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器计算机辅助设计书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0188295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减速器计算机辅助设计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减速器计算机辅助设计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减速器计算机辅助设计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减速器计算机辅助设计书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减速器计算机辅助设计书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减速器计算机辅助设计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减速器计算机辅助设计书(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减速器计算机辅助设计书一、目的:学习机械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基本方法,巩固课程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运用主流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及装配设计、工程图绘制方面的能力,熟练掌握三维CAD在机械产品建模中的应用。二、设计任务:按照各自完成的容,综合应用UG或PRO/E等三维软件完成:(1) 减速器各非标零件的三维实体建模; (2) 减速器的虚拟装配;(3) 减速器轴、齿轮的二维工程图;(4) 编写课程设计书。三、设计要求1)零部件三维建模。建模必须依据本人所完成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成果,所有非标准零件、全部结构都要进行建模。标准件都必须要有标准号及建模结果。2)应用工程图模块转化生成符合国家标准二

2、维工程图。轴、齿轮产生工程图,工程图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工程图上应包括制造和检验零件所需的容,标注规(如形位公差、粗糙度、技术要求)。3)虚拟装配。将各零件按装配关系进行正确定位,装配过程必须符合实际,并生成爆炸图。4)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书应涵盖整个设计容,包括总体方案的确定,非标准零件建模的过程(箱体、箱盖,轴,齿轮要有详细的建模过程),说明书要体现各零件的主要结构尺寸。主要零部件工程图生成过程,虚拟装配详细过程,心得体会(或建议)等,说明书必须按照指定的格式书写,包括字体,行间距等的设置。四、进度安排:布置设计任务,查阅资料,熟悉减速器结构,查标准件代号,标准件建模:0.5天零件三

3、维建模:2.5天虚拟装配:0.5天工程图:0.5天撰写说明书:1天目 录第1章 前言5 1.1 UG简介 1.2 减速器介绍第2章 三维建模72.1 凸凹模4造型设计. 7 2.2 橡胶5造型设计.9 2.3 卸料板6造型设计.10 2.4 顶件块8造型设计. 13 2.5 垫板10造型设计. 16 2.6 凸模垫板20造型设计. 18 2.7 凸模固定板21造型设计. 19 2.8 空心垫板22造型设计. 20 2.9 凹模24造型设计. 21 2.10 冲孔凸模25造型设计.22 2.11 凹凸模固定板28造型设计.23 2.12 凹凸模垫板29造型设计. 24 第3章 虚拟装配.283.

4、1部件装配. 283.2总装配图. 303.3爆炸图 .32第4章 工程图344.1轴的工程图34 4.2齿轮的工程图.37心得体会39参考文献40第1章 前 言1.1 引言在新产品试制和小批量生产冲压件中,已普遍采用了简易冲模结构。这种冲模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还具有制造方便、成本低廉,并能满足一定的加工质量要求,对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现有的工业生产技术水平,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1.1.1冲压模具的功能 为一些新产品试制性生产及一些批量要求不大的冲压件生产。1.1.2冲压模具工作原理冲模的生产过程是从原材料通过铸造、锻造、切削加工和特种加工。加工成设计图样所要求的冲模零件,再按设计、工艺规

5、程的技术要求,将冲模零件装配成模具的全过程。通过冲床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得到的工件就是冲压件。 冲压件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 1.2冲压件15简介工件如下图,材料Q235料厚1mm,年产量8万件,表面不允许有明显的划痕,设计成型该零件的模具。1.材料:该零件的材料是Q235,是普通的碳素结构钢,板厚为1mm,具有良好的可冲压性能。2该零件结构简单,并在过渡处有R1的圆角,所冲的是直径为6mm的孔,工

6、艺性比较好,且整个零件的工艺性好。3.尺寸精度,零件上两个孔的尺寸精度为IT12-13级,其余尺寸都是未注公差,属于自由公差。结论:适合冲压。 1.3时间安排第2章 冲压模具零部件三维造型设计UG软件建模是基于特征的复合建模,是显示建模、参数化建模、基于约束的建模技术的选择性组合。 显示建模:显示建模的对象是相对于模型空间,而不是相对于彼此建立。对一个或多个对象所做的变化不影响其他对象。 参数化建模:将用于模型定义的尺寸参数和参数值随模型存储,参数变量可以彼此引用。从而建立模型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编辑参数变量改整个模型。 基于约束的建模:模型几何体的一组设计规则的定义,称之为约束。模

7、型是通过约束或求解的。这些约束可以是尺寸约束或几何约束。2.1 凸凹模4造型设计 1.进入UG NX6.0软件,选择【新建】命令,在弹出的新建对话框中模板选“模型”,新建一个文件,文件名为“tuaomu4”,单位选择为“毫米”。2选择【起始|建模】命令进入建模模块。选择XC-YC坐标平面为草图平面,建立草图,绘制草图并标注如下: 3.选择【完成草图】,选【拉伸】,输入参数,视图如下: 4.选择【孔】命令,输入参数,视图如下: 5.经【倒斜角】,【边倒圆】命令,输入数据后,视图如下:2.2 橡胶5造型设计1.进入UG NX 6.0软件,新建一个文件,文件名为“xiangjiao5”,单位选择“毫

8、米”。 2.选择【起始|建模】命令进入建模模块。选择XC-YC坐标平面为草图平面,建立草图,绘制草图并标注如下:3.完成草图,选【拉伸】命令,输入数据,视图如下:4.再选择【拉伸】命令,输入数据,视图如下:2.3 卸料板6造型设计1.建模,命名为“xieliaoban6”,画出草图并标注尺寸,视图如下:2.完成草图,选【拉伸】命令,输入拉伸距离-14mm,点击确定,视图如下:3.对四个顶角处的孔加螺纹,视图如下:4.最终所得的卸料板视图如下:2.4 顶件块8造型设计1.建模,命名为“dingjiankuai8”,画出草图并标注尺寸,视图如下:2.完成草图,选【拉伸】命令,输入拉伸距离-20mm

9、,点击确定,视图如下:3.用【拉伸】命令打出四个孔,视图如下:4.在草图中找出沉头孔的位置,并利用【孔】命令,视图如下:5.最终得到顶件块8的视图如下:2.5 垫板10造型设计1.建模,命名为“dianban10”,画出草图并标注尺寸,视图如下:2.完成草图,选【拉伸】命令,拉伸距离为4mm,视图如下:3.对草图上的圆进行【拉伸】成孔,视图如下:4.在草图中找到埋头孔的位置,在进行【孔】命令,视图如下:5.最终得到垫板10视图如下:2.6 凸模垫板20造型设计1.建模,命名为“tumudianban20”,画出草图并标注尺寸,视图如下:2.进行【拉伸】命令,得到的凸模垫板20的视图如下:2.7

10、 凸模固定板21造型设计1.建模,命名为“tumugudingban21”,画出草图并标注尺寸,视图如下:2.进行【拉伸】命令,得到的凸模固定板21的视图如下:2.8 空心垫板22造型设计1.建模,命名为“kongxindianban22”,画出草图并标注尺寸,视图如下:2.进行【拉伸】命令,得到的空心垫板22的视图如下:2.9 凹模24造型设计1.建模,命名为“aomu24”,画出草图并标注尺寸,视图如下:2.进行【拉伸】16mm并对顶角的四个孔加螺纹命令,得到的凹模24的视图如下:2.10 冲孔凸模25造型设计1.建模,命名为“chongkongtumu25”,画出草图并标注尺寸,视图如下

11、:2.完成草图后,进行【回转】命令,视图如下:3.最终得到冲孔凸模25的视图如下:2.11 凹凸模固定板28造型设计1.建模,命名为“tuaomugudingban28”,画出草图并标注尺寸,视图如下:2.在草图中确定凸凹模孔的位置并进行【拉伸】命令,得到的凹凸模固定板28的视图如下:2.12 凹凸模垫板29造型设计1.建模,命名为“tuaomudianban29”,画出草图并标注尺寸,视图如下:2.确定孔的位置,并进行【拉伸】-8mm命令,视图如下:3.对各边靠近中点孔加螺纹,视图如下:4.确定埋头孔的位置,进行【孔】命令,视图如下:5.最终得到凹凸模垫板29的视图如下:第3章 虚拟装配零件

12、之间的装配关系就是零件之间的位置约束,也可以见零件组装成组件,然后再将多个组件装配成总装配件。 根据装配的模型和零件模型的引用关系,UG软件有3种创建装配体的方法,即从顶向下装配、从底向上装配和混合装配。 自顶向下装配:如果装配模型中的组件存在关联,可以基于一个组件创建一个组件,即首先完成装配级的装配模型,然后再根据装配级模型创建其子装配件。也可以首先完成顶层装配模型文件,然后在装配体中创建零部件模型,再将其中的子装配体另外存储。 从底向上装配:先创建零件模型,再组合成子装配模型,最后由子装配模型生成总装配件的装配方法。混合装配:混合装配是将自顶向下装配和从底向上装配结合在一起的装配方法,这将增加装配设计的功能。例如,用户开始用从底向上的装配方法,然后为了设计的顺利进行改用自顶向下装配的方法,这两种方法之间互相转换。3.1冲压模具的装配3.1.1冲压模具上半部分的装配图过程单击【开始】在下拉菜单中点击【装配】调出装配工具栏,在装配工具栏里单击“添加组件”,以shangmuzuo18为基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