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选读复习题库与标准答案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0188141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2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经选读复习题库与标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内经选读复习题库与标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内经选读复习题库与标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内经选读复习题库与标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内经选读复习题库与标准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经选读复习题库与标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经选读复习题库与标准答案(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7be17efb7bd5f95 经选读习题库及标准答案绪论一、单选题1、黄帝经这一书名最早见于()A、史记扁鹊传B、七略 C、王叔和脉经 D、皇甫谧针灸甲乙经E、上善黄帝经太素 (B)2、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的著作是()A、黄帝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温病条辨(A)3、黄帝经的作者是()A、黄帝 、战国至汉时期众多医家的著作汇编C、歆D、向E、王冰(B)4、黄帝经的成书年代是()A、战国B、东汉C、西汉、战国至汉、汉之际()5、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黄帝经的是()A、班固的汉书艺文志B、歆的七略C、司马迁的史记D、后汉书E、吕氏春秋(A)6、灵枢最早被称为“九卷

2、”,始见于()A、黄帝经B、针灸甲乙经 C、难经 D、伤寒杂病论E、脉经(D)7、灵枢之名始自()A、唐朝王冰B、东汉仲景C、晋代皇甫谧D、西汉向E、西汉歆(A)8、素问之名最早见于()A、黄帝经B、伤寒杂病论 C、难经D、针灸甲乙经E、脉经(B)9、梁代全元起所注的素问名为素问全元起注,又叫做()A、素问训解B、黄帝经素问C、素问直解D、太素E、素问吴注(A)10、现存最早的研究经的著作是()A、素问训解B、黄帝经素问C、类经D、黄帝经太素E、重广补注黄帝经素问(D)11、黄帝经素问是学习经的重要参考书,其注家是()A、上善B、王冰C、介宾D、马莳E、林亿(B)12、由唐王冰注,经宋林亿等新

3、校正的素问注本名为()A、素问训解B、黄帝经素问C、重广补注黄帝经素问D、黄帝经太素E、类经(C)13、黄帝经素问注证发微的作者是()A、马莳B、中梓C、吴崑 D、滑寿E、高士宗(A)14、黄帝经灵枢注证发微的作者是()A、王冰B、介宾C、吴崑D、马莳E、高士宗(D)15、黄帝经太素的作者是()A、王冰B、介宾C、吴崑D、马莳E、上善(E)16、类经的作者是()A、王冰B、介宾C、志聪D、马莳E、高士宗(B)17、黄帝经素问集注的作者是()A、志聪等B、介宾等C、林亿等D、中梓等E、马莳等(A)18、素问直解的作者是()A、志聪B、王冰C、高世栻D、全元起E、滑寿(C)19、经知要的作者是()

4、A、中梓B、丹波元简C、汪昂D、吴崑E、上善(A)20、素问识、灵枢识的作者是()A、止庵B、丹波元简C、汪昂D、吴崑E、上善(B)21、现存全部分类注释经最完整的书是()A、经知要B、黄帝经素问C、黄帝经太素D、黄帝经素问集注E、类经(E)22、唐王冰整理注释素问,于唐宝应元年撰成,即世称()A、新校正B、次注本C、首注本D、全注本E、节注本(B)23、被称为灵枢第一注家的医家是()A、王冰B、介宾C、全元起D、上善E、马莳(E)24、黄帝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A、目录学书籍B、医学词典C、百科大全D、医学经典E、经方典籍(D)25、七略是我国第一部()A、目录学书籍B、医学词典C、图书

5、分类目录D、医学经典E、经方(C)26、被称为中医理论体系奠基之作的经典是()A、难经B、中藏经C、神农本草经D、黄帝经 E、脉经(D)27、当前国际医学界出现了“中医热”,中国医学走向世界,其先导是()A、黄帝经 B、中草药C、养生D、针灸E、疗效(D)28、黄帝经中体现出了中医学的生命观是()A、心身统一B、动静统一C、形神合一D、五脏统一E、全身统一(C)29、黄帝经中所认识的生命规律是()A、心身统一,形神一体B、动静统一,法于阴阳C、形神合一,五脏一体D、言行统一,道德高尚E、天人合一,五脏一体(E)30、气一元论,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畴,又称()A、精气论B、元气论C、黄老学

6、D、形气论E、阴阳论(B)二、多选题1、全面注释经的医家是() 王冰 马莳 中梓 介宾 志聪 ()2、灵枢之名又叫做() 汉书 针经 易经 九卷 七略 ()3、对经进行分类研究的著作有()类经黄帝经太素素问直解经知要素问绍识 ()4、经载五运六气的篇章有() 天元纪大论、至真要大论 五运行大论、五常政大论 四气调神大论 六微旨大论、六元正纪大论 气交变大论()5、灵枢侧重论述() 经络腧穴 运气 刺灸法 藏象 养生ei ()6、经理论体系的形成条件是() 社会的变革,巫术的衰落 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直觉领悟 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发展的影响 ()7、构建经理论的重要方法有()

7、阴阳五行 司外揣 援物比类 直觉领悟 揆度奇恒 ()8、经理论体系的学术特点是() 详于针刺,略于方药 四诊合参,辨证论治 天人合一,五脏一体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候之所始,道之所生()9、经的学术价值是() 奠定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确立了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 一部治病的法书 树立了多学科研究医学的典 创立经络学说,发明针灸疗法 ()10、经中所涉及到的学科有() 天文学 历法学 气象学 心理学 生物学()第一单元 宝命全形二、单选题1、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女子五七发始堕的原因是( ) A、肾气虚 B、肾精亏 C、血不足 D、阳气衰于上 E、阳明脉衰(E)2、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

8、腑之而精藏之。”此处“主水”是指( ) A、主水液代 B、主藏精的功能 C、主骨 D、主天癸 E、生殖之精(B)3、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五脏之气的充盛 B、天癸的形成 C、水谷的摄入 D、肾气的充盛 E、三焦的气化(D)4、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思想无杂念,则“嗜欲不能劳其( )” A、口 B、心 C、目 D、耳 E、神(C)5、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男子衰老始于( ) A、四七 B、五七 C、四八 D、五八 E、七八(D)6、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女子四七则( ) A、肾气平均 B、筋骨隆盛 C、筋骨坚 D、阳明脉衰 E、肾气实 (C)7、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

9、“天寿过度”的原因是( ) A、肾气有余 B、三阳脉盛 C、气机畅通 D、天癸未竭 E、肾气实(A)8、“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的养生方法适应于( ) A、春三月 B、夏三月 C、秋三月 D、冬三月 E、四时(B)9、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违背秋三月的养生之道,到冬天易生的病变( ) A、寒变 B、痎疟 C、飧泄 D、痿厥 E、洞泄(C)10、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蕃秀”描述的是哪一季节的物候规律( ) A、春 B、夏 C、秋 D、冬 E、长夏(B)11、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发”描述的是哪一季节的物候规律( ) A、春 B、夏 C、秋 D、冬 E、长夏(A)12、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容平”描述的是哪一季节的物候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