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二政治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0188200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高二政治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东省高二政治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东省高二政治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东省高二政治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东省高二政治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高二政治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高二政治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 201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两岸领导人能够跨越66年实现这次世纪握手的文化原因在于:(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的各个方面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两岸领导人能够跨越66年实现这次世纪握手的文化原因在于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也表明了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

2、感,符合题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错误;世纪握手的文化原因应强调两岸文化的共性,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考点:传统文化的继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2.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思想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民族的振兴,最终取决于思想文化的振兴。当今中国和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人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此必须( )倡导主流意识形态多元化,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培养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创造者提升对外文化传播能力,捍卫中华文化的话语权、领导权A

3、. B. C. D. 【答案】C【解析】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应是与马克思主义相符的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应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能多元化,错误;我国主张和平外交政策,故不会坚持所谓的“领导权”,表述错误;从要继承发展传统文化及培养先进文化传承者、创造者的角度回答了怎样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正确的。故本题答案选择C。【考点定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名师点睛】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故在对外交往上,我国不称霸、不结盟、也不想成为世界的“主导”,获得“领导权”。3. 我国东汉时期的王充认为:“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这个

4、观点属于_的观点。( )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 主观唯心主义C. 唯物辩证法 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答案】A4. 北京市从2016年开始,高考语文分值由150分增至180分,英语考试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考生可多次参加,满分由150分减为100分。对此,多数老师表示赞成,亦有部分老师表示反对。这说明( )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人们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强烈的社会反响是对客观实际的反映 人们的立场和实践不同,产生的认识一定不同A. B. C. D. 【答案】C【解析】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题肢错误;多数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表示赞成,从事英语教学的教

5、师表示反对说明们的立场和实践不同,产生的应该是不一定相同,题肢错误;强烈的社会反响是对客观实际的反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说明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题肢说法正确,故本题答案选C。5. 在创作 捉妖记时,许诚毅和团队翻遍 山海经,从中找到很多灵感。这说明灵感( ) 来自于古典文献仍然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具有主动创造性在文艺创作中起基础作用A. B. C. D. 【答案】C考点:把握思维的奥秘【特别提示】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的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歪曲的,虚幻的反映。6. 自古以来,火就是纸的“天敌”。然

6、而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成功合成了一种高柔韧性、可耐1000以上高温的新型无机材料纸张羟基磷灰石“耐火纸”,从此“纸里也能包住火”了。这说明 (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真理是有条件的,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改变规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的意识能够直接创造出自然界中没有的事物A. B. C. D. 【答案】A【解析】题中材料“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已成功合成出一种高柔韧性、可耐1000oC以上高温的新型无机材料纸张羟基磷灰石耐火纸”,表明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项符合题意;本题材料中“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成功合成耐火纸,使纸包不住火变成纸也能

7、包住火”,体现了真理是有条件的,项符合题意;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项表述错误;人的意识只有通过指导实践才可能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事物,项表述不科学,排除;故本题选A。7. 2015年10月29日,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这是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顺应了群众期盼,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专家表示,放开“二孩”可调节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不会导致人口暴涨。这说明()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创造联系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联系是多样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A. B. C. D. 【答案

8、】C【解析】放开“二孩”是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顺应了群众期盼,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可调节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不会导致人口暴涨。这说明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要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我们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适合题意;联系是普遍的,但联系是有条件的,错误;根据自身需要创造联系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点睛】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但并不是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事物之间存在的真实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对两个事物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我们应当从事物普遍联系的客观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8. 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

9、人峰会上的发言中引用欧阳修的名言“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下列表述与该观点蕴含的哲理相近的是()A. 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B.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C. 丛林一转语,矛盾生诸方 D.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答案】A【解析】“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说明处理问题要抓住根源即抓住主要矛盾。A项寓意要抓住重点,正确;B项强调水应清中有浊,人应严历中有宽容,这说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同构成矛盾统一体,这与题意不符,不选;C项句子中没有强调抓主要矛盾的意思,不选;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是强调看问题或处理问题不全面,也与材料意思不符,不选。故本题

10、答案选择A。【考点定位】唯物辩证法【名句释意】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没有不防备的地方,就没有不薄弱的地方。原指应重点设防,不宜分散兵力。后指不能面面俱到,要保证重点;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过于清澈养不住鱼儿,人过于精明则没有朋友,后人多用此告诫指责别人不要太苛刻、看问题不要过于严厉;丛林一转语,矛盾生诸方:取之宋诗中的一句,原意指下棋时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茅塞顿开,也引发了诸多的矛盾;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指对于人或事不从全面看,只是抓住一点就攻击。多指有偏见的批评。9. 两岸领导人马英九于 2015 年 11 月 7 日在新加坡实现历史性会面。曾几何时,台海阴云密布,两岸军事对峙。 20

11、08 年以来,两岸关系不断加强交流,走上和平发展道路。正因为有了这 7 年的积累,两岸双方才能迈出今天这历史性的一步。这进一步佐证了() 事物发展的实质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 没有渐进的量的积累,任何质变都不会发生 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就能改变事物变化的必然趋势 事物的普遍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A. B. C. D. 【答案】C【解析】正因为有了这 7 年的积累,两岸双方才能迈出今天这历史性的一步。这进一步佐证了事物的普遍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没有渐进的量的积累,任何质变都不会发生,适合题意;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错误的;事物发展的

12、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点睛】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的各种运动变化所包含的前进性和上升的趋向性。即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变化才是发展。10. 虽然每个人的成功道路各不相同,但所有的成功都是把,“不可能”变成“不!可能!”,把”Impossible”变成“Impossible!。”下列说法与之蕴含哲学相同的是()A. 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B.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C.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D.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目中把“Impossible”变成“Im po

13、ssible!”。即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这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A选项“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说明了矛盾双方的转化问题。故A选项符合题意入选。B选项“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体现的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原理;C选项“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体现的是事物绝对运动,忽视相对静止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故排除。.D“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体现了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本题正确答案A。考点: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1. 工业1.0是机械制造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与自动化时代,工业3.0是电子信息化时代,“工业4. 0”则描绘了一个通过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联通与有效沟通,构建

14、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智能制造模式。从工业1.0到工业4.0的发展历程表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矛盾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从工业1.0到工业4.0的发展历程表明,事物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矛盾,故入选。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事例并没有涉及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题中从工业1.0到工业4.0的发展历程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矛盾,而不是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故排除。考点:辩证否定、矛盾的特殊

15、性12. 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从哲学上看,这里强调青年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因为( )A. 价值观对人生具有决定作用B. 一切工作都应该从正确的价值观出发C. 价值观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D.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说明价值观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C适合题意;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A错误;物质决定意识,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错误;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二、非选择题(13题2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