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十七地理的解答思路第一课时 1.ppt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0135488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十七地理的解答思路第一课时 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十七地理的解答思路第一课时 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十七地理的解答思路第一课时 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十七地理的解答思路第一课时 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十七地理的解答思路第一课时 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十七地理的解答思路第一课时 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十七地理的解答思路第一课时 1.ppt(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应试高分策略 专题十七地理试题的解答思路第一课时 选择题解题技巧 1 进阶技巧点拨 2 对点规范演练 选择题是高考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选择题不叙述推理过程 解题入口宽 方法多 再加上猜答得分概率为1 4 所以普遍认为选择题尤其是单项选择题比较容易 这种说法虽有一定道理 但是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 选择题要想得高分 得满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仔细审题 认真筛选 果断判定 需要掌握和运用一定的解答技巧 一 图解法图解法是指将没有图或有图但需要转换的试题 通过描绘略图或把图形转换成自己较为熟悉的另一种图形 来帮助分析解题的方法 在答题时理清思路 避免过失性丢分 尤其在解答地理时空分布 运动规律

2、等方面的试题时 能大大提高答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答题中正确画出辅助思考的图形 问题便迎刃而解 1 图文转换对于地理学科中的无图考图题 绘图法是最好的解题方法 绘图法能将试题中一些抽象的文字叙述 解题过程中的思维过程用简单的图显示出来 从而提高考生的解题效率 在解答选择题的过程中 可先根据题意 作出草图 然后参照图形的形状 位置 性质 综合图像的特征 得出结论 2 辅助线法在解答读图选择题时 尤其是各种等值线图和日照图类试题 可以采用在原图上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化抽象为具体 增强图像的直观性 从而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例1 读 某河流位置及其等高线 单位 米 图 图中等高线a和等高线内b的数值可能

3、是 A 100 500B 500 300C 100 250D 500 250 D 解析 如下图 作L1和L2两条辅助线 沿L1线分析 有河流经过的地方应为谷地 其两侧地势较高 且等高线一般都是向高处弯曲的 因此L1与等高线a的交点值应高于300米 根据选项可知可能为500米 再沿辅助线L2观察 辅助线L2与300米等高线 等高线a 500米 相交 交点高度分别为300米 500米 根据L2线上越向b点靠近高度越低的规律 300米闭合等高线内的b点地势较周围低 因此b点数值应低于300米 D项正确 二 排除 优选法排除 优选法就是在综合分析题目的基础上 利用题干信息与选项间的逻辑错误 排除部分错

4、误选项 再结合设问要求 对比选项叙述特点 优选正确选项的方法 此类方法适用于解答地理原理 特征 分布 规律等叙述性比较类题目 题目各个选项共用一种地理背景材料 但可能涉及多个地理知识 需要逐个分析 分类排除 对中选优 1 排错法准确理解题干意思是运用排除法的前提条件 解答选择题时 第一步就要明确题干的意思 也可以说是题目的指向 即到底是考查什么知识点 才能知道要排除哪些选项 做到有的放矢 排除时才更有针对性 2 排正法按照题干要求排除说法正确的选项 这主要是针对要求选出说法错误 不准确或不符合事实一项的选择题 做好这类试题要仔细审题 切忌粗心大意 因为在这类试题中 说法正确的选项反倒是不符合题

5、干要求的 是 错误 的选项 运用排正法解题最容易粗心大意 因为题干要求选 不正确的说法 不包括 错误的 等 有不少同学开始做对了 但在最后复查时又进行了更改 还是选了一个说法 正确 的选项 结果错了 因此 解此类试题时 最好在说法正确的选项前打 说法错误的选项前打 最后再确定答案 3 优选法在解答选择题时 有时会感觉题目提供的四个选项都符合题干要求 这类试题解答的基本思路是先仔细审题 找出题干中 最 主导 主要 第一 核心 直接 间接 根本 等关键字眼 然后从已知条件出发 将全部备选项进行深入浅出的综合分析 鉴别比较 排除其中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得出答案 例2 气象部门用5天平均气温的高低作为划

6、分四季的指标 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10 则为冬季 高于22 C为夏季 10 22 为春秋两季 读 某年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 回答 1 2 题 1 形成图中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在同一天出现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 地形地貌差异C 各地纬度差异D 各地经度差异 2 此时从西南地区到长江以南地区形成大范围的降水 其原因最可能是 A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B 受锋面活动的影响C 受山地影响D 受台风登陆影响解析 第 1 题 图中看出 此时东北 西北 青藏地区为冬季 华北 江淮地区和云贵高原及长江流域为秋季 而在华南地区为夏季 反映出由于纬度的不同 出现的季节不一样 第 2 题

7、 立冬 标志着我国进入冬天 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中心的高压不断南下 形成冷锋 形成阴雨 大风 降温等天气 C B 三 因果联系法根据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 通过由因导果或由果溯因来判断 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就是因果联系法 因果联系法是地理选择题中最常用的综合判断方法 运用因果联系法解题必须掌握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 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进行分析 利用因果联系法解决因果型选择题 要注意该类选择题主要有两种呈现形式 一种是题干为因 选项为果 另一种是题干为果 选项为因 该类试题可以是一因一果 也可以是多因一果 一因多果 还可以是多因多果 解答因果型选择题应注意两点 一是确定因果联系类型 是以因求

8、果 还是以果溯因 是一因一果 一因多果 还是多因一果 多因多果 二是获取图文信息 并调用知识进行思维链接 确定四选项与题干的因果关系是否成立 例3 图中甲海区曾是世界著名渔场 历史上产量非常大 甚至 供养了欧洲 然而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鱼群减少 延续了500年的捕鱼业逐渐衰落 读图完成 1 2 题 1 甲地渔场形成的自然原因包括 夏季盛行偏北风 位于河流入海口 位于洋流交汇处 位于沿海大陆架 沿岸盛行上升流A B C D 2 历史上 该渔场 供养了欧洲 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当地鱼类消费水平低B 欧洲市场广阔C 捕捞技术发达D 距离欧洲较近 B B 解析 第 1 题 属于由果推因 一果多因

9、 由图可知甲地渔场为纽芬兰渔场 甲地位于寒暖流交汇处的沿海大陆架 同时河流入海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 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 因而成为世界性大渔场 选B 第 2 题 属于由果推因 一果多因 四个选项都对题干所述问题产生影响 但要注意分析其最主要的原因 欧洲经济发达 市场广阔 因而该渔场的产品主要出口到欧洲 欧洲成为其重要的消费市场 选B 四 比较法比较类的试题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地理事物 现象或区域作为命题对象 经过比较回答出各地理事物 现象或区域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从试题形式上看可以为选择题 也可以为综合题 主要考查对地理事物 原理和规律的理解深度 广度和准确度 通过横向或纵向比较 考查对比较方

10、法的掌握程度 解答对策 首先要对各个独立的现象 区域进行分析 归纳和概括 寻找出它们的共性与个性 其次要根据试题的要求比较内容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 运用对比 综合等思维方式 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 1 时间判断法在自然地理综合型单项选择题中 特别是判断季节 月份等时间类的选择题中 往往四个选项中有三个选项表示的时间是相同的 则时间不同的选项就是正确的 2 特征比较法比较法是高考复习中最常见的方法 在整理知识 记忆知识 评讲试题时常常用到 运用比较法时 关键是要确定比较项目 主要对相同 相似或相反的地理事象进行比较 反复运用 如 比较不同国家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方面的差异 比较不同工业基地或农业基地在

11、发展条件 发展特点 发展方向上的异同 等 比较时往往首先要进行区域定位 特别是对轮廓相似的区域比较时 定位显得更为重要 其区别的一般步骤是 一要比较它们的经纬度 推知它们所在省 国家或大洲的大致范围 二要注意区域内突出地理事物的特征 如水系 湖泊分布 行政边界 山脉 城市分布等 三要注意区域轮廓特征 四要注意特定区域与周边事物的相对位置关系 总之 要充分调动平时所学内容 运用课内和课外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 为最终得出正确结论提供帮助 例4 读甲 乙两区域图 回答 1 2 题 1 甲 乙两区域农业生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A 甲地以种植业为主 乙地以畜牧业为主B 甲地以乳畜业为主 乙地以游牧

12、业为主C 甲地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 乙地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D 甲地以乳畜业为主 乙地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 2 关于甲 乙两区域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甲区域比乙区域城市化起步早 水平高 发展速度快B 甲区域的地震灾害比乙区域多C 甲区域中b c两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自然资源与政治因素D 甲 乙两区域中的湖泊形成原因相同 B C 解析 本题给出两个区域 做题时 应该比较出两者的异同点后才能得到正确的选项 可以采取求同存异法 第 1 题 甲位于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周围 属于乳畜带 乙位于东非高原 草原广阔 农业以游牧业为主 选B 第 2 题 b c两城市分别是匹兹堡和华盛顿 它们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自然资源与政治因素 选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