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38732精编PPT课件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30138249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PPT 页数:490 大小:16.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38732精编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0页
中医基础理论38732精编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0页
中医基础理论38732精编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0页
中医基础理论38732精编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90页
中医基础理论38732精编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38732精编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38732精编PPT课件(4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基础理论 授课教师 徐春娟 绪论 哲学基础 体质 藏象 病因 病机 附 中医哲学思维及方法 总目录 精气血津液 经络 养生与治则 思考题 一 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一 什么是中医学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 健康 疾病的科学 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 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 与人文社会科学相融洽的科学知识体系 健康 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亚健康 未病 慢性疲劳综合征科学 古称 格物致知 最早见于严复 天演论 正确反映客观世界某一领域内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 理论体系 思维方法 自然科学 研究自然各种物质和现象的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 社会各种文化现象研究社会现象的科

2、学 中医基础体系 医学基础 原始积累 哲学基础 精气 阴阳 五行 内经 难经 文化基础 传统文化 形成标志 形成基础 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 四大经典 二 中医学的自然属性 以自然科学为主体 各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黄帝内经 本草纲目 百科全书 三 中医学的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 中医学 西医学 基本概念 为一种医学观念 是人们观察 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的观点和方法 是哲学思想在医学中的反映 是人类对生命 健康 疾病 死亡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总体概括 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 生物 社会 心理 环境 整体医学模式 二 中医学的学术特色及优势 学术特色 整体医学 个体化诊疗

3、 自然疗法 优势 理论优势 独特理论体系 治疗优势 疗效 辨证 方药优势 天然药物 养生保健优势 养疗复一体 三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 古代解剖及生理现象的观察 3 古代社会和自然科学的渗透 4 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 2 长期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 四 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概况 一 先秦 秦 汉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难经 神农本草经 素问 灵枢 责难 伤寒论 金匮要略 365味 二 魏 晋 隋 唐 针灸甲乙经 脉经 诸病源候论 千金方 晋 皇甫谧 晋 王叔和 隋 巢元方 唐 孙思邈 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三 宋 金 元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小儿药证直诀 宋 陈无择 宋 钱乙 金元四大家 李东垣 李杲

4、 内伤脾胃学说 补土派 张从正 子和 病由邪生 攻邪派 刘完素 河间 火热论 寒凉派 朱丹溪 震亨 相火论 滋阴派 格致余论 儒门事亲 脾胃论 河间六书 四 明 清 医林改错 肾命学说 明 赵献可 医贯 明 张介宾 景岳全书 医宗必读 明 李中梓 清 王清任 温病学说 明 吴又可温疫论 清 王士雄温热经纬 清 薛生白湿热条辨 清 吴鞠通温病条辨 清 叶天士温热论 温病四大家 五 近代与现代 唐容川 朱沛文 恽铁樵 张锡纯 中西汇通派 证的研究文献整理中医现代化 现代 五 中医学的科学思维 一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注重宏观观察 重视整体研究 擅长哲学思维 西医 微观中医 宏观 五脏一体天人合一

5、 自然 社会 道家儒家 中和平衡 强调功能联系 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 二 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 1司外揣内 外 外在表现 内 内脏病机 有诸内 必形于外 2取象比类 援物比类 类比法 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某些属性或关系相同或相似 而推论出它们的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逻辑 五行学说 3比较和分类 比较 同异关系脾胃 中州 分类 纳运 升降 润燥 病因 内因 外因 不内外因 治法 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4归纳与演绎 归纳 个性与共性 演绎 推演络绎 肺 金 大肠 鼻 皮毛 金曰从革 肃杀 收敛 潜降 5试探与反证 假说 试探 初步设想 相应措施 反证 结果 原因骨折 补骨药 肾主骨 以方

6、测证 六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 恒动观念 证候 运动变化发展 整体 由其组成部分以一定的联系方式构成的 任何事物都由各种要素以一定方式构成的统一整体 整体观念 是关于事物和现象的完整性 统一性和联系性的认识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关于人体自身以及人与环境 自然界 社会 之间的完整性 统一性和联系性的认识 整体观念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结构上 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事不可分割的 功能上 相互协调 相互为用 病理上 相互影响 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 诊断上 察外知内 治疗上 局部病变与脏腑病变 治未病 五行传变 以心为主宰 五脏为中心 通

7、过经络联系 生理上 五脏一体观 形神合一 整体观念 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即所谓 天人一体观 天人合一 生理方面 病理方面 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 昼夜晨昏变化的影响 地方区域变化的影响 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 昼夜晨昏变化的影响 地方区域变化的影响 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 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 整体观念 人与社会环境关系密切 个人的社会地位改变 年龄 生活习惯 经济条件 社会的治与乱 政治经济 脱营 尝贵后贱 失精 尝富后贫 恒动观念 恒动观 用运动的 变化的 发展的观点来分析研究生命 健康和疾病 动而不息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 夫物之生从于化 物之极由乎变 变化之相薄 成败之由也 成败倚伏生于动 动而不已 则

8、变作矣 素问 六微旨大论 人体生理功能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平衡协调过程脏腑功能 脏腑气化 生理上 五脏一体观 形神合一 辨证论治 病 证 症的区别 症 证 病 症状 疾病的临床表现 主观异常感觉和某些病态变化 发热 咳喘 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含病因 病位 病性和邪正盛衰变化 是确定治法 处方遣药的依据 风寒束表脾胃虚寒 是指有特定病因 发病形式 病机 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 如感冒 痢疾 体征 能被觉察到的客观表现 面黄 目赤 脉数 症证病 构成疾病和证候的基本要素 个别表面现象 各阶段证候是疾病全过程 阶段本质反应 每一病有不同阶段的病理变化 全过程本质认识 人体病

9、理变化 辨证 将四诊 望 闻 问 切 所收集的资料 症状和体征 通过分析 综合 辨清疾病的原因 性质 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 概括 判断为某种证 辨证内容 辨证论治 含义及应用 辨病因 风热 风寒 瘀血辨病位 表里 气血 脏腑辨病性 寒热虚实辨病势 传变规律 论治 根据辨证的结果 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论治内容 因证立法 肝气郁结 疏肝理气随法选方 疏肝理气 四逆散处方遣药 柴胡 白芍 枳壳 甘草 辨证和论治的关系 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 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具体实施 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 可以检验辨证论治是否准确 故辨证和论治是疾病诊疗中相互联系而不分割的两个方面 辨证论治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10、 中医病证结合 感冒分期西医辨病 中医辨证 肝炎 肝胆湿热 肝肾阴虚 同病异治 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 病理变化不同 即证不相同 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 治法也不同 异病同治 在不同的疾病中 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理变化 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 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 治法也相同 辨证论治 病治异同 实质 证同治同 辨证论治 应用 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 感冒 夏季 风热挟湿 辛凉发散 芳香化湿 冬季 风寒 辛温散寒 胃下垂 子宫脱垂 脱肛 气短乏力 语言低微脘腹 肛门有重坠感 中气下陷 补中益气 思考题 1 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是 A 先秦 秦 汉B 两晋 隋 唐C 宋 金 元D 明清E 近代 单选题

11、2 寒凉派 的代表医家是 A 张元素B 刘完素C 张从正D 朱震亨E 李杲 3 提出 阳常有余 阴常不足 的医家是 A 张元素B 刘河间C 张子和D 朱震亨E 李杲 4 提出 三因学说 的医家是 A 张从正B 陈无择C 张仲景D 巢元方E 孙思邈 1 辨证的主要目的是 A 辨清是何病种B 辨清病因 病性 病位C 概括出具体性质的证D 辨清邪正关系 多选题 2 属于 金元四大家 的是 A 张元素B 刘完素C 吴又可D 朱震亨E 李杲 1 明清时期中医理论的发展有何特点 2 怎样理解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简答题 第一章哲学基础 概论 中国古代哲学 精气学说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 沿革 战

12、国秦汉百家争鸣哲学及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地理 气象 天文 农业 军事渗透 1 精气说学 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 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 2 人身三宝 精 气 神3 沿革 产生于先秦 两汉时期被 元气论 同化 气一元论 第一节精气学说 一 气的基本概念 一 气的哲学含义1 常识概念 具体科学的物质概念 如云气 水气 呼吸之气 水谷之气等 2 哲学范畴 极其细微的物质 具有运动功能的客观实体 构成世界万物的本质 抽象的物质概念 物质与功能的统一 3 泛义 泛指任何现象 包括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二 气的医学含义1 中医学的气系统 生理之气为核心 自然之气

13、 天地之气 五行之气 四时之气等 生理之气 人气 阴阳之气 清浊之气 脏腑之气 真气 宗气 营气 卫气等 病邪之气 六淫之气 恶气 毒气等 药物之气 寒热温凉四气 酸苦甘辛咸五味之气等 2 气的医学含义 人体之气 运行不息 极其细微的精微物质生命物质系统 气 血精津液 生命物质与生理功能的统一 二 气一元论的基本内容 一 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1 宇宙 天地合气 万物自物 通天下一气耳 2 生命 天地合气 命之曰人 人之生死 全赖乎气 二 运动是气的固有属性及其存在形式1 气的运动变化 物生谓之 化 物极谓之 变 气始而生化 气散而有形 气布而蕃育 气终而象变 其致一也 2 气的运动形式 升降

14、出入形化 气化形气转化 3 气运动的根源 气有胜复 阴阳相错 气 阴气 阳气 感应 可入 渗透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万物化生 三 气是天地万物相互感应的中介1 中介的含义 表征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不同要素之间间接联系的概念 2 气的感应性 指阴阳二气的交感相应 3 气的可入性和渗透性 可入性 气很细微 既无形质 又有形质 无处不入 无所不有 贯通一切 渗透性 渗入其他事物之中或吸收其他事物成分 而使自身变为阴气 阳气 风气 云气 天气 地气等 表现为气的多样性 三 气一元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 确立中医学的科学观1 自然观 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 气是世界的本原 天地人统一于气 2 医学观 天

15、人合一 形神合一 人 社会 心理的整体医学模式 3 生命观 气是生命的本原 合阴阳之气 媾父母之精 两精相搏 形神乃成 4 健康观 气和则为正气气化为形气化 升降出入 形气转化形化为气动态平衡 和 5 疾病观 病因 气失其和为邪气邪 气失和 正 气和 交争病机 气有不调之处 即病本所在之地升降出入失常诊断 察五脏神形 知真气虚实气失调 虚 滞 上 下 结 散 乱 6 防治观 治病之道 气内为宝整体调节 三因制宜调气养生之道 以气为本 二 确立中医学的方法论1 气化流行的整体观 天地万物本原于气气是不断地运动变化的2 朴素的系统整体思维方式 三 论述医学的基本问题 一 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精 精气

16、 指水 万物之源 宇宙本原之气气的一部分生殖之精 充塞于宇宙之间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 气体状态的物质客观存在的精微物质一切可感的现象和状态 气 一 精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1 阴阳之气交感 氤氲化生万物 2 无形和有形之气 二 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无形 弥散而剧烈运动的状态存在 形质 以凝聚状态存在而形成看得见 摸及着的实体 二 运动是精气的根本属性 物之生谓之化 物之极谓之变 1 气机 指气的运动 2 气化 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三 气是万物的中介大千世界 一气牵系 四 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天地合气 命之曰人 一 说明生命过程的物质性精 气 神 人身 三宝 精气是构成人体生命之本原 二 说明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天 地 人 三才 均统一于精气之中 三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气者 人之根本也 三 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四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百病皆生于气 五 指导疾病的诊断 神者 水谷之精气也 六 指导疾病的防治调气 关键性问题 阴阳学说的起源以及形成 阴阳的概念及其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思考题 第二节阴阳学说 概述 1 阴阳学说 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