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考研日语真题文本翻译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014917 上传时间:2017-10-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考研日语真题文本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08年考研日语真题文本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08年考研日语真题文本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08年考研日语真题文本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8年考研日语真题文本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考研日语真题文本翻译(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在线日语考试专家,更多日语资料、教程,请访问考研日语基础班文法词汇班阅读作文班冲刺班复试面试班2008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考日语(非专业)文本翻译明王道网校考研日语教研组编译一 基础知识题目有一件事情特别能反映人与物之间关系的实例。有一个外国女学生为了考察日本农村社会人际关系、行为和习惯,与长野县的市民共同生活,进行调查。那家房东非常热心,给予了很多照顾。我负责教她日语。有一天,她说了一件事情:“前天,和房东吵架了。从那以后房东再也没理我。究竟是为什么呀?”详细询问了一下事情经过,原来前天她借房东的取暖炉因为某种状况,点不着火了,给房东拿回去,递给房东时,说取暖炉“壊” ,房东就变得特别

2、不高兴。我问她当时具体说了什么话,她说是:“先前借的取暖炉壊 ”。我又问了房东的为人和平时的说话行事作风。她觉得房东很热心,算是那种比较喜欢照顾别人的人。于是,又问她那个取暖炉损坏的原因。这样一问,学生就说:“原因不清楚,那天早上想点火,但怎么也点不着,所以告诉她取暖炉壊 ”。然后,我决定问问她本人关于壊(坏了) 和壊(弄坏了) 的不同用法,再和她谈这件事情。 壊(坏了) 和壊(弄坏了) 从文法上讲,仅仅是自动词和他动词的区别。但是,在这里产生的交际上的问题是,到底选用哪一个词,在物与人的关系中,会向对方明确地表明一种态度。她当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确实,对于“坏掉了”一事, 壊(弄坏了) 大概

3、只限于自己负有某种责任时使用吧。另一方面, 壊(坏了) 则是客观表示那件物品自然损坏的状态。因此,物品实际损坏了,而且,如果当事人对此没有感到要负有责任时,用壊(坏了) 一词当然毫无问题。但是,在这种两种意思中,如果是掌握了地道日语的人,即便是在既不知道物品损坏的原因、也不清楚自己有无责任的情况下,恐怕也会选择壊(弄坏了) 一词。因为,哪个取暖炉属于对方,在借贷关系中,应首先表明自己感觉到对损坏一事负有责任。不客气地说,就算因物品本身有问题,在出现损坏的情况下,一般也要选择壊(弄坏了) 这种表现形式,以说明自己负有责任。二 阅读理解(A)(一)对读者来说,书稿是用手书写而成还是用电脑打字完成无

4、关紧要,因为,无论是哪种方式,最终都要变成印刷体文字,被印刷装潢。我不太清楚现在人们一般用什么方式写文章。但至少,我除了些小便条外,几乎都用电脑写文章,不,说“写”文章还不太准确,是“打”文字。最近 20 年,我早已不再用手写文章了,当然那是因为比起用手写文章,用电脑完成稿件要简单快捷得多。而且,因为文章完成后的工作程序很多也都电子化了(就是,邮件发送稿件) ,所以这方面的操作也简单得多了。但是,虽说简单快捷,当然也有随意频繁使用电脑的弊病,就像大家所说的那样,或忘记汉字写法,或文章便得单调平淡,乏味不堪等。但是,因为弊病太多,那么能否回过头来重新用手书写、舍掉现在的方便快捷呢?当然不能这样。

5、世界的大势还是,方便快捷要优于一切。还有一点,我发现一种从完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弊病。那就是过去用手书写可以享受书法这门艺术所带来的乐趣,但现在却还让人忘记了那些乐趣。本来,刚开始我只是(用电脑)写写商业工作方面的文章,修改一下,再写写,操作十分方便,就是这种懒人思想夺走了我的快乐。然后,不知不觉,连个人书信也要依赖电脑了。最近,因电子邮件技术的发达,文章无需要打印直接发给对方已成为寻常之事。也难怪有人因此而担心大家会忘记铅字。但是认真思考一下的话,在用手书写到电子化的过程中,文章肯定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吧。从文章到文书,这实际上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最近,听说作家中用电脑工作的人正在增加。当然,因为

6、大家都很职业,所以这些不必担心。但是,我确信,用手写和用手指敲打有很多不同之处。因此,这次我决定用手来写。对!这就叫亲身体验。(二) 在线日语考试专家,更多日语资料、教程,请访问考研日语基础班文法词汇班阅读作文班冲刺班复试面试班这事略早之前的事。我曾经读过这样一篇新闻报道,说有一位母亲每天都带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来游泳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为将来考大学锻炼身体”这是她的回答。儿童时代只不过是等待高考的时间段而已。有一句话叫“考试地狱” ,教育方向的偏离,现在终于到了这个地步吗?这是当时读了报道后的直接印象。当然,人生是有限的。放眼未来,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如果事情做过火的话,

7、现在这一段时光就会失去原有的意义,仅仅成为为将来准备的时间。那样的话,如何有意义地过好现在,这个问题可能会被忽略。如果因为这种方式,人在成长过程中失去各阶段生活中应有的生活意义的话,就不可能健康地成长,而只能培养出一些幼儿式的人物,成为永远长不大的大人,直至老去。实际上,听说最近的孩子们迫于学习而忘记玩耍,不太愿意参加学校的课外活动,由此而产生了各种问题。一般,孩子们玩耍时富有创意、想象力,会创造出全新、丰富的世界。例如,跨上挂在房间角落的旧扫帚当马骑,把在广场上扔着的碎板片当魔镜。像这样,孩子们本来就属于懂得发挥、自由创新、懂得快乐玩耍的一代人。通过自由玩耍培养想象力,通过集体活动,培养交友

8、的能力,或者开发出领导能力。忘记这样游戏的世界和自由玩耍的快乐,就意味着儿童时代失去了应该具备的社会性和创造性,甚至,最终成为一个缺乏个性的人。(三)“烤面包片很快烤好了,我家房间里,飘出了夏天的气息”烤着早餐面包时,突然想到了这首和歌, “啊” ,不由得叫出了声。之前要烤五分钟的面包片,今天早上四分半钟就烤好了,而且烤得又脆又香。在这样的时光中迎来了夏天,心中充满了感动。其实,这首诗中深藏着一段遥远的记忆。小时候,妈妈每天早晨按照家人各自的口味给大家煮上些半熟、三分熟的鸡蛋,我从心里感到佩服:“妈妈真棒!”有一天,早上天气非常非常寒冷,妈妈说:“水也好凉啊,今天得比平时多煮会儿。 ”并不是煮

9、半熟的鸡蛋要多花上几分钟,而是因为水温变了,煮的时间也会变化。从煮鸡蛋的时间也可以看到季节的迁移。 “啊,原来是这样啊!”可能是那时的一声“啊” ,沉淀在内心深处了吧。当注意到烤面包的时间略有变化时,突然想起了“煮鸡蛋的时间” 。就这样,经历了几次类似的巧合, “感动”的轮廓也日益清晰起来。虽然不是每次都会“啊”地叫出声来,但那种用语言来表达感动的时刻,总归一定会来到。我把那些尚未定型的“啊”的小小片段称为感动的积累,即便不能立刻派上用场,但认真积累十分重要。回忆我自己,曾经有过一个很大的“存储箱” 。上大学时,曾给家人不停地写明信片。初来东京,第一次独立地生活,寂寞得不得了。最受不了的是突然

10、没有了与家人之间那些不经意的日常会话。早上起床后没人对我说“早上好” ,没人和你聊聊“今天会发生什么事情啊” ,这些日常会话的好处只有在失去之后才明白。明信片换句话说是取代日常会话而坚持写的,内容大概都是些找到了一家便宜肉店啦,东京人下雨也不打伞啦之类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在那些日常琐事中,偶然掺杂了一种感觉,就是若干年后,它们会变个样,成为一首和歌。“天气渐渐热起来了,早晨一起床就擦上汗了。但是没有人对你说, 是啊,好热啊!只能默默无语地吃早饭,还是寂寞啊”当我说“好冷”的时候 便有人回应我“好冷啊” 该有多么温暖这首和歌其实是在后来的热恋时期创作的,但是,我知道在以前大学时写的明信片中便已

11、积累了这些和歌素材,我想只有体会过无人回应的寂寞之心,才会因有回应你的人,才会因这温暖之情而倍加感动。(四)社会日趋复杂,分工不断进步。很多生活中必要的事情要经过他人之手完成,于是人们的思想失去了 在线日语考试专家,更多日语资料、教程,请访问考研日语基础班文法词汇班阅读作文班冲刺班复试面试班平衡,对价值的判断丧失了条理。这样的社会现象制造出了生活废品回收再利用的“环境主义的两价性矛盾” 。“两价性”就是指本人未发现自己的问题,同时又采取完全相反的行动。例如,拼命吃自助餐的蛋糕,与此同时又拼命减肥。回收再利用的目的是保护环境、防止资源枯竭,所以标榜爱护环境的制造商理应竭尽全力“减少生产量、销售量

12、,延长产品寿命” 。但是,现实中真心减少生产量、减少销售量为目标的公司基本没有。倒是几乎所有厂商都在计划增产,增加销售量。覆盖全体产业界的两价性矛盾,也蔓延到了报纸等宣传广告中。即便个人也能体会到在公司里作为企业成员要绞尽脑汁想办法增产,回到家里作为市民要勤俭节约一类的事例。本来,一个正常人在同时做着两件价值观不同的事情会感到精神压力。但是,因为现在日本社会自身就存在着很大的矛盾,所以两价性不会直接形成精神压力,只能说在慢慢地腐蚀社会吧。两价性矛盾还波及到整个环境保护运动。最著名的事例就是这一现象:主张回收再利用的人,在现实中很少能身体力行。绝大多数人仅仅是把饮料瓶扔进垃圾箱、把报纸捆好送到垃

13、圾站什么的,实际上并没有做到“再利用” 。饮料瓶的再利用就是要自己把饮料瓶拿到回收工厂,在那里洗干净、揭下商标、取掉瓶盖,用成型机整形,重新做成饮料瓶。另外,报纸再利用并不是“把纸捆成捆送到垃圾站”就可以了,要自己用药水除去油墨,清除夹杂在里面的杂物,摘除短纤维,再筛成纸张。过去,江户时代曾推行的回收再利用大多都是自己动手。为此,能亲历回收再利用之辛苦,从而避免因回收再利用而阻碍生产。当然,更不可能想到要做出一副“我在回收再利用”的样子给他人看。二 阅读理解(B,日译汉)照明灯具及收音机乃至手表、剃须刀,我们的生活不断地被无线化。而电池的普遍应用更是无穷无尽。并且其中包括一次性使用、放电后不能

14、充电的干电池和能够反复充电、长期使用的蓄电池。如果将其比作人的话,人的一生就是在放电和反复充电。充电后放电,放电后再充电。从充电方法可看出一个人的人生是干电池型和蓄电池型。上学期间有父母、老师、朋友、前辈等,可以说生活是被有线化了的,这个阶段可谓备受宠爱。然而,步入社会后便转换成无线的、须自我控制的生活方式。所以毕业后开始真正充电,上文所说的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生色彩将逐渐不同。充电方式包括读书、聆听他人讲话、观察事物、思考事物等诸多方法。十河信二氏(第四代国铁总裁)在 96 岁高龄之后,仍热衷于阅读关于世界经济和国际形势的书籍,并做出专家水平的分析。他常说:“为了随时都能服务于社会,唯有坚持学习

15、。 ”这是蓄电池型的人生。没有任何生活经验,却以书本知识为骄傲,可看作是放电型人生,类似于只顾放电的干电池。重复干电池型的生活,将引起老化造成漏液。露出原形的表皮,会立即脱落。与蓄电池型的人生有着极大的差异。充电理论中,包含了大脑生理学知识,这成为蓄电池型的强有力支柱。大脑不用的话就会痴呆。幸好今天的大脑生理学证明,大脑用得越多的人越不会得痴呆症。听说 20 岁到 60 岁不善用脑的人,最容易痴呆。所以不能悠闲自得。要牢记充电、蓄电这一生存的暗号。前面谈到的充电方式不能光靠读书,要补充说明的是“忘年之交” 。年轻时多与老年人交往,上年纪后多与年轻人交往。老年人与年轻人交流教给他们自己的经验和学

16、问;年轻人则可以从老年人走过的足迹中获取经验以期飞跃。老年人要学习年轻人的活力和创新精神。这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来充电的一种方式。不仅仅是蓄电池与蓄电池型的相辅相成功效的问题,而且是觉得,我们的社会更应该朝着往年之交的社会前进一步。三 作文题目进入研究生院后,与之前的学生生涯不同,自主性的学习逐步加强。另外,也有了利用闲暇打工的 在线日语考试专家,更多日语资料、教程,请访问考研日语基础班文法词汇班阅读作文班冲刺班复试面试班机会。毋庸讳言,打工作为社会性实践活动之一,非常重要。但是,也有些学生,在打工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关于学习和打工的“两立性” (并存性,共容性) ,你是如何考虑的。将你的想法写成作文。注意: 1 在应当使用汉字的地方,使用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