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质培养实施方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0176888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素质培养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文素质培养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文素质培养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文素质培养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文素质培养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文素质培养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素质培养实施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实施方案为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吸引和鼓励广大学生增强学习人文知识(文、史、哲、艺和必要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阅读人文经典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运用人文知识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大学生的成才奠定更为宽厚的基础。依据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应用型大学建设总体要求的培养目标定位,特制订人文素质培养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 “关乎人文,化成天下”为理念,以我校应用型大学建设为动力,以培养学生成人成才为宗旨。通过人文素质培养,激发自主性学习、研究兴趣及潜能,促进文理交融,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良好的学风建设,强化大学生传承与创新

2、文化的使命意识,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与格调。 二、成立专项工作领导机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处处长为秘书长,学生处、校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院(系)主管教学院长为成员的人文素质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协调和组织学校人文素质培养实施日常工作。三、实施对象全校在籍本专科学生四、实施步骤与方法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结合我校学生特点,人文素质培养以“求实化导向、个性化设计、标准化实施”为原则,采取“初期摸底,结合专业、分类指导、逐步提高、人人达标”的四年不断线式教育模式。(一)摸底与考查阶段新生入学之初,教务处统一组织一次大学生文化素质综合考试,并将

3、综合文化素质考试合格作为毕业的基本要求之一,成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二)培养与渗透阶段1.人文社科类课程以固定比例列入公共选修课程和尔雅通识课程。2.公共通修课程设置大学语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法律基础与思想品德修养、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3.重视“两课”教学思想素质是每个人整体素质的灵魂,两课是思想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利用两课对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理想道德教育、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基本国情教育、国内外形势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等。(三)提高与升华阶段1.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 各类专业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任课教师可以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在传授知识

4、的同时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将人文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课教育的始终,挖掘专业课对学生人文素质潜移默化的培养作用。2.人文知识竞赛引领人文素质培养教育。由文法学院牵头,在教务处统一协调下组织各学院开展相关的文化活动,进行人文知识竞赛的培育和选拔,一方面浓郁我校校园文化氛围,另一方面通过人文知识竞赛的角逐和选拔,对于深化我校文理兼融的办学模式和应用型大学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多渠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借助创新创业活动周进一步拓展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借助专家教育报告制度,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开设人文知识系列讲座;借助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及校内外大型文体活动, 结合专业实践教学活

5、动开展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创新技能大赛,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增进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和对艺术的认识及审美追求。(四)反馈与总结阶段 根据一届学生4年的人文素质培养教育情况,结合相关课程学习情况,相关专业竞赛情况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形成对完整一轮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情况的分析报告,更好地指导新一轮培养教育工作。五、保障措施(一)完善课程培养体系1.开发人文素质培养课程资源,强化人文课程信息化建设。重视人文课程的作用,提高人文素质培养的实效性,利用学校教育技术专业的资源,引进校外相关优质教学资源,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尔雅课程,强化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加快人文素质培养

6、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2.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体系,提高人文课程教学质量。以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和个性发展为原则,根据学生需求设置任选课程,増加与专业相关的文化背景课和创业教育类课程,加大专业的文化内涵,构建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文、工、艺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建立有效学习机制1.建立引导学习,强化学习和主动学习的人文素质学习机制。知识观是人文素质校内培养途径的前提,学习观是人文素质校内培养途径的检验手段,教学观是人文素质校内培养途径的考查标准,通过课堂传授、网络自学与欣赏以及第三课堂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系统有效的学习机制。2.建立新生入学统考摸底、分类指导、逐年提

7、高达标的考核机制。在初期摸底考核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营造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素质的熏陶,循序渐进考查学生运用人文素养知识的实践能力,实现考核结果与学生能力水平相匹配。3.合理构建学分管理体系。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学分管理体系。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探索将学生参加校内外各项实践活动情况折算为学分。 (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管理1.加强校院两级管理在学校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的协调管理下,相关人文素质培养课程的开课院(系、部)或牵头组织相关活动的院(系、部及相关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工作,协调联动,共同完成我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实施工作。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8、教师人文修养水平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十分重要。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作用,重点培养优秀教师建设相关示范课程,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3.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氛围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思想高度认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开展内容健康、形式新颖、格调高雅、丰富多彩的院系文体活动;精心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精神。4.加强硬件配套设施建设作为高等院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除了课堂的学习,课后学习最直接的途径就是通过

9、人文书籍借阅来实现。适度增加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图书,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为进一步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四)完善评价体系,构建人文素质评估标准按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整体规划,构建人才素质的评估标准。完善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估内容和评估手段,将学生在参加各种文化社团、文体活动、艺术竞赛、演讲比赛及人文社科类知识竞赛时所取得的成绩和表现作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评价依据。附件: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教育推荐参考书目一、指定书目1.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王步高,唐宋诗词鉴赏,北京大学出版社。3.赵 林,西方文化概论,高等教育出

10、版社。4.徐葆耕,西方文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5.典籍:论语、道德经、三国演义、世说新语二、拓展阅读书目(一)哲学类 1.理想国(古希腊) 柏拉图著 2.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法)卢梭著 3.纯粹理性批判(德)康德著 4.实用主义詹姆士编著 5.科学研究纲领方法(美)伊拉卡托斯著 6.存在与时间(德)海德格尔著 7.真理与方法(上卷) (联德)伽达默尔著 8.周易张善文注译 9.论语(春秋)孔子著10.孟子(战国)孟子著 11.老子(春秋)老子著 12.庄子庄周编著 13.荀子荀子著 14.焚书(明)李贽著 15.自然辩证法恩格斯著 16.哲学笔记列宁著 18.正义论(美)罗尔斯(Ra

11、wls,J.)著 19.思想录(法)帕斯卡尔著 20.中国哲学简史西方哲学简史 21.形而上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22.小逻辑(德)黑格尔著 23.美学概论王朝闻主编 24.普通逻辑本书编写组编 25.人性论(英)休谟著 26.资本论马克思著27.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28.哲学概论唐君毅著(二)历史传记类 29.史记(汉)司马迁著 30.中国思想史葛兆光著 31.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 (美)费正清著 32.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清华大学编 33.居里夫人自传(法)居里著 34.古代社会摩尔根编著 35.罗马帝国衰亡史(英)爱德华吉本著 36.君主论(意)马基亚维里著 37.风俗论(法)伏尔泰

12、 38.英语国家史略(英)温斯顿丘吉尔著39.世界文明史(美)爱德华,麦克诺尔等著 40.清华名流何威等编著 41.一代巨人毛泽东侯树栋主编 42.周恩来传金冲及主编43.左传(春秋)左丘明著 44.梵高传(美)斯通著45.中国大历史黄仁宇著(三)社科政治艺术类 46.大学之修养张信刚著 47.哈佛视点鲁勇等译 48.决策的艺术哈蒙德等著 49.成长的中国房宁等著 50.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51.文艺心理学朱光潜著 52.比尔盖茨(英)海勒著 53.艺术哲学(法) H丹纳 54.美的历程著 55.美学散步宗白华著 56.萨特论艺术萨特著 57.美学黑格尔 58.公众演讲(美)库什纳著 59.社会

13、契约论(法)卢梭著 60.忏悔录(古罗马)奥古斯丁著61.中国音乐简史西方音乐简史62.从古老的游戏到体育表演:乔治维加雷洛著,乔咪加译63.中国文化制度述略:许结 著(四)其它书籍64.章太炎国学讲义章太炎 著 65.生命的故事(美)维吉尼亚李伯顿著66.人文通识讲演录陆挺,徐宏著 67.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北京大学出版社 68.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侯仁之著 69.大学人文讲义陈婉莹,夏中义著 70.大学的逻辑张维迎著71.道家的人文精神陈鼓应著 72.对科学的傲慢与偏见斯诺著73.光荣与梦想(美)威廉 曼彻斯特著74.心理学与生活(美)格里格,津巴多著75.从0到1(美)蒂尔,(美)马斯特斯著76.时间简史(英)史蒂芬霍金著77.文心雕龙(南朝梁)刘勰78.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79.神灭论范缜80.人间词话王国维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