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1课时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必修2.ppt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0213128 上传时间:2020-04-2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1课时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必修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1课时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必修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1课时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必修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1课时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必修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1课时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必修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1课时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必修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1课时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必修2.ppt(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时 百家争鸣 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士 学在民间 荀子 韩非子 思想解放 仁 德 克己复礼 有教无类 民本 性恶论 道家和法家 道 无为而治 韩非 大一统 专制国家 春秋大一统 才能 罢黜百家 独 尊儒术 神授 天人感应 三纲五常 儒学家 儒家 五经 太学 学校 独尊 课堂探究提升 探究1 孔子的思想是如何体现人文精神的 答案 1 仁 的思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为提倡人文精神提供宽松社会环境 2 有教无类 等教育主张 保证了个性发展 推动了个人素质的提高 探究2 孟子提出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我们如何认识这种 民本

2、思想 答案 孟子代表当时的新兴地主阶级 他的主张从根本上讲是为了实现本阶级的利益 孟子认识到人民的力量的强大 要求统治者尽可能减轻剥削 给人民以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 从而缓和阶级矛盾 这种思想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但不能就说是 民主意识 因为从根本上讲 孟子是地主阶级思想家 其 民贵 的主张是为了更长久稳固地统治压迫人民 君轻 也是为了更有效地保证君主统治剥削人民 对孟子的主张我们应辩证地分析 既要看到其积极性的一面 又要认识到其历史局限性 探究3 你认为诸子百家中 对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最有用的是哪一派 为什么 答案 法家 原因 1 法家思想认为历史向前发展 人们应

3、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 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通过变法确立封建制度 2 法家思想主张实行君主集权 有利于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3 地主阶级必须依靠严厉刑法 镇压人民反抗和旧贵族势力的反扑 探究4 董仲舒说 国家将有失败之道 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不知自省 又出怪异以警惧之 尚不知变 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上述材料体现了董仲舒的什么主张 如何评价 答案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董仲舒的这一观点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但同时又限制了君主权利过于膨胀 主张统治者实行 仁政 探究5 汉代儒学为什么能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 答案 1 汉初的黄老之学 一是治身 二是治国 无法解决汉武帝时期

4、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 汉武帝急需新的学说来维护统治 2 董仲舒兼采百家学说 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 使其具有综合性 时代性和实用性 3 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使汉武帝能够通过思想统一来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 重难要点突破 易错易混点1 墨家学派不为统治者所重视 因为它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 2 董仲舒的新儒学 已经不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原貌 而是掺杂了道家 阴阳五行家思想的一种与时俱进的新的思想观念 它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 神化了专制王权 因而受到统治者的尊崇 3 孔子 孟子与荀子的思想主张 重难要点 1 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 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儒

5、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 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2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 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3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 内容 1 提出 天人合一 和 天人感应 学说 宣扬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 2 提出了 春秋大一统 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主张 3 还提出了 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和仁 义 礼 智 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 被后人归纳为 三纲五常 2 特点 新儒学

6、以传统儒学为基础 以阴阳五行为框架 兼采诸子百家 具有神学色彩 其哲学思想的主流是唯心主义的 3 影响 1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使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2 从此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不仅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理论支柱 而且对中国人的伦理观念及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客观题突破 最新高考示例 例1 2008 上海B组 11 父前行 子踵后 路遇长者 敛足拱手 尊长在前 不可口唾 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 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 鼓励儿童活泼机智B 突出地方教育特色C 提倡父子教学相长D 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答案

7、 D 例2 2009 安徽文综 13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 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 拱 之 B 以德兼人者王 以力兼人者弱 以富兼人者贫 C 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D 我之出而仕也 为天下 非为君也 答案 C 研究思考预测 高考注重考查学生对新情境材料题的迁移理解 1 阿南看到一则连环漫画 内容如下 漫画中老爷爷的言论最接近下列哪一位学者的思想 A 孟子B 荀子C 庄子D 韩非子 解析 由材料可知他主张人性本善 且主张礼仪教化协调人际关系 可判断为孟子 答案 A 2 和谐社会是人类

8、自古到今追求的思想和目标 和谐思想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 下列各项中 属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主张的是 行之十年 秦民大悦 道不拾遗 山无盗贼 家给人足 恭则不侮 宽则得众 信则人任焉 敏则有助 惠则足以使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也 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A B C D 解析 是严刑峻法导致的结果 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 应排除 答案 D 诸子百家思想对今天的现实意义 3 韩非主张治国 以法为本 法不阿贵 他的这种思想 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与当今 以法治国 有本质区别 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 强调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韩非

9、法家思想的理解 法家强调 法 的作用 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故 正确 但韩非的 法治 和今天 法律至上 的以法治国相比 其本质仍是 人治 故 正确 法家思想在当时是进步的 故 正确 韩非强调 法治 是为了突出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 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 答案 C 主观题突破 2009 上海高考试题 31 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 孔子的中国 其实 在中国历史上 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 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地改造和重塑 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问题 1 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 儒家思想在汉 宋两代出现了哪些变化 3 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如何 比一比学生答题实录 点评 主要优点 审题仔细 认真 答题语言规范 不足 答题欠完整 如第 1 问依据答案仅得1分 建议 在答题时要做到史论结合 评价 中上等 参考答案 1 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 以礼来规范人们的言行 2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 大一统 三纲五常 主张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成为官方哲学 儒学吸收佛教 道教思想 朱熹提出 明天理 灭人欲 建立理学体系 把儒学推向新高峰 3 新文化运动兴起 孔子及其儒家思想被视为旧文化 旧道德的代表遭到批判 开始走向衰落 但是在批孔的同时 也有人推崇儒家思想 这表明儒家思想在当时仍具有影响 点击此处进入作业手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