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件:第二单元-聊斋志异

上传人:a****e 文档编号:130149807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 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件:第二单元-聊斋志异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20 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件:第二单元-聊斋志异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20 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件:第二单元-聊斋志异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20 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件:第二单元-聊斋志异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20 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件:第二单元-聊斋志异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 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件:第二单元-聊斋志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 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件:第二单元-聊斋志异(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画人画鬼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第一课时 作者介绍 蒲松龄 清代文学家 字留仙 一字剑臣 别号柳泉居士 山东淄川人 蒲松龄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 蒲家号称 累代书香 童年时跟着父亲读书 由于勤奋和颖慧而深得父亲钟爱 他19岁初应童子试 以县 府 道三个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 颇受当时主持山东学政的著名诗人施闰章的赏识 赞他 观书如月 运笔成风 一时文名颇高 一生刻苦好学 但自19岁 弁冕童科 之后 屡试不第 直到71岁高龄 才援例成为贡生 康熙五十四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 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两年之后 依窗危坐逝世 清代突出的社会矛盾是民族矛盾 满清贵族入关后 中原人民的反抗始终没有停止 在

2、康熙盛世 从皇帝到满族大臣 对汉族士子的怀旧情绪绝对不能容忍 制造文字狱 连写 清风不识字 何必乱翻书 的都要杀头 在文字狱威慑下 知识分子噤若寒蝉 在这样的情况下 长期乡居 深受黑暗社会重压 了解黎民苦难 熟悉科考制度种种弊端 他虚拟出鬼魂世界梦幻世界 写鬼写妖 他的 刺贪刺虐 才能入骨三分 这些幻想形式的采用 使得 聊斋志异 闪现出夺目的思想光辉和很高的艺术境界 写作背景 1 思想内容 聊斋 是蒲松龄的书屋名称 志 是记述的意思 异 指奇异的故事 聊斋志异 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所收作品将近500篇 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抒发公愤 刺贪刺虐 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 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

3、 关注社会风气和家庭伦理的作品 聊斋志异 2 艺术手法用传奇法 而以志怪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 聊斋志异 的基本样式 就是历史传记和 传奇 的结合 体裁上 大部分作品有完整的故事 曲折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具备短篇小说的体制 3 创作意图集腋为裘 妄续幽冥之录 浮曰载笔 仅成孤愤之书 聊斋自志 蒲松龄借虚拟狐鬼花妖故事以抒发情怀 寄托忧愤 是他长期处在孤独落寞境遇中的精神补偿 他是将这等自遣寂寞的诗意转化为幻想故事 4 花仙系列 作品 聊斋志异 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写人妖之恋 人鬼之亲的作品 那些由花妖狐鬼幻化而成女性形象 容貌艳丽 温柔多情 体现了作者对美好婚姻的向往 其中几篇写花仙的小说

4、 包括写牡丹花的 香玉 葛巾 写菊花的 黄英 和写荷花的 荷花三娘子 等四篇 而 香玉 是其中不朽的杰作 迷茫的世界迷茫迷茫所写的一切迷茫 一黄姓书生在下清宫附近读书 白牡丹感其深情化作香玉与之成婚 后白牡丹被人偷掘 香玉亦失踪 书生终日恸哭 凭吊时幸有耐冬所化的红衣女绛雪 与之一同哭吊香玉 花神终于感怀动容 便使香玉复生 黄生死后变成牡丹花下的一株赤芽 无意中被小道士砍斫而去 白牡丹和山茶花于是也相继死去 复述文章内容 理清情节 开端 1 发展 2 再发展 34 高潮 5 结局 6 宫中读书 黄生邂逅二女郎香玉不测 绛雪为友伴黄生至情感天 黄生细心护牡丹香玉再生 二情依依再续缘眷眷情深 黄生

5、二女共生死 1 文章主要表现了什么思想内容 文章表现了黄生与香玉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 又表现了他们与绛雪之间纯洁真挚的友情 分析课文 2 文中是如何表现黄生与香玉之间至深的爱情呢 1 亦真亦幻 曲折有致的情节 一往情深 黄生邂逅香玉 爱慕弥切 感动了香玉 两人往来情感日深 一日之去 如千里之别 香玉被人掘走 黄生作哭花诗50首 日日临穴涕夷 冷雨幽窗 苦怀香玉 辗转床头 泪凝枕席 展现他对一往情深的至情 此情感动了花神 使变为花鬼的香玉 回到黄生身边 黄生细心培植和呵护 一年之后香玉复生 款洽一如从前 2 充满诗情画意的细节描写 无限情深 作者对香玉复生的情景作了精心描绘 次年四月至宫 则花一朵

6、含苞未放 方流连间 花摇摇欲拆 少时已开 花大如盘 俨然有小美人坐蕊中 裁三四指许 转瞬飘然欲下 则香玉也 作者以抒情的笔调 丰富的想像 娇美的情态 使香玉复生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 将两人情深意浓的爱情刻画得摇曳多姿 升华到诗的境界 令人为之心灵震撼 感慨不已 种则情种 根则情根 苞则情苞 蕊则情蕊 无限深情 一时全绽 明伦 3 想像神奇 超凡脱俗的生死盟约 为情死生 黄生说 我他日寄魂于此 当生卿之左 黄生离世前说 此我生期 非死期也 何哀为 10年后黄生果然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化为无花牡丹 陪伴香玉左右 对于死 黄生又有何哀 他欣然面对死亡 把死亡说成自己的 生期 这段神奇的描写 此处令人想起

7、了梁山伯与祝英台 化蝶 的故事 使整篇小说呈现出诗一样的美丽意境 也使爱情 友情所代表的人间至情成为一种美好的追求 3 文中又是如何表现黄生与绛雪之间的友情呢 绛雪最初不愿与黄生见面 是因为她认为 年少书生 什九薄幸 但是在对香玉的共同怀念中 在了解了黄生至情至性之后 她才与黄生交往 后来 绛雪有难 黄生立即赶去救助 他的至诚待友 终于赢得了绛雪最后以死相报 他们的友谊虽不是那么炽烈 却也超尘脱俗 自然真诚 4 蒲松龄是描绘妖鬼狐仙的高手 他笔下的香玉和绛雪两个人物形象具有什么特点 物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 1 作者捕捉香玉和绛雪的形貌特征 香玉身为白牡丹 作者写她身着 素衣 花枝摇曳多姿 状其

8、盈盈而入 花易凋零 则写 妾弱质 不堪复戕 花遭风雨吹打 即 妾忍风雨以待君 花香扑鼻 则 香风洋溢 2 作者赋予香玉和绛雪以人的优秀品质 香玉 率真开朗 她见到黄生的题诗后 主动前往相见黄生 笑曰 君汹汹似强寇 令人恐怖 不知君乃骚雅士 无妨相见 热烈多情 良夜更易尽 朝暾已上窗 愿如梁上燕 栖处自成双 绛姐性殊落落 不似妾情痴也 但相怜爱 合好自有日耳 妾忍风雨以待君 君来何迟也 绛雪 矜持庄重 她对黄生说 妾以年少书生 什九薄幸 不知君固至情人也 然妾与君交 以情不以淫 若昼夜狎昵 则妾所不能矣 善解人意 妾不能如香玉之热 但可少慰君寂寞耳 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的结局一般都是 大团圆 或者

9、是充满浪漫色彩的 化碟双飞 或 鸳鸯相向鸣 但小说在结尾处却不这么处理 而是设计了一个凄婉的结局 一去而两殉之 有人认为这个结局虽震撼人心 但有画蛇添足之嫌 你认为这样安排好不好 作者是为了进一步表现这种 生死以之 的坚贞爱情和友情的力量 借此表达 完美的爱情在世俗中不被珍惜的悲凉与无奈 的现实 对黄生 香玉和绛雪来说 凸现了 只要至情在 死何异于生 的愿望 思考探究 文章结构特点 作者以 冷 热 温 三种色调结构全篇 黄生的孤寂是 冷 香玉的婉转妩媚 感情挚烈是 热 绛雪为耐冬所化 友善清雅 贞操自持是 温 课文赏析P30 1 完成 金榜 练习 2 预习 王六郎 疏通文意 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10、 水鬼与渔夫 的民间故事 一名溺死之 水鬼 与一名 渔夫 相交往 有一天 水鬼以 时间 到来为由 向渔夫表明其真实身份 并与之郑重道别 因为在某时某地 将会有一名 代死 之人 取代他成为水鬼 他将从此脱离幽沉之水域 以 转世投胎 方式 转入乐道 渔夫虽然高兴友人将要脱离劫难 但在 好奇心 的驱使下 意欲一窥究竟 结果水鬼大多宁愿牺牲自己 放过了素昧平生的陌生人 但在 天道不爽 的殷殷垂鉴之下 终于获得某种补偿与回馈 成为神灵 承担起庇护人世子民的责任 民间故事是以 因果报应 的说法看待这件事 并以此宣扬 为善者 终必有报 的思想 达到 劝人为善 的教化目的 复述文章内容 一名渔夫经常以酒来洒在

11、地上来祭祀河中溺死的鬼 其他渔人一般没什么收获 只有他总是满筐的鱼儿 一天 一名少年来到渔夫这里 二人开始饮酒 这位少年自称王六郎 喝着许渔夫的酒 帮着渔夫驱鱼 一天 少年忽然向渔夫表明其真实身份 并与之郑重道别 因为在某时某地 将会有一名 代死 之人 取代他成为水鬼 他将从此脱离幽沉之水域 转世投胎 渔夫为朋友将要脱离劫难而高兴 第二天去一看究竟 结果王六郎宁愿牺牲自己 放过了素昧平生的陌生人 渔夫感慨万分 王六郎由于正直 仁心 终于被升为神灵 王六郎在上任之后 渔夫要前往探视故友 王六郎也托梦当地的百姓 要他们资助前来的渔夫 渔夫到达后 备受款待 并且也托梦给渔夫 在临别之时卷起了羊角风

12、随行十余里 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感激 1 阅读课文 分析王六郎的性格特征 1 知恩图报 有情有义 因为渔夫经常 饮则酹地 所以王六郎要报答渔夫 使得 他人渔 迄无所获 而许独满筐 表现了他的知恩图报 重情义的性格特点 在与渔夫相识之后 能够真诚地告诉渔夫自己在多年前 因喝酒而溺死 而今是 水鬼 可见他待人的真诚 分析课文 在于渔夫相识 交往之后二人友谊深厚 在去上任之后为了报答渔夫 他通过索要当地百姓的财物 资助渔夫 资斧 虽然显得很不厚道 但却不是为了私利 而是要帮助朋友 可见他有情有义 在送别渔夫时 刮起了羊角风 随行十余里 应该说着 羊角风 寄托了他对朋友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2 舍己救人

13、善良高尚 果有妇人抱婴儿来 及河而堕 儿抛岸上 扬手掷足而啼 妇沉浮者屡矣 忽淋淋攀岸以出 藉地少息 抱儿径去 在亭午时分 一名妇人怀抱婴儿前来 行至河畔 旋即失足坠入河中 在该妇人载沉载浮的奋力挣扎中 伴随着河岸幼儿扬手掷足的高声哭啼 结果是妇人没有沉下去 而是 忽淋淋攀岸以出 抱着儿子回去了 当晚 二人照常来到河边聚会 渔夫向他询问了这件怪事 王六郎回答说 女子已相代矣 仆怜其抱中儿 代弟一人遂残二命 故舍之 其实当妇女 沉浮者屡矣 的奋力求生状 实际上也是王六郎内心波涛汹涌的心理挣扎的写照 到底是 利人之死 求己之生 还是 致人之危 求己之安 王六郎必须立马做出抉择 让妇人代替自己去死

14、虽说是 命中注定 的 但可能会 残二命 自己会带着罪责投胎转世 牺牲自己 放掉无辜的妇女 自己将面对 更代不知何期 的痛苦煎熬 当该名妇女 忽淋淋攀岸以出 之际 水面归于平静 我们知道王六郎已经作出了自己合乎道德的选择 作为一个溺死鬼 当有人做替身时 自己本可以投胎复生 重新做人 然而在这 生死攸关 他却甘愿放弃这个机会 而是把机会让给更需要生命的人 手抱婴儿的妇女 可见王六郎的品德是非常的高尚 我们能不感到这个 水鬼 可敬吗 2 文中是怎么体现二人之间的真挚友情的呢 渔夫在饮酒之前 一定以酒酹地 祝祷河中溺鬼 这一行为最初可能是出于对水鬼的恐惧 但他并不知道这一行为却施恩于嗜酒的水鬼王六郎

15、正因为这一因缘 也是由于他们对酒的共同嗜好 使他们成为 情逾骨肉 的知己之交 可能有人认为 一方供酒 一方驱鱼 他们是互惠的利益关系 至多也不过是酒肉朋友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我们从后边情节的发展中可以看出 二人的交往绝对是君子之交 首先 王六郎宁愿牺牲自己 放过了素昧平生的妇女的行为 许姓渔夫是极为认同的 他感叹道 此仁人之心 可以通上帝矣 当听说王六郎升为神祗时 称赞道 君正直为神 甚慰人心 又表现出真心的喜悦 虽然语句不多 却也表明二人情笃非常 其次 王六郎上任之后 许氏 即欲治装东下 前往探视故友 这在常人看来 事属虚妄 但许氏坚信不移 果然 到达邬镇之后 备受款待 而王六郎也通过托梦

16、送别的形式 寄托对朋友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由此可见 二人的友情是建立在对对方的认同 信任和关心的基础上的 这是真正的朋友之情 是超越生死 地位和金钱利益的友谊 3 本文和流传的民间故事相比较有何不同 1 民间故事是以 因果报应 的说法看待这件事 并以此宣扬 为善者 终必有报 的思想 达到 劝人为善 的教化目的 2 蒲松龄吸取了民间故事的营养 加以丰富的想像和创造 在 水鬼与渔夫故事 的基础上 削弱了果报的因素 将王六郎与许姓渔夫的交往重加笔墨 改写成了一篇人与鬼知己相交的故事 民间故事大多叙述比较简略 蒲松龄则增加了很多细节 曲尽情态 像王六郎为许氏驱鱼的情景 果闻唼呷有声 声音如在耳边 欻有羊角风起 随行十余里 这一细节 把王六郎对许氏的留恋之情 描摹得神异而感人 4 文章表达了什么主题 蒲松龄一生穷困潦倒 以坐馆为生 必是遍尝人间的世态炎凉 对于 今日车中贵介 宁复识戴笠人哉 的势利观念也应有很深刻的体会 在 聊斋自序 中 他这样描述自己孤寂的心境 惊霜寒雀 抱树无温 吊月秋虫 偎阑自热 并发出了 知我者 其在青林黑塞间乎 的呐喊 可见他对于真挚的友情 也是十分的渴望 但现实是无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