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讲课资料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0135326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9.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讲课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讲课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讲课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讲课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讲课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讲课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讲课资料(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威海职业学院基础课教学部 2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目的和要求 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世界观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世界的物质性 事物联系发展及其规律性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意识的能动作用教学难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4 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 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 一 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1 世界观 方法论与哲学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 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5 哲学是理论化 系统化的世界观 是世界观和方法

2、论的统一 世界观 哲学 方法论 实践 世界是什么怎么样可知否 研究改造世界总办法 具体人物 手段 结果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6 2 哲学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 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 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 7 2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第一个方面 思维和存在 意识和物质或精神和自然界什么是本原 是精神还是自然界 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 何者为第二性 第二个方面 思维能不能反映存在 思维和存在有无统一性 这两个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其中 第一个方面是首要的 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 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8 3 哲学基本

3、问题的意义 1 根据对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 可以把哲学区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 2 根据对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 可以把哲学区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如休谟和康德 思维 存在 可知否 9 3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历史做了正确的解释 成为科学的历史观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唯心史观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唯物史观 10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辩证法 世界观的基本问题 世界的存在状态问题 世界 怎么样 世界的本原问题 世界 是什么 哲学史的二个对子 4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1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

4、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因为在回答世界是否发展变化和怎样发展变化之前 必须回答世界的本原问题 即是什么在发展变化的问题 没有也不可能有独立于哲学两大派别之外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2 物质范畴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石 列宁指出 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是承认外部世界 承认物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着 列宁选集 第 卷 第 页 二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1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 13 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 摄影 反映 14 2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观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是物

5、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自然界长期发展过程中 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三个有决定性意义的环节 15 第一 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第二 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第三 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 16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需要 语言的产生 使劳动和语言一起共同推动了意识的发展 意识的丰富内容和多样形式也是在劳动中获得的 意识不仅在产生的初期是社会的产物 就是在现代社会它依然是社会的产物 17 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8 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

6、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克思 19 第一 它指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 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 唯物主义 二元论 唯心主义 3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重要意义 20 第二 它指出了物质是可以被认识的 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 同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可知论 反映论 不可知论 先验论 21 第三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揭示了哲学的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物质 物质的具体形态 物质 原子 物质 客观实在性 22 第四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

7、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3 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 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4 1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1 运动是指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5 2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 否认这一点 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观点 26 另一方面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否认这一点 就会导致唯心主义的观点 27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28 2 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

8、止的统一 1 相对静止是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 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 它包括两种情形 事物相对位置未变 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 29 2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1 区别 运动是绝对的 无条件的 静止是相对的 暂时的 有条件的 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2 联系 二者相互包含 相互渗透 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0 3 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的两种错误观点 1 形而上学不变论它夸大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否定事物的绝对运动 道之大原出于天 天不变 道亦不变 董仲舒 31 刻舟求剑者就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舟已行矣 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 不亦惑

9、乎 时已徙矣 而法不徙 以此为治 岂不难哉 摘自 刻舟求剑 32 克拉底鲁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物方生方死 方死方生 方可方不可 方不可方可 相对主义诡辩论它夸大了事物的绝对运动 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 33 1 时间含义 时间是指物质存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所谓持续性 是指任何一个物体的运动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 所谓顺序性 是指不同事物之间运动过程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 3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34 时间的特性是一维性 时间的一维性有两层含义 A 对于时间的量度只需要一个数量 B 时间只有一个方向 具有不可逆性 35 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 广延性 它表现为一定事

10、物的体积 形状 规模 范围 以及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距离 位置等 2 空间含义 36 空间的特性是三维性 一是表现为一定的体积二是表现为一定的位置 空间的三维性表现为两种情形 37 3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物质运动离不开时空 离开时空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 时空也离不开物质运动 离开物质运动的时空是根本不存在的 38 4 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时空的绝对性 是指时空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是客观的 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39 时空的相对性 是指不同事物的时间空间特性是受物质运动的具体特性所制约的 是可变的 有条件的 人们关于时空的观念也是可变的 具体表现在 A 时空随物质形态的不

11、同而不同 B 时空随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40 5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时空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世界的持续性和广延性是无限的 时空的有限性是指具体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有始有终 其广延性有穷有尽 有边有际 我将时间堆上时间 空间堆上空间 将庞大的万千数字 堆积成山 假如我从可怕的峰巅 晕眩地再向你看 一切数的乘方 不管乘上千遍万遍 还是够不着你的一星半点 哈莱 41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是辩证统一的 无限是由有限组成的 每一个具体的有限事物都是无限宇宙中相互联系着的事物中的一个 有限又包含着无限 无限通过有限表现出来 42 6 一切以时间 地点 条件为转移 因为物质世界是在时间空间中不停的运动变化

12、的 所以 我们要一切以时间 地点 条件为转移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避免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一切以时间 地点 条件为转移 要求我们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善于把时间 地点和条件综合起来考虑 抓住时机 当机立断 以达到水到渠成 瓜熟蒂落的结果 43 4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 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 人们谋取物质社会资料的实践活动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3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44 综上所述 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 其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13、基石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小节总结 45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内涵的科学规定 实践是人们为着满足一定的需要而进行的能动的改造和探索物质世界的活动 二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1 实践的含义 46 2 实践活动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47 3 实践的基本形式 1 生产实践 2 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 3 科学实验 这三种实践活动既相互独立 又相互联系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48 4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1 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2 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3 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49 二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

14、会的历史前提 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 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 又通过实践活动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50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1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51 一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一 事物的普遍联系 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52 1 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也就是关系 是指一切事物 现象 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 相互制约 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53 2 联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联

15、系具有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是指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本性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54 2 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是指联系不是个别事物的现象 而是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 不是事物局部的 暂时的现象 而是贯穿事物运动变化过程的始终 55 与住房问题相联系的其它问题 联系的普遍性 56 3 联系具有多样性 联系的多样性是指事物 现象和过程的联系方式是极其复杂和多种多样的 不同的联系 不仅物质主体不同 而且对事物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57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 确立整体性 开放性观念 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方法论意义 58 二 事物的永恒

16、发展 1 发展的含义及实质 发展是指事物由低级向高级 由简单向复杂的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59 2 新生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前进方向 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 3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第一 新事物是旧事物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合乎规律的产物 第二 新事物是促使旧事物灭亡的因素 但又是旧事物不能战胜或克服的因素 第三 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60 二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根本规律 一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 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61 其一 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连结 相互依存 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 矛盾同一性主要有两种情形 62 N S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互为条件 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磁铁有南北两极 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 即使将它切断 打碎 它仍然是南北两极同时存在 63 其二 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渗透 相互贯通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同一性 64 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的属性 体现为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倾向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