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练习试题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0132513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练习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练习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练习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练习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练习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练习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练习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练习试题 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

2、可以幸福。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

3、道德上的完善。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在中国哲学里,我感觉,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尤其是庄子

4、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还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快乐。儒家比较接近“完善主义”,儒家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的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也有哲学家认为,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最典型的就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他说人是受欲望支配的,欲望就意味着匮乏,你缺什么往往就对什么有欲望,而匮乏意味着痛苦。所以,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你是痛苦的,但是欲望满足以后,人是不是就快乐了呢?非也。欲望满足以后是无聊。叔本华说,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幸福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仅仅从满足身体的、物质的欲望层面来理解的话,幸福确实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们超越欲望层面来看幸福,这个观点就不成立了。比如你非常爱

5、读书,你渴望去读那些好书,你知道一些好书在等着你读,那个时候你会痛苦吗?你不会。读完了以后你会无聊吗?不会。你感到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你会因此快乐。这就进一步说明,我们谈幸福问题,一定要超越纯粹欲望的层面,要从价值观角度去谈。(摘编自周国平幸福的哲学)1下列有关 “幸福”的表述,不符台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有人说,幸福好像是很主观的个人感觉。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尽相同,对幸福的认识也就很难有统一的标准。B按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幸福是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各种事情其实都是获得幸福的手殷。C亚当新密、约翰穆勒一派认为幸福是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烦恼,而黑格尔等人乃至马克思的主张则与之

6、相反。D西方“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人们在满足自身灵魂、精神的需求后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近代以来,英国哲学家休谟等人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你若只追求一时的、跟前的快乐,最终你得到的也许是更大的痛苦。B伊壁鸠鲁认为,物质欲望的满足不能使人快乐,只有满足了生命本身需要的那种快乐才会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C叔本华认为人生充满着痛苦和无聊,人受欲望支配,欲望没满足的时候体是痛苦的,而满足以后则无聊,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D在幸福这个问题上之所以众说纷纭,是因为每个人看重的不同。我们若仅从满足身体和物质欲望的层面理解,就不会有幸福感。

7、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快乐主义”认为,身体健康、灵魂安宁让人们惑到很快乐很幸福,人们应该从长远的角度看待快乐,并理智地去寻求快乐和幸福。B中国哲学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也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属于“快乐主义”,庄子认为与天地精神往来快乐无限。C中国的儒家思想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这种思想和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康德等人强调的精神满足比较接近。D人们渴望得到幸福,但是想获得真正的幸福,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脱纯粹物质欲望的支配,丰富精神的世界,寻求心灵的满足。二、古代诗文阅读(43分)(一)文言文阅读(23分)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王筠,字元礼,一字德柔,琅邪临沂人。筠幼警寤,七岁能属文。年十六,为芍药赋,甚美。及长,清静好学,与从兄泰齐名。陈郡谢览,览弟举,亦有重誉,时人为之语曰:“谢有览举,王有养炬。”炬是泰,养即筠,并小字也。起家中军临川王行参军,迁太子舍人,除尚书殿中郎。王氏过江以来,未有居郎署者,或劝逡巡不就,筠曰:“陆平原东南之秀,王文度独步江东,吾得比踪昔人,何所多恨。”乃欣然就职。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筠为文能压强韵,每公宴并作,辞必妍美。约常从容启高祖曰:“晚来名家,唯见王筠独步。”昭明太子爱文学士,常与筠及刘孝绰、陆倕、到洽、殷芸等游宴玄圃

9、,太子独执筠袖抚孝绰肩而言曰:“所谓左把浮丘袖,右拍洪崖肩。”其见重如此。普通元年,以母忧去职。筠有孝性,毁瘠过礼,服阕后,疾废久之。六年,除尚书吏部郎,迁太子中庶子,领羽林监,又改领步兵。中大通二年,迁司徒左长史。三年,昭明太子薨,敕为哀策文,复见嗟赏。筠性弘厚,不以艺能高人,而少擅才名,与刘孝绰见重当世。其自序曰:“余少好书,老而弥笃。虽偶见瞥观,皆即疏记,后重省览,欢兴弥深,习与性成,不觉笔倦。自年十三四,齐建武二年乙亥至梁大同六年,四十载矣。幼年读五经,皆七八十遍。爱左氏春秋,吟讽常为口实,广略去取,凡三过五抄。余经及周官、仪礼、国语、尔雅、山海经、本草并再抄。子史诸集皆一遍。未尝倩人

10、假手,并躬自抄录,大小百余卷。不足传之好事,盖以备遗忘而已。”又与诸儿书论家世集云:“史传称安平崔氏及汝南应氏,并累世有文才,所以范蔚宗云崔氏世擅雕龙。然不过父子两三世耳;非有七叶之中,名德重光,爵位相继,人人有集,如吾门世者也。沈少傅约语人云:吾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自开辟已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者也。汝等仰观堂构,思各努力。” (节选自梁书王筠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未有居郎署者居:任职B以母忧去职忧:忧虑C老而弥笃笃:执着D身为四代之史 身:亲自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时人为之语曰吾羞,不忍为之下

11、B乃欣然就职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C其见重如此 其翼若垂天之云D不足传之好事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B汉军至,无以渡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C骓不逝兮可奈何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D乃令骑皆下马步行 乃自刎而死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3分)(2)筠性弘厚,不以艺能高人,而少擅才名,与刘孝绰见重当世。(3分)(3)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4分)8用斜线(/)给下面的

12、短文断句。(限划8处)(4分)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于后世(史记太史公自序)(2) 古代诗歌阅读(10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911题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 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舟中读元九诗 白居易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9. 根据这两首诗的背景,可以推断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 正是创作于这个时期,他的另一首有名的长篇叙事诗是 。(每空1分)10. 简要回答“惊坐”与“暗坐”的不同表达作用。(4分)答:11. 两诗第四句都以景结情,但“情”有别。请结合两诗分析“暗风”与“逆风”所表达的心情。(4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1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1)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寄志托物重申誓言的诗句是: , 。(2) 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 。(3) 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诗句是: , 。(4) 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诗句是: , 。(5) 越中览古表达作者对勾践的嘲讽和对盛衰无常的感慨的诗句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