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与方法的设计书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0193452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6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与方法的设计书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与方法的设计书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与方法的设计书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与方法的设计书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与方法的设计书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与方法的设计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与方法的设计书(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及方法的设计书第一章 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及方法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xx省阿坝藏族自治州金川县庆宁乡、沙耳乡、勒乌乡、金川镇和河西乡5个乡镇;距省会487km,离州府所在地马尔康92km。本标段面积约3317.41亩。 修复金川流域庆宁至和西段生态脆弱区的部分受损生态环境。项目实施后达到初步恢复当地生态环境植被、缓解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目标。我公司已派出土壤、林业、绿化等多名工程师对本工程施工地段进行了考察,经认真分析研究,针对其地形地貌、土壤结构及生态环境等因素,同时结合我公司长期以来的造林绿化施工经验及近几年所推广的最新防护研究成果,我们总结了施工利弊因素,特此制定了有针对性

2、的技术施工组织方案。 2、工程特点 2.1工程地段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横断山脉偏北部,属卭崃山脉的大雪山山系。境山地起伏,河流深切,谷坡陡峭、相对高差大、平均坡度在35左右,属高山峡谷地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海拔4000m左右的山塬地带,东南部为峡谷区。东部的八十贡嘎啦山峰海拔5068m,西部马奈河坝海拔2015m,相对高差3000m,因此造林难度更大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是本次造林工程的工作重点。 2.2在施工过程中我公司既要想办法满足景观生态效果,同时还要避免在施工过程中与当地的居民产生矛盾,在施工过程中尤为注意此项环节。 2.3根据我们实地考察了现场后,了解到金川

3、县境山地因年代久远,加上累遭地震、洪水、战乱等自然灾害以及人为活动的破坏,山丘多为秃山,岩层裸露、环境恶化历史上大量开采的原因,形成了大量的边坡, 边坡的开挖使地表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同时在坡度较大或构造不良的地方,施工中还可能造成崩塌、滑坡等,更是给造林施工增加了难度。2.4由于山体坡度较大,将水落于坡表后,极易由于重力的作用,沿坡面往下流失,造成坡体土壤缺水干旱,养分含量一般很低,同时,经过一定时期的沉降作用后,容重增加,孔隙度降低,不利于土壤中水分和空气的有效运移以及肥料的协调转移,会直接影响造林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植物的死亡,这一点在春旱严重的金川地区山地上表现的尤为突

4、出。 3、编制主要依据和技术标准 3.1阿坝州金川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大金川河流域庆宁至河西段植被恢复招标文件; 3.2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51/T705-2007 3.3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7908-19993.4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 3.5省林木种子质量分级,DB51T706-2007; 3.6牧草种子质量分级,DB51T/668-2007、; 3.7造林经营环境保护规程,DB51/T380-2003; 3.8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3.9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3.10全国生态功能区划(2008年)3.

5、11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年)3.12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环发【2007】165号;3.13全国生态保护“十二五”规划等3.14相关造林绿化常规规要求及工程主管部门的要求; 3.15现场实际情况及有关主管部门的建议; 4、工程目标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以及本工程造林技术规组织施工,同时保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服从工程监理及建设单位的监督和技术指导,以美化景观,生态恢复,植树造林为目的,力求高效高质量的完成任务。 5.本工程绿化施工的技术关键与原则 造林工程的优劣是本项目工程管理的关键问题,要确保本工程达到优良标准,以下几个施工环节与技术关键需要特别重视: 5.1严格按照造林管理规和作

6、业设计书施工,应力求地点准确,施工方案保证切实可行。 5.2项目部各个部门的统一协作能力及管理措施的完善性。 5.3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及管理水平,技术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及运行状况。 5.4把好技术质量关,保证所有的技术参数以及施工材料等都符合设计图纸及招标文件规定的要求。 5.5以科学施工、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的态度,争创优质绿化工程。 6、本公司的技术优势 6.1本公司是经省建设厅批准的园林绿化二级企业,企业具有丰富的造林绿化经验,信誉有口皆碑,公司品牌知名度较高。 6.2本公司已通过IS09001和IS014001质量认证。所有的技术措施与管理流程均严格执行质量管理认证的要求; 6.3本公司

7、一直从事城市园林绿化及荒山生态恢复的设计、施工和养护,承建了城市园林绿化及荒山生态恢复等几十项工程,不仅具有丰富的绿化施工经验,也积累了常规与特殊条件下的养护处理与管理技术。 6.4本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是具有多年组织经验的研究员;其余的管理人员也多为园林、林业、土壤、植保、经济、机械专业的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各学科齐全,人才结构合理。为完成本山地绿化工程配备了多学科管理人才。6.5本公司是省市园林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 6.6本公司有着“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精神,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可为本项改造工程提供有效实用的创新技术。 7、关键施工技术、工艺 71关键施工技术 本

8、工程主要包括植被恢复:面积3317.42亩。共设计小班37个,栽植苗木652400株,撒播草(花)种153.07kg;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标识牌,蓄水池,沉淀池,阀门检查井、一、二级水管建设以及钢架结构铁丝网围栏建设。7.2种苗、基肥和辅助材料购置 我公司将选择具有种苗生产许可证、信誉好、质量优的壮苗供应商,并做好采购苗木的检验检疫。 选择信誉高、质量可靠的供应商,采购基肥、保水剂、生根剂、塑料薄膜等植物物资。 苗木基肥全部采用农家有机肥。7.3施工工艺 乔、灌木栽植的施工工艺 清理场地布点放线爆破开穴(挖穴掘坑)砌筑鱼鳞坑(挖种植穴)树种选择起苗运输种植苗木培土填穴施基肥施保水剂踩实提苗浇水覆

9、土、塑料薄膜养护管理 8、乔、灌木栽植的主要施工方法及其措施 8.1施工准备 8.1.1施工前先对照设计文件、图纸、资料进行反复核对,搞好配合工作,发现问题,应先解决相关施工与技术问题。8.1.2仔细落实苗木,落实劳力、材料、机具以及运输材料。 8.1.3认真勘察现场、气候、土质、水源、交通障碍物等条件。 8.2土壤改良措施 由于造林地多为岩石裸露地,土壤干旱贫瘠,为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以后苗木生长,应进行土壤改良。拟选用土壤改良保水营养缓释剂,该产品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和改善土壤水分状况的能力。同时,它也是一种具有保水抗旱、营养缓释、促进生根和改良土壤等多项功能的抗旱保苗产品,再结合有机肥的合理使用

10、,达到改良土壤和增强土壤肥力的目的。 8.2.1地形整理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乔木栽植以前,第二次在乔木栽植以后。施工场地整地时,将树根、灰渣、砂石、砖块及混凝土块等垃圾清除,平整施工场地,保证排水畅通。 8.2.2对不适宜树木生长的土壤进行改良,更换肥沃土壤。PH值5.57.5间壤土。换土视地块土质实际情况进行,追加肥土的地块厚度至少为30cm深,以利于植物更好的生长。同时进行土壤沉降,利用灌水、机械压平的物理方法进行沉降,使土壤紧实。 8.2.3在平整、清理场地的同时下基肥,杀菌、防治病虫害及除杂草,措施有:将半干猪牛粪(0.81kg/m2),棉隆(70g/m2)或5%辛硫磷颗粒剂(6g/m

11、2),草甘磷或百草枯(0.21g/m2)撒喷于土表,翻耕一致二次(20-30cm),浇水。 8.3放线、定点 8.3.1放线方法 8.3.1.1尺绳放线法:适用地形变化较小的平缓坡地。按图纸上已标明的或建设、监理方指定的中心线位置,放一根直线(尺绳),根据作业设计书中对造林密度的要求,沿尺绳用白灰或标桩在场地上加以标记,确定树苗栽植的具体位置,以此为基准,向左右两侧展开。 8.3.1.2标杆放线法:多在地形较为规则的造林地使用该方法,根据三点一线的原理进行放样。 8.3.1.3尺徒手定点放线:适用地形不规则的山坡。按图纸上标明的或建设、监理方指定的参照物,按造林作业设计规定的株、行距,用白灰或

12、标桩在场地上加以标记,以此方法逐步确定树苗栽植的具体位置。 8.3.1.4网放线法:适用于具有规则的植物构图要求的设计。先在图纸上以一定比例画出方格网,把方格网按比例定位到施工现场(多用经纬仪),再在每一个方格按照图纸伤的相应位置进行尺绳法定点。 8.3.1.5在标定植树点位置的同时,要对计划栽植的树种做出明显标示,并记录数量,挖穴时如发现定点标记模糊不清时重新放线标定。 8.3.2复查标定 放线定点后应立即复查。不论采用何种放线法,均要满足作业设计书的误差限制,各相邻栽植点误差,以设计书规定的株、行距为基准,平坡不大于5%,复杂山坡不大于15%。 8.4种植穴的挖掘 石山整地主要围绕保土蓄水

13、、加厚土层的目标,采取工程措施。整地方式、方法和规格主要依据造林地地形、地势、植被、土壤、树种情况等确定,禁止采用全面整地方法。本项工程采用以下整地方式: (1)鱼鳞坑整地。鱼鳞坑为半圆形坑穴,外高低。鱼鳞坑规格,按短径和坑深,分1号a50cm、h40cm、2号a60cm、h50cm,3号a70cm、h50cm三种规格。不论何种规格,其堰顶宽(C)均须20cm,用碎石和粘土砌筑牢固,不得用碎石摆垒。整地时鱼鳞坑要沿山坡等高线成行,坑与坑排列成三角形。(见图3) (2)穴状整地。植树穴规格,按穴口直径和穴深,分1号60cm、h50cm,2号70cm、h60cm,3号80cm、h70cm三种规格,

14、植树穴不准挖成圆锥或锅底形,穴底径0.7. 为保证适时造林,必须提前做好植树穴开挖或人工砌筑鱼鳞坑等造林整地工作。 8.4.1挖掘树穴或筑鱼鳞坑时,以定点标记为圆心,划出轮廓线,沿该线垂直向下挖掘或向上砌筑,将坑壁挖成弧形,栽植坑挖在正中间,将坑楞打结实,穴底要平,不准挖成锅底型。挖穴时一定要先挖部,最后整理外部。 8.4.2挖坑时,对质地良好的土壤,要将上部表层土和下部底层土分开堆放,表层土壤在栽植时要填在根部。杂层土壤中的部分好土,也要和其他石渣土分开堆放。同时,土壤的堆放要有利于栽种操作,便于换土、运土和行人通行。 8.4.3植树位置上空有高压线通过时,应向工程建设方报告,妥善决定适栽树

15、种。 8.5苗木选择 8.5.1选用符合设计图纸工程量清单规格要求的苗木或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选用苗木。保证苗木分支点整齐、树冠圆满,整齐一致。 8.5.2选择发育正常,苗干粗而直,组织充实,根系发达,有较多的须根、根幅大、主根短而直,没有病虫害的优良苗木。 8.5.3需截干乔木锯口处要干净、光滑、无撕裂或分裂。截口处做好防腐防虫处理。 8.5.4假植苗假植时间不少于年,新生根系发达。 8.6树木起掘 8.6.1根据设计书要求及树种特性、苗木规格、土壤类型、移植季节、天气条件及施工的特殊性等因素,合理确定起苗时间及挖掘苗木的根盘大小、土球规格。 8.6.2起苗如遇到土壤干燥,应在起苗前一二天灌水一次,增加土壤粘着力,而土壤过湿时,则应提前挖沟排水,以利挖苗。待土壤湿润但又不粘手脚时便可以起苗,以使苗木较好的保持完整的根系,便于长途运输,以利成活。 8.6.3为便于苗木的挖掘和运输,对蓬散的树冠宜作适当的捆扎。 8.6.4裸根苗挖掘。对于大苗,应从适宜的根盘规格的外侧环状开沟挖掘至规定深度,并切断全部侧根后,从一侧向深挖,主根未切断前不得用猛力拉摇甚至干拔树干,切断主根后小心掏空土球泥土,注意勿损伤须根,随根土要保留。如遇到粗大根系,应锯断,保持切口平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