园后,只见每一个苹果上都有一个数字:44,28,64,48,82,76,21,96,14。园门前还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只能采摘是4的整数倍的苹果,这时小明犯难了,聪明的小朋友,你能帮帮他吗?赶快来试一试吧! 学生1:小明可以摘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