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0133150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内蒙古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内蒙古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内蒙古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内蒙古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巴市一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10月月考 高二年级历史试题试卷类型:A 说明:本试题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第卷应涂在答题卡上,第卷答案书写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下,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卡。第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 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朱熹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两者的共同点是A.反映社会普遍现象 B.注重个人品德C.重建人伦等级秩序 D.反对正当欲望2.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

2、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3.有学者评论古代某思想家说:“孔子论政,以仁为主。承其教而发为仁心“仁政之论,以为仁、义、礼、智四德,皆由人类天赋侧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引伸发展而成。故人皆可以为尧舜,而仁心乃人类所共有。”该思想家应是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4.汉代君主尊儒习经后,制诏诰令中征引儒经之风渐盛。据粗略统计,汉书诸帝纪中保存西汉诏书约180篇,这些诏书共征引经文35次;后汉书诸帝纪保存东汉诏书约120篇,征引

3、经文约50次。这说明汉代A.儒家治国之道与君主政治相结合 B.君主的政治举措皆发自经典本义C.君主施政拘泥于儒学的基本原则 D.儒学对专制皇权形成了制衡机制5.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D.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6.黄宗羲说:“夫儒者均以钱谷非所当知,徒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不顾郡邑之大利大害。”赵翼说:“书生徒讲义理,不揣时势,未有不误人家国者。”下列最符合两人共同主张的是A.严厉抨击君

4、主专制 B.讥讽士人不学无术C.强调经世致用 D.主张工商皆本7.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8.从汉到明清,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等人在道德上名声扫地,但法家思想被后继统治者悄然继承应用。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专制加强对法家思想地位的巩固 B.专制的加强对儒家思想的冲击C.儒家理念与政府专制集权的矛盾 D.儒家思想与专制集权不可调和9. 有人认为: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

5、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下列观点与材料信息相符的是A.开创代议制民主的“制度化蓝图” B.民本思想脱离“儒家思想理路”C.对黄氏的评价体现了现代化史观 D.君臣平等的思想具有“新见”10. 历史叙述一般包括史料呈现、史实陈述和历史解释等。下表是不同时期的学者对李贽形象的历史叙述,这反映出李贽形象形象特点评论者(生卒年代)“异端”、“妖孽”、“罪人”、“小人”离经叛道、带坏士风、颠倒是非黄宗羲(16101695)乱天下、导致国家灭亡方以智(16111671)反封建、反专制的斗士具有人道主义等,又

6、有封建主义的局限性侯外庐(19031987)思想具有近代原理和近代精神的思想家发现新的人伦物理,突破儒家的伦理规范,提倡具有近代意识的“欲”、“利”等概念岛田虔次(19172000)A.历史叙述应当尊重历史事实 B.历史解释目的在于揭示历史事实C.时代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解释 D.历史叙述的差异性揭示历史本质11. 顾炎武既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又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乾隆、嘉庆学者推崇其考据学之建树,而道光、咸丰学者则重视其经世致用之学。这一学风的变化折射出A.学者重视近代科学技术 B.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松动C.科举考试内容发生巨变 D.清朝后期社会危机加剧12.明代中后期,一些学者摒弃了纯学

7、术研究的路子,从空谈“心性义理”转而投身到军事史、边疆史、科学技术史、外国史等方面的研究。上述现象的出现A.受反君主专制民主思想的影响 B.说明儒家经典权威受到质疑C.彻底改变了读书人的价值取向 D.有利于探讨和解决现实问题13.东汉时,蔡伦独创新意,使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加工成新的书写材料纸(“蔡侯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蔡侯纸”是最早出现的纸 B.东汉时纸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C.中国的造纸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D.蔡伦改进造纸材料有利于信息记录14. 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依托。巴黎大学的学者亚历山大内克姆在1180年写道:“在阴沉的天气和晚上,当水手们不能看清太阳,也不知道船首驶向

8、何方时,他们就把针放在磁石上,针便旋转到指向北方而停止。”这一历史叙述A.是当时指向技术发展历程的佐证 B.证实欧洲指向技术是由中国传入C.只是个例陈述难以具备历史价值 D.需要更多考古成果以佐证其真伪15.西方一本描写宋朝的书中国转向内向中说:“理学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后,整个社会走向宇宙统一规范的文化操控,加剧了中国儒学中对工具技术的攻击反驳,中国学问一向就少逻辑,所以中国古代科学虽然发达,但出不了像几何原本那样的体系理论,上述材料的中心意思是A.中国古代科技具有教强的经验性和封闭性 B.中国古代科技虽然比较发达但欠缺逻辑性C.欧洲近代科技伴随实验科学的发展而兴起 D.以人伦中心的理学束缚了

9、近代科学的发展16. 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17. 中国古典文学极具时代特征,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诗经艺术感染力很强,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B.楚辞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句式以四言为主,更适于表现丰富情感C.杜甫的诗以臻于化境的严整格律、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D.南宋的词增添了慷

10、慨悲壮、低迷伤感的情绪,反映了时代的特征18.1790年,为祝贺乾隆皇帝八旬寿辰,有地方官员征召了以戏曲艺人高朗亭为台柱的三庆班入京,此为徽班进京演出之始。随后,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安徽戏班相继进京。在演出过程中,6个戏班逐渐合并为四大徽班。四大徽班进京A.标志着新剧种京剧艺术的正式形成 B.揭开了京剧艺术孕育发展的序幕C.说明京剧深受当时社会各界的青睐 D.形成了徽剧在戏曲中的垄断局面19.智者学派指出,“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绝对正确或错误的东西一一对一个人是正确的东西或许对另一个人就是错误的。真正的智慧应该是能觉察并能够满足自己的利益”。对此评价正确的是A.使人从神灵和自然的

11、控制下开始觉醒 B.挑战正统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C.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D.提高了雅典公民的道德修养小20.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对这一观点分析比较恰当的是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D.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21. 苏格拉底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这主要反映了苏格拉底A.反对研究

12、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B.蔑视雅典城邦制度和法律权威C.承认神灵的权威,反对发现“自我” D.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22. 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撰写历史时,公开声称:“我的职责是把我听到的一切记录下来,但我没有任何义务来相信每一件事情。”可见,希罗多德认为A.历史的研究从来没有止境 B.撰写历史要尊重客观事实C.史料占有是研究史学关键 D.二手史料没有参考价值23.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据此可知,苏格拉底主张A.美德即知识 B.拯

13、救人类心灵 C.认识你自己 D.追求生命价值24.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据此可知,梭伦A.反对奴隶制度 B.主张权利平等 C.抨击贫富差别 D.具有人文精神25. 有学者认为,莎士比亚笔下“因复杂个性而显得有点矛盾”的人物“最富真实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该学者强调人应该富有个性 B.莎士比亚描绘了质朴的人性C.莎士比亚注重刻画复杂的人类内心世界 D.体现了“人”与“社会”双重觉醒特征26. 16世纪,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因解剖人体进行血液循环研究,被宗教裁判所火刑处死。而达尔文在19世纪中期相继发表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虽遭教会激烈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其原因在于A.进化论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B.教会失去原有权威C.进化论被证明是科学理论 D.教会实行宽容政策27.马丁路德说:“信仰的依据是圣经,任何人教导逾越圣经都是错误而不必遵守的。”此观点A.批判了教会的等级特权 B.肯定了世俗王权地位C.提供信仰自由理论基础 D.否定了传统宗教信仰28. 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中说:“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无存。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