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及临床意义精编PPT课件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30142006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及临床意义精编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及临床意义精编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及临床意义精编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及临床意义精编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及临床意义精编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及临床意义精编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及临床意义精编PPT课件(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及临床意义 医学检验科赵振军 2016 6 25 主要内容 概念制度的建立 报告 接收及处理程序临床意义 危急值 一 危急值的概念 危急值 criticalvalue 最早在1972年由美国Lund berg教授提出 同年发表在 美国医学试验观察者 杂志上 如今 经过各国40多年的临床实践 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采纳 危急值 概念的提出 我国 危急值 的应用历程的3个阶段 危急值 引入与探索阶段 2000 2006年 这一阶段 危急值管理刚刚引入中国 最早见到的文献是2005年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张真路等6人的文章 2003年寇丽筠的文章未检索到 危急值 引入与探索阶段 200

2、0 2006年 危急值 的提出与概念 危急值 发展阶段 2007 2010年 危急值在中国医院协会的 2007年度患者安全目标 中被提出 要求 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 卫生部下发的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 中也对此有明确的要求 也是 医疗事故处理条列 中的重要部分 在国际上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管理认可准则 ISO15189 和美国病理学会 CAP 等管理体系中也有相关内容 2007年度患者安全目标 受国内政策的影响 危急值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应用 许多医院的管理者 临床医师 护士 医技人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危急值的建立 应用 管理提出了建议 部分医院也在探索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危急值的报告

3、等 危急值的研究进入了新阶段 危急值 深入阶段 2011年至今 2011年底 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 原卫生部下发了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2011年版 并制定了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2011年版 细则 的第3章第6项明确要求医技部门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 危急值 项目及内容 能够有效识别和确认 危急值 接获危急值报告的医护人员应完整 准确记录患者识别信息 危急值内容和报告者的信息 接流程复核确认无误后 及时向经治或值班医师报告 并做好记录 医师接获危急值报告后应及时追踪 处置并记录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危急值 是指当某种

4、检验结果出现时 就意味着患者可能就会有生命危险 处于生命边缘状态 这种提示生命危险状态的检验结果才称作危急值 criticalvalue 另外 国家重大传染病 反映那些需要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患者的检验结果 如H7N9 RH D 阴性 HIV抗体阳性等 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 检查 信息 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 及时抢救患者 挽救患者生命 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危急值 概念 医学决定水平 是指对疾病诊断或治疗起关键作用的某一被测成分的浓度 临床上必须采取相应措施的检测水平 同一个检测指标可分为几个档级的医学决定水平 危急值 是其医学决定水平的一个阈值 医学决定水平 参考值 例 血小板计数

5、1 低于10 109 L2 低于50 109 L3 低于100 109 L4 高于600 109 L5 高于1000 109 L 危急值 是其医学决定水平的一个阈值 以糖尿病为例 通常健康人参考范围为3 9 6 1mmol L 当空腹血糖 7 0mmol L 或任何一次血糖 11 1mmol L时 应考虑糖尿病的诊断 但当血糖 22 2mmol L时将产生糖尿病昏迷 这时必须进行抢救 同样血糖 2 2mmol L 将产生低血糖休克 也必须立即进行抢救 这样22 2mmol L 2 2mmol L即为血糖测定的危急值 7 0mmol L或11 1mmol L为诊断糖尿病的一个阈值 这时临床必须考

6、虑相应的治疗措施 但还不是危急值 参考值 依据健康人群的相关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而得到正常人某一检测指标的分布范围 是指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指标值范围 所有检测项目都有正常参考值和医学决定水平 但不是都有 危急值 如血脂 抗体 肿瘤标志物等 二 危急值制度的建立 报告 接收及处理流程 我院危急值的建立 危急值界限的确认根据我院实际情况 由医务科组织 医务科 相关专业科室人员 临床科室 护理部 和检验科人员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共同协商确定 危急值项目和界限确认后医务处备案 危急值的定期评估与持续改进 不同临床科室的患者具有各自的特点 所以应首先评估检验科的危急值报告范围设置是否适用于这些科 和

7、 危急值报告范围是否适用于肾内科 及 报告范围是否适用于血液科 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是否适用于肌萎缩科 危急值报告频率是否过高 在日常监测和定期评估的基础上 在不影响患者安全的前提下 咨询临床专家 结合文献报道 在对本单位危急值项目的充分数据挖掘分析后 进行调整以保证实验室 临床工作效率 每一次危急值范围的调整均应慎重 是实验室与临床协作的一个严谨 持续不断的改进过程 调整后在一定期限内进行临床随访 以提高工作效率 促进患者安全 检验科应当积极与临床联系 统计临床在接到危急值之后 有多少病例采取了相关临床措施 这有助于提高效率 以保证每个真正需要的患者得到处理 为此应当对危急值进行定期重新评估

8、对相应的报告范围进行调整 1 发现危急值 检测人员立即报告审核者 2 审核者先根据审核程序 确认当日实验处于正常状态 仪器 试剂 质控 其他标本 3 确认出现危急值的标本是否合格 有无其他影响因素 排除其他可能影响试验的所有非正常因素 4 确认该标本危急值的可重现性 5 确认危急值是可报告的 在10分钟内电话报告临床医生或值班医生 并做好电话报告记录 6 及时签发正式检验报告 报告单符合规范要求 同时在报告单右侧页眉处加盖 危急值 章 我院危急值报告 接收及处理程序 7 门诊急诊患者的检查报告单 应单独保存 患者或相关人员在领取报告单时 将结果的危急状态告知领取人 并让领取人签名确认 8 对于

9、同一患者 连续的检查结果均达到危急值时 注意报告每次的异常结果 引起临床医师的充分重视 9 危急值的登记 危急值登记信息至少应包含患者识别信息 危急值项目及危急值 报告时间 精确到分钟 报告实验室 报告人与接收人全名 接收人须 回读 危急值 10 临床医生或护士 在收到危急值报告后 本着 谁接收 谁负责 的原则 复述确认后登记 报告人与接收人均须完整记录危急值报告信息 11 接收人立即通知管床 值班 医生 管床 值班 医生结合临床情况 采取必要的相应措施 12 需要会诊讨论的 管床 值班 医生应立即通知上级医师 科主任 必要时上报医务科 确定方案 采取措施 所有处置细节应记录在案 13 如果危

10、急值与临床表现不符时 必须与临床实验室联系 临床实验室也必须提供咨询服务 必要时重新采集标本复查 供临床医生对病情危急的患者采取及时 有效的治疗 避免病人意外和严重后果的发生 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 促进临床 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 有效 及时的诊疗服务 危急值制度建立的意义 检验科方面 部分检验人员不熟悉危急值 造成漏报 错报 漏记结果 记录不全 患者信息不详细 电话不畅 报告与记录时间不一致 分析前和分析中导致的假性危急值原因未记录 临床方面 对危急值不重视 接收人员记录不完整 甚至不记录 部分科室电话报告记

11、录错误 危急值未进行相应处置 与检验科沟通不畅 危急值评估不当 设置危急值项目和报告范围不适用 导致临床对患者未进行危急处理 目前我院在危急值制度执行方面的问题 我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范围 有些结果虽不能即刻危及患者生命 如患者术前检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阳性以及高危病区检出高致病源菌等 对控制院内交叉感染有警示作用的检验结果也须作为危急值报告范围 一类传染病的病原体 血液 脑脊液 胸腹腔积液等标本中发现病原微生物时 抗HAV IgM阳性 Rh D 阴性时均应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 Rh D 阴性血属于少见血型 及时报告便于血库及时与血站联系提前预约备血 假性危急值产生的原因 1 实验分析前阶

12、段产生假性危急值的因素 1 危急值设置不当 因危急值可受患者属性如年龄 性别 种族 耐受性 甚至地域等影响 由于起初设置危急值时考虑不全导致假性危急值 2 患者准备不足 送检标本的质量可分外在的及内在的两个方面 以血标本而言 标本溶血 脂血及抗凝血有血凝块等是外在的 是容易发现的 除此以外 诸如饮食 药物甚至患者的状态都可以影响检验结果 这是内在的原因 其影响是不易发现的 如患者输液的静脉采集血液检测 结果可出现高血糖 高血钾 高钠及高钙血症等假性危急值 同时也有可能出现低钾 低钠 低钙血症及低血红蛋白 低白细胞及低血小板等假性危急值 3 标本处理不当采集血液不顺或部位不当导致溶血及血小板破坏

13、 分别使血钾异常升高及血小板异常下降出现假性危急值 标本放置过久未在规定时间内检测导致红细胞内钾离子外逸及血糖被红细胞利用 分别使血钾异常升高及血糖异常下降出现假性危急值 也可导致凝血功能检测结果明显异常而出现假性危急值 不同真空管之间血标本互倒用EDTA K2抗凝的血常规管的血倒入生化管后测血钾 使血钾异常升高导致假性危急值 含促凝剂的生化管的血倒入血常规管 有时肉眼未见血凝块 但血小板出现聚集 检测时未吸取含血小板聚集的部分导致血小板过低或吸取了含血小板聚集的部分导致血小板过高而出现假性危急值 4 患者个体差异个别患者的血小板对EDTA抗凝剂有依赖性由于血小板对EDTA抗凝剂的依赖性使血小

14、板检测结果异常偏低导致假性危急值 冷凝集现象 个别患者因含冷凝集素使血小板及红细胞聚集检测结果可出现明显异常导致假性危急值 2 实验分析中阶段产生假性危急值的因素 1 仪器故障虽在临床标本检测前 对检测系统 主要包括方法 仪器 试剂 校正品 质控品 操作程等 的有效性能进行了验证 但由于仪器的短暂故障导致吸标本量或试剂量不足在做批量标本时偶尔出现了个别标本的个别项目的结果异常而导致假性危急值 2 试剂质量人工配制或稀释试剂时由于吸量不准导致结果异常出现假性危急值 3 标本量不够由于标本量不够检测结果中出现全部或部分项目结果异常偏低导致假性危急值 3 分析后阶段产生假性危急值的因素由于LIS系统

15、的缺乏或系统不完善及医务人员缺乏工作经验或责任心 在没有信息平台报告的情况下 用电话汇报检验危急值时出现误报或误听而导致假性危急值 三 危急值的临床意义 参考值 医学决定水平 危急值 常见的危急值检验项目 血细胞分析包括 白细胞 血小板计数 血红蛋白含量等凝血试验包括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等血气分析包括 酸碱测定 氧分压 二氧化碳分压 碳酸氢根等 常见的检验项目 生化检验如 血电解质 血葡萄糖 肝肾功能 血淀粉酶等微生物检验如 血培养 尿中段培养 痰培养 药物敏感试验等 血细胞分析 白细胞 WBC 计数 危急值 30 x109 L成人参考值 4 0 10 0 x109 L 化脓性

16、细菌所致炎症 急性中毒 尿毒症 严重烧伤等 妊娠后期及分娩期 疼痛 情绪激动等可有生理性增加 病毒感染 伤寒 副伤寒 再生障碍性贫血 肿瘤化疗后等 0 5 109 L低于此值 病人有高度易感染性 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治疗及预防感染措施 3 109 L低于此值为白细胞减少症 应再作其他试验 如白细胞分类计数 观察外周血涂片等 并应询问用药史 11 109 L高于此值为白细胞增多 此时作白细胞分类计数有助于分析病因和分型 如果需要应查找感染源 30 109 L高于此值 提示可能为白血病 应进行白细胞分类 观察外周血涂片和进行骨髓检查 白细胞计数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血细胞分析 血红蛋白浓度 HGB 测定 参考值110 160g L临床意义主要用于鉴定贫血 贫血的分度轻度 正常下限 90g L 中度 60 90g L重度 30 60g L 极重度 30g L 危急值 200g L 45g L低于此值应予输血 但患充血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则不应输血 95g L低于此值时 应确定贫血的原因 根据RBC的多项参数判断此属于何种类型 测定血清铁 B12和叶酸浓度 男性180g L女性170g L高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