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0147345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吉林省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吉林省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吉林省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吉林省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榆一中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31至40每题2分,共50分)1.人体细胞外液构成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化反应,其中有( )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 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2.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 )A.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B.渗透压下降C.细胞代谢紊乱 D.糖尿病3.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B毛细淋巴管破裂,淋巴外渗,使局部组织

2、液回渗到血管C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4.右图表示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号的图解,图中依次为()A线粒体、突触间隙、递质、突触后膜B突触小泡、突触间隙、递质、突触前膜C突触小泡、组织液、递质、突触后膜D线粒体、组织液、突触小泡、突触后膜5.-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6.下图表示三

3、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O”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d点可测到电位变化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 7.下列关于体温及其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人的体温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人的体温是指通过直肠所测得的温度 人体感受温度变化的温度感受器分布在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 当人处于寒冷的环境中时,皮肤的血管舒张,立毛肌收缩 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人体体温调节是通过神经调节来

4、完成的A B C D8.新一期美国细胞代谢杂志上发表了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肥胖引发型糖尿病机制的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说,脂肪细胞会向血液中释放一种名为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使肌肉和肝脏对胰岛素不再敏感,因此胰腺只能靠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抵消,久而久之,胰腺因“过度操劳”而“积劳成疾”,最终可能放慢甚至停止生产胰岛素。对以上这段材料分析错误的是 ( ) A这种糖尿病人通过注射胰岛素可以明显降低血糖浓度B肥胖引发型糖尿病的机制中存在反馈调节的方式C可以通过药物来阻止PEDF发挥作用来治疗该种糖尿病D肌肉和肝脏细胞能识别PEDF9.有一种疾病称为“重症肌无力”,病人的神经与肌肉

5、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被当做抗原而受到攻击,致使神经冲动传递效率低下,肌肉收缩无力。其发病机理与哪种病最相似 ( )A系统性红斑狼疮B过敏反应C艾滋病D肌无力10.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A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B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C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据此判断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 )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11.下列动物只有体液调节的是 ( ) A变形虫B昆虫C青蛙D狗12.下列有

6、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 )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记忆细胞经抗原刺激一定能分化为浆细胞吞噬细胞一定不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一定有促进作用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中 两个种群间的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一定不能进行交配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13.某生物小组为测定适合杨树枝条扦插的最适NAA(萘乙酸)浓度,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配制相对浓度依次为2 2.56的NAA溶液9份。将杨树枝条随机均分为9份,将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到19号NAA溶液中。一天后,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十天后,对扦插枝条的生根情况进行统计记录。下列选项中,属于该

7、实验单一变量和无关变量的是 ( )A枝条的生根数量;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BNAA(萘乙酸)的浓度;枝条生根数量CNAA(萘乙酸)的浓度;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D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NAA(萘乙酸)的浓度14.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一段时间后,该植物茎的生长方 ( )A背地(心)生长B向水平方向生长C向光长 D无法确定 15.将4株长势相同,具有顶芽的健壮植株分别进行如下处理,其中哪一处理办法最有利于侧芽发育成枝条 ( )A.去顶芽后,在断口上放一块琼脂小块 B.去顶芽后,在断口上放一块富含生长素

8、的琼脂小块C.不去顶芽,在侧芽涂以含低浓度生长素的琼脂 D.不去顶芽,在侧芽上涂以琼脂16.把成熟的苹果与未成熟的香蕉密封在一起可促使香蕉成熟,是由于苹果放出了 ( )A.乙烯 B.赤霉素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17.在种群“S”型增长的数学模型中,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下列种群K值会增加的是 ( )A干旱环境中的东亚飞蝗B地面进行硬化后的家鼠 C种植抗虫棉后的棉铃虫D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的大熊猫18.下列调节过程不属于负反馈调节作用的是 ( )A人体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B大量猎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C在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致使酶的活性下降D湖泊受污染后鱼

9、类数量减少,鱼体死亡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19.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片草地上所有的飞蝗可以看成一个种群B当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和破坏时,才会发生群落的演替C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初级消费者获得的总能量能大于该鱼塘内植物合成的总能量D荒漠中,食草昆虫青蛙蛇鹰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20.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 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木层的水平结构21.生态系统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

10、述,正确的是 (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细菌都属于自养生物,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22.在探究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中,某小组设计的采集小动物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正确的说法是 ( )A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性 B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C金属筛网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 D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23.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如果每个营养级能量传递率均约为20%,且下一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 中获得的能量相等。虎要获得1 kJ能量,则需要消耗草的能

11、是 ( )A.150 KJ B.125 KJ C.100 KJ D.75 KJ24.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物质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同时进行 D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25.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行为信息的是 ( )A雄孔雀在雌孔雀面前的频频开屏 B工蜂中侦察蜂所跳的“圆圈舞”C某些鸟类的求偶炫耀 D看家狗在外出时的频频撒尿26.“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解气候”这句诗体现生物多样性的 ( )A.直接使用价值 B.间接使用价值 C.潜在使用价值 D.经济使用价值27.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栖息地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 B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C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小于现有物种灭绝量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28.下列关于硝化细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