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复习检测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0134907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复习检测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复习检测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复习检测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复习检测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复习检测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复习检测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复习检测题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0分,每小题3分)1.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文章为什么美国的战略过时了,认为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该突破可能是( ) A BC D2. 20世纪50年代,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国家依然做出了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并将其作为“天字第一号任务”。这一决策是基于怎样的需要( )A顺应新技术革命的潮流 B尽快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C加强新中国的国防力量 D落实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3.电影横空出世中有这样一个镜头:1964年10月,在我国西部地区,随着一声巨响,硕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该镜头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2、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B“神舟一号”发射成功C中近程导弹实验成功 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4.下边表格空白处应该填入下列哪一选项的内容?()时间我国国防建设成就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第一颗导弹试验成功1970年4月A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C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D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5.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重大成就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C籼型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6.2016年10月,神舟十一号飞船升空,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完成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

3、会对接。这是我国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1999年,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神舟一号飞行试验成功,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D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疗得到大力推广7. 2017年4月20日,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长征七号遥二火箭的托举下升空。这是我国空间货运系统的首次飞行试验。14年前,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载人飞船是( )A神舟一号 B神舟五号 C神舟六号 D东方红一号8.2017年5月,习近平同志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

4、伟大奋斗之中。”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两弹元勋”是(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袁隆平9.我国的航天技术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起来的。下列属于我国航天技术成就的是(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 “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的研发A B C D10右图人物是一位著名的农业科学家,他的杰出贡献印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光辉论断。他是( )A王进喜 B邓稼先C焦裕禄 D袁隆平11.小明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收集到以下历史图片,他学习的主题是 ( )A.新中国的外交 B.各民族大团结 C.祖国统一大业 D.科学技术的发展

5、12.我国把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科学家袁隆平,以表彰他的突出贡献。袁隆平的突出贡献是( )A.参与研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B.参与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C.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D.参与研制我国第一艘核潜艇13.20世纪7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的衣着主要是单调的“灰蓝黑”。进入90年代,人们的服饰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日益多元化、个性化。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思想观念不断解放 B.西方文化影响深远C.服饰品味逐渐提升 D.服装产业迅猛发展 14.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

6、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期的来临。这个来临的“新时期”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15.野菜和粗粮如今成为餐桌上的建康食品,对于这种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讲究营养搭配,粗细搭配 B.人们在忆苦思甜C.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D.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解决16.小张在家里一个旧箱子中发现了如右图所示的豆腐票、粉条票,他很惊讶,继续找,又发现了好多粮票、布票、油票等, 你能告诉他这些票证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A.商家做促销活动,鼓励消费 B.市场经济,票证流行C.物资丰富

7、,购物不要钱 D.物资匮乏,凭票购物1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A衣着丰富多彩 B食物匮乏单调 C自驾出游流行 D上网淘宝购18.互联网技术的飞速进步,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语言的出现就是一个缩影。像“喜欢”叫做“稀饭”、“ 哥哥”简称“GG”、“我”叫做“偶”。下面有关对此的评价错误的是( )A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和质量的变化B网络语言别具特色C该观点对网络持完全否定态度D对于网络语言,我们最好坚持“网络语言有风险,使用需谨慎”19.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生活新景象有( ) 大家穿着千篇一律的

8、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 食物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铁饭碗 开私家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A B C D 20.进入新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列现象能体现的是( )肉食、副食品、果品消费比例增加,服饰多样化,时装流行 居民中自费旅游,参加各种文娱、健身活动的越来越多 笔记本电脑、手机日益普及,出行坐飞机、动车、开私家车越来越普遍 自谋职业,下海经商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0分,第21题14分,第22题14分,23题12分)21.方寸烟标可以见证航天历史,识读下列烟标:请回答:(1)上面烟标反映了哪一科技成就?烟标所反映的成就有什么意义?(2)在谁的号召下,我国航天

9、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并且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成就,请列举另外两例航天成就。22.生活方式体现在人们衣食住行、劳动生产、娱乐社交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定历史时期各个阶级、民族和社会群体的生活模式。以下从服装的视角,来考察人们在生活方式上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北宋时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南宋时有记载“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右图的中山服成为中国官方的礼服,这是民国初年社会习俗变化中的一例,这些变化与哪一场革命有关?当时社会习俗还有什么变化?(3)右图是1978年底北京街头的场景。国际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先生身穿大衣风

10、度翩翩地走着,满大街身穿灰蓝色中山装和老棉袄的中国人纷纷侧目。当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服装上的反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人的服装发生了什么变化?23.新中国的每一个历史时期,在人民群众之中都涌现出一批英雄人物,他们对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涌现出王进喜、 、雷锋等英雄人物,其中,为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 (2)“文化大革命”时期,仍然有一批科学工作者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潜心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农业科学家 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 (3)2012年10月,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10

11、月, 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4)这些英雄人物身上拥有 等优秀品质,强烈影响着我们的社会,震撼了人们的心灵,成为感动中国的人物。参考答案:1.A 解析:2003年神州5号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东方红号卫星,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所以原子弹爆炸成功项是我国最先取得的科技成就。2. C3.D 解析:根据材料“1964 年10月”“ 西部地区”“蘑菇云”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该材料反映的是1964 年10 月16 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故D 正确。4.B 5.B 6.B 7.B 8.B9.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

12、析能力。由题干限制信息“我国的航天技术”可得出:、与之不符,所以排除含选项,B正确。10.D 11.D12.C解析:本题考查点是新中国农业科技成就。20世纪70年代我国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大幅提高水稻产量。13.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材料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20世纪7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的衣着主要是单调的“灰蓝黑”,这一方面是当时物资匮乏所致,也是受当时“阶级斗争为纲”“艰苦朴素”等思想观念影响。90年代以来人们服饰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反映了人们思想观念不断解放,服饰已经不仅仅是御寒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14.D15.B 解析:改革开放后,人们

13、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人们不仅能“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概念日益深入人心,所以B 表述不正确。16.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社会生产不能满足人们的总体需要,只能按计划凭票购买,故选D。17.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A、C、D都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食物匮乏单调”出现在改革开放前,故选B。18.C 解析:材料中的作者对网络进行了比较客观的评价。从“喜欢”叫做“稀饭”、“我”叫做“偶”等语言可以看出网络语言的确别具特色,这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和质量的提高,但这种语言只能在网络中流行,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难以被接受,所以对此的使用需持谨慎的态度。19.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显然不符合事实。20.D 解析:“自谋职业,下海经商”与“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条件不符,故排除含选项,D正确。21.答案:(1)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