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二政治11月月考试题文(含解析)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0188155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高二政治11月月考试题文(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省高二政治11月月考试题文(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省高二政治11月月考试题文(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省高二政治11月月考试题文(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东省高二政治11月月考试题文(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高二政治11月月考试题文(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高二政治11月月考试题文(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共16小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48分)1. 2017年9月19日,第四届“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敦煌举行。该论坛致力于扩大“一带一路”朋友圈、当好市场融通黏合剂、画出情感相通同心圆,已成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品牌资源,成果丰硕,前景可观。由此可见A.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C. 文化以经济为基础 D. 文化塑造人生【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知识。根据上述材料可知,上述材料强调的是文化活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故选项A正确。选项B体现的是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与题意无关,故排除。选

2、项C体现的是经济对文化的作用,故排除。选项D体现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2. 曾经人声鼎沸的老厂房,逐渐成为工业遗存。文化学者建议:把这些承载城市记忆的老厂房变成博物馆,让人铭记昨天,也能展望未来,这便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温度。这表明A. 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B. 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C. 文化是文人创造的 D. 精神产品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的特点的知识。材料中“把这些承载城市记忆的老厂房变成博物馆,让人铭记昨天,也能展望未来,这便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温度”强调的是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的知识

3、,故选项D正确。选项ABC说法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点睛】全面理解文化的特点: (1)从文化的实质来看,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文化和非意识形态文化之分。(2)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3)从文化与人类个体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的一种素养。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4)从物质载体与精神文化的关系来看,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一个时代的文化产品,往往是这个

4、时代社会发展轨迹的反映。3. 央视大型数据新闻节目数说命运共同体带大家身临其境地感知“一带一路”的民生百态。从中可以看到茶叶、丝绸伴随着中国口音旅行到了全世界,而远方的特产来到中国的同时也把海外乡音带进了汉语词典;阿拉伯神话传说在中国家喻户晓,中国的电影海报也张贴在外国的电影院里这表明大众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中外文化经过交流、借鉴,逐渐趋同A. B. C. D. 【答案】B【解析】“央视大型数据新闻节目数说命运共同体带大家身临其境地感知到一带一路的民生百态”说明现代传媒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故选项符合题意;从

5、新闻节目数说命运共同体可以看到中国的茶叶、丝绸、电影海报走向世界,而远方的特产、神话也传到中国,这说明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故选项符合题意;选项说法错误,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不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排除;选项说法错误,我们要尊重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而不是“趋同”,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点睛:如何对待文化多样性:(1)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4. 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

6、远镜“中国天眼”,世界上下潜深度最大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蚊龙号”,以及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集中展示了中国科技创新实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A. B. C. D. 【答案】C【解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集中展示了中国科技创新实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对中华文化的前途充满信心。项符合题意;项不属于文化意义,与题意不符;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正确选项为C。【点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

7、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A、含义: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B、表现: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5. 下图为德国人眼中的中西方旅游方式。由此可见A. 世界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 B. 文化差异并不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C. 不同民族文化要相互认同,相互融合 D.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8、、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的知识。德国人旅游时喜欢现场欣赏,而中国人旅游喜欢拍照,这是两个不同民族文化对人们行为影响的表现,故选项D正确。选项A说法正确,与题意不符合,故排除。选项B说法错误,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故排除。选项C说法错误,每个民族只会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6. 2017年10月4日中秋晚会首次移师东北,在素有“百湖之城”美誉的黑龙江大庆举办,此次晚会既有“一带一路”、“香港回归20周年”、“建军90周年”、“喜迎十九大”等众多的家国情怀,也有小家庭里花好月圆、温馨感动的亲情画面。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

9、日之一,中秋节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承载着人伦孝悌的血脉亲情包含着生活中的民族风土人情,反映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愿望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独特标识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A. B. C. D. 【答案】A【解析】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承载着人伦孝悌的血脉亲情,正确;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包含着生活中的民族风土人情,反映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愿望,正确;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独特标识,错误;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中秋节并不是,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A

10、。7.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是因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推动教育信息化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教育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者重要角色A. B. C. D. 【答案】B【解析】建设教育强国之所以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是因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者重要角色。项符合题意;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而不是主要手段,项说法错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点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11、,综合国力的竞争日 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8. 对漫画拧中商家的做法,下列认识正确的是不懂得传统文化并不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利用传统文化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正确发挥了传统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严重扭曲了我国传统文化蕴含的内在价值A. B. C. D. 【答案】D【解析】漫画拧反映了某些开发商为最大限度获取经济利益,一味强调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严重扭曲和亵渎了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割裂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符合题意。都是对漫画寓意的错误解读。

12、【考点】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9. 同样是写梅,陆游的梅是寒士之梅,毛主席的梅是战士之梅。做寒士时,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品质;做战士时,有“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傲骨,两者都是人生非常重要的品格,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梅的意象。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把“梅”作为精神追求的目标,与爱国主义精神相得益彰“梅”文化以其特有的包容性,彰显了中华文化独特的形式“梅”被赋予特定时代的精神内涵,成为中华民族气节的象征 文学艺术中“梅”所幻化出的人生品格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题肢说法错误,因为材料中的不同诗

13、人并不是把“梅”作为精神追求的目标,只是以梅作为载体,故排除。题肢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上述材料中,不同的诗人,不同时期,以梅抒情、把个人志向、民族气节融入梅中,故题肢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10. “故宫博物院青年实习计划”是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青年专题内地实习项目之一,由故宫博物院与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共同举办,组织来自香港、广东的在校大学生赴故宫博物院实习,工作内容包括文物修复、展览策划、藏品管理、观众服务、古建修缮、市场推广等。这一活动会影响粤港青年学生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增进青年人对祖国历史文化的了解认知提高青年人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意识发展大众文化,增强文化自

14、觉与文化自信A. B. C. D. 【答案】C【解析】“故宫博物院青年实习计划”有利于增进青年人对祖国历史文化的了解认知,提高青年人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意识,故选项符合题意;选项夸大了“故宫博物院青年实习计划”的作用,排除;选项中的“发展大众文化”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11. 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铁榔头”郎平,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铁榔头”郎平两次在中国女排最困难的时期,主动接下了中国女排主帅这个“星球上压力最大的职业”,率中国女排重返世界之巅。从“铁榔头”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A. 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B. 核心价值博大精

15、深,人人践行C. 中华美德治国化民,指引方向 D.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答案】A【解析】从“铁榔头”身上折射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说明了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具有历久弥新的品质,故A符合题意。B错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人人都在践行。C错误,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方向。D错误,中华民族精神凝聚力量。【考点定位】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名师点睛】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民族精神就是一种精神力量。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能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