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精编PPT课件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30124962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精编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精编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精编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精编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精编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精编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精编PPT课件(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治疗 颈肩腰腿痛专科 1 定义手法是以生物力学为指导 通过系列手法调整脊 骨盆 髋的力学构架系统 使脊柱维持正常生理曲度 恢复其三维立体的力学平衡 松解周围软组织痉挛的一种方法 2 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 1 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 2 腰椎间盘突出症首次或多次发作 未经任何治疗 3 休息后症状可减轻者 4 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证候量化分级标准评定病情为轻 中度者 5 年龄在60岁以下 性别不限 排除其他腰椎疾病和全身性疾病 禁忌症 1 病史超过半年 经常复发 多种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2 首次发病即出现剧烈疼痛 下肢症状明显 呈被迫体位 难以行动及入睡者 3 出现神经麻痹 表现

2、为肌肉瘫痪或出现直肠 膀胱功能明显障碍者 4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 病史较长 疾病影响生活和工作者 5 合并腰椎管狭窄 骨质疏松等改变以及其它疾病 或曾进行腰椎手术者 或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 6 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证候量化分级标准评定病情为重度者 或CT MRI显示髓核巨大突出 脱出者 7 年龄大于60岁以及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8 合并骨盆或髋关节疾病 不能实施手法者 9 治疗中 病情持续加重者 3 治疗原理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什么会有如此疗效呢 相关临床研究结果表明 脊柱生物力学平衡破坏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因素 我们认为 脊柱 骨盆 髋关节构成三维立体平衡的力学构架系统 形成人体平衡及

3、运动的中心枢纽 由于某种原因 如劳损 运动损伤 不良姿势 外来暴力 破坏了脊 骨盆 髋构架系统的力学平衡 就会产生偏心应力 而引起椎小关节紊乱 腰椎曲度改变 骨盆倾斜 髋关节应力不均衡 软组织痉挛 脊神经受卡压等变化 直接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的产生 同时也是影响该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而本手法以生物力学为指导 通过系列手法调整脊 骨盆 髋力学构架系统 使脊柱维持正常生理曲度 恢复其三维立体的力学平衡 松解周围软组织痉挛 从而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4 临床技术操作操作前的检查 1 坐位摸趾屈颈试验 让患者两膝绷直 两手尽量往前伸 摸脚趾头 看看患者双手所能达到的距离 2 直腿抬高试验 患者双下肢

4、伸直仰卧 检查者一手扶住患者膝部使其膝关节伸直 另一手握住踝部并徐徐将之抬高 直至患者产生下肢放射痛为止 记录下此时下肢与床面的角度 即为直腿抬高角度 正常人一般可达约90度 且无放射痛 3 弯腰试验 让患者双手下垂 向前弯腰 手法操作 1 术前准备 术者在患者两髂后上棘用龙胆紫进行标记定位 2 松脊手法 棘旁点穴手法患者俯卧位 术者立于患者患侧 用两手拇指相对 按顺序由下至上点按骶1至腰2患侧棘突旁 相当于棘突旁大约1厘米 又称为 内夹脊穴 点按强度以患者能忍耐为度 大约相当10 2kg 每穴持续3秒钟 反复操作3次 牵引下棘旁点穴手法患者俯卧位 由两助手分别把持其腋部 踝部 由轻渐重对抗牵

5、引 持续1分钟 牵引力不超过患者体重 患者腹侧面与床面接触 在牵引状态下 术者进行上述点穴手法 操作方法同前 反复2次 小斜扳手法所谓 小斜扳 是指手法使腰椎产生的旋转角度小于普通大力斜扳 不超过15 3 手法轻 缓 不发力 患者侧卧位 患肢在上 呈屈膝屈髋放松状态 健侧下肢伸直 术者一肘部推顶患者肩前部向后上方 另一肘部推按臀部髂骨翼处向前下方 两肘互相配合 同时使腰部旋转15 3 放置支点偏下腰段 3 旋盆手法 臀中肌点穴手法接前法 患者仍侧卧 患侧在上 术者用两手拇指叠加垂直点按臀中肌压痛点 即髂骨翼与大粗隆顶点之间的压痛点 点按强度先轻后重 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持续1分钟 牵引下旋盆手法

6、患者俯卧位 两助手对抗牵引方法同前 术者两手把持患者髂骨两翼左右交替旋扳骨盆 骨盆旋转角度大约为20 左右 相当于髂前上棘距床面10厘米左右 手法应轻缓 防止猛扳 左右交替旋扳各3次 15秒内完成 4 调髋手法此手法操作前先做患者两侧髋关节内收内旋活动度检查 检查方法 患者仰卧位 术者将患者一侧下肢屈髋屈膝90 然后内收内旋髋关节至最大限度 再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侧髋关节 比较两侧髋关节内收内旋活动度 髋内收内旋手法用于髋关节内收内旋活动度较差一侧 患者仰卧位 术者立于患者一侧 两手使其屈髋位 并尽力推膝部向内 呈髋内收内旋位 两手同时用力 持续6秒钟左右 然后逐渐将下肢伸直 髋外展外旋手法用于髋

7、关节内收内旋活动度较好一侧 患者仰卧位 术者立于患者该侧 将其踝部置于对侧大腿上 使髋关节呈 4 字位 即髋外展外旋位 一手按压膝部向下 另一手按压对侧髂前上棘使骨盆稳定 两手同时用力 持续6秒钟左右 然后逐渐将下肢伸直 双侧屈髋屈膝手法术者两手把持双小腿 使双下肢屈髋屈膝 双膝贴近胸壁至最大限度 持续6秒左右 然后逐渐将双下肢伸直 调髋手法反复进行3次 治疗后的检查 和治疗前相对照 治疗后的检查 和治疗前相对照 1 坐位摸趾屈颈试验 2 直腿抬高试验 3 弯腰试验 通过检查发现 经过手法治疗后 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 疗程 该手法治疗隔日1次 15次为一疗程 进行1 2个疗程 5 技术要领1 在

8、整个手法过程当中 要牢记一个 松 字 要松解脊柱 骨盆 髋关节周围的软组织 恢复脊柱 骨盆 髋关节的生物力学平衡 2 在治疗中 要注重每一操作的细节 因为整个手法是由诸多的操作细节组合而成的 在手法中应该是手法轻柔 节奏均匀 缓和而又平稳 3 各种手法有其不同的作用 又相互关联 所以手法应按一定程序进行 首先做松脊的手法 然后做旋盆的手法 最后做调髋的手法 不要做前后顺序的颠倒 4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 应该贯穿着脊柱 骨盆 髋关节三维立体的力学平衡的尺位 这样在治疗当中才能够达到 手随心转 法从手出 的治疗效果 6 注意事项1 手法力度要以病人能够忍耐为度 祖国医学 医宗金鉴 正骨心法 中说 使

9、病人不知其苦 方为所法也 所以最主要强调手法的安全性 贯彻 安全第一的原则 2 在治疗过程当中如果病人反映他的腰部 臀部有酸痛感或有不适感 这时候我们要确定 如果 他是由于软组织原因引起的 那么我们可以继续治疗 3 如果手法使得腰痛和腿痛加重是由于神经根水肿引起的 那我们应该暂时停止治疗 卧床休息 用腰围保护 必要时再做一次腰部的CT检查 如果症状缓解 CT又没有发现病情加重 我们可以继续手法 否则 应该选择其他的治疗 方法 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操作量化规范 易于掌握 安全性良好 病人容易接受 疗效满意等特点 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揉捏法治疗小儿伤食泻技术 一 技术适应症1 3个月

10、5岁患儿 性别不限 2 糊状便 蛋花样便 黄色水样便 每日不超过10次 3 或伴有呕吐 食欲不振 4 病程不超过2周 二 技术特色本技术投资少 安全 疗效好 见效快 取穴精 手法简 耗时少 患儿乐于接受 三 治疗方法1 揉腹患儿仰卧 医者中指放于神阙 天枢穴 示指放于中脘穴 力度以皮肤凹陷3 5mm为宜 顺时针方向揉腹5 6分钟 2 揉足三里患儿仰卧 双下肢微屈 医者以两拇指指腹放于患儿两侧足三里穴 力度以皮肤凹陷2 3mm为宜 左手逆时针 右手顺时针方向旋揉2 3分钟 频率80 100次 分钟 3 揉背俞穴患儿俯卧 医者示指 中指 无名指并拢分别放于脾俞 胃俞 三焦俞 力度以皮肤凹陷1 2m

11、m为宜 点揉2 3分钟 先左侧 后右侧 4 捏脊患儿俯卧 医者两指桡侧缘顶住患儿背部皮肤 余四指放于拇指前方 十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 沿两侧膀胱经 先从大杼穴开始向下至下髎穴重复捏提6 9遍 再从下髎穴向上至大杼穴处重复捏提3 6遍 5 疗程以上方法 根据年龄 体质强弱不同 调节用力的大小 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 7天为1疗程 肩周炎的推拿疗法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 又称 漏肩风 冻结肩 因好发于50岁左右的女性 故又称 50肩 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内分泌紊乱 外伤 慢性劳损 外感风寒湿邪及肩周组织的退行性改变 使肩周软组织发生慢性无菌性炎症 进而关节滑膜萎缩 粗糙 滑液分泌减少 引起软组织广泛性粘连

12、 限制了肩关节的活动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年老体弱 正气虚衰 气血不荣 经脉失养 复感风寒湿邪而致 临床可见肩部酸楚疼痛 开始时呈阵发性 常因天气变化或劳累后诱发 尔后逐渐发展肩部广泛性疼痛 甚至刀割样痛 昼轻夜重 并放射至前臂 肘 颈 背部 约2 3个月后疼痛症状减轻而表现为肩关节功能障碍 以外展 外旋 后伸最明显 并逐渐加重 不能穿衣梳头 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后期可见肩部肌肉萎缩现象 按摩疗法是治疗肩周炎较为有效的办法 初期以舒筋通络 行气活血止痛为主 后期则以松解粘连 滑利关节为主 按摩疗法 1 初期 1 取坐位 家人立其患侧 一手拉其上肢往上抬 另一手用扌衮法 图2 或一指禅法推施于肩关节

13、周围 约5分钟 2 取坐位 家人用拇指端点按肩中俞 大椎旁开2寸 见图 肩外俞 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见图 臑俞 腋后皱襞直上 肩胛岗下缘凹陷中 见图17 3 肩髃 肩贞 腋后皱襞上1寸 见图 天宗穴各1分钟 以有酸胀感为度 2 粘连期除使用上述两法外 再选择下列按摩疗法 1 取坐位 家人用双手抱托其肘部作内收 外展 上举 后伸等被动动作 反复进行2分钟 2 取坐位 家人站其患侧 外展其上肢 以其肩关节为轴作环状旋转 图 运动 顺时针 逆时针各30次 幅度逐渐加大 3 取坐位 家人立于患肢侧 略下蹲 将患肢伸直搭于自己肩上 双手抱病肩 两手拇指按于腋下部 其余四指相交于肩上 来回旋转揉动三角

14、肌 腋下诸肌 大圆肌 胸大肌 胸小肌外侧端 并慢慢上抬患臂 每次3分钟 4 在墙上贴一塔形标尺 患者面壁而立 双足跟并拢着地 患侧臂稍屈前举手掌贴于墙上 患侧臂随示 食 指 中指和环指轮流向贴在墙上的标尺往上爬 逐渐伸直手臂 如此反复10次 颈椎病的推拿治疗 概述 颈椎病又称 颈椎综合征 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性疾病 随年龄的增长 人体的颈椎间盘 图139 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 纤维环弹力减退 椎间盘向四周膨出 椎间隙变狭窄 椎体边缘骨质增生 椎间不稳定 黄韧带肥厚 变性 钩椎关节增生及小关节的继发性改变 这些结构上的变化必然导致颈椎椎管或椎间孔的变形 狭窄 以致直接刺激 压迫 或通过影响其血运使颈

15、部脊神经根 脊髓 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发生功能或结构上的损害 并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 这在临床就称之谓颈椎病 临床表现 1 颈型颈椎病仅以颈部轻微疼痛不能较持久地看报 书写 颈部活动基本正常 无上肢放射痛 2 神经根型颈椎病除颈部疼痛外 可出现明显上肢放射痛 呈阵发性加剧 颈部活动度受限或僵硬感 患肢乏力 握力减弱 手指麻木等 3 脊髓型颈椎病颈痛伴四肢麻木 僵硬 力量减弱 手不能持物和自如活动 行走笨拙 甚至不能站立与行走 直至瘫痪 部分患者胸 腹部有明显束带感 异常不舒服 大便失禁 排尿困难或尿急 尿频等 4 椎动脉型颈椎病颈痛 眩晕 头痛 视觉症状 复视 幻视 视力下降 甚至猝倒 但意识无障碍

16、 这些症状的出现常与头颈转动有关 5 交感型颈椎病颈痛伴偏头痛 头晕 头胀 视物模糊 耳鸣 耳聋 心律不齐 心动过速或过缓 心前区或有疼痛 肢体发凉 皮温降低 手指麻木 肿胀或痛觉过敏等 诊断和鉴别 1 颈型颈椎病诊断 仅有颈痛 无上肢放射痛 颈部被动运动基本正常 颈椎X线摄片可见颈生理弧度消失而无其他骨质改变 2 神经根型颈椎病 1 诊断 颈臂疼痛 手指呈神经根性分布的麻木 疼痛 力量减弱 皮肤知觉减退 二 三头肌键反射减弱或消失 颈部活动受限 棘旁压痛伴患肢放射痛 叩顶试验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颈部X线摄片可提示 生理曲度消失 椎间隙狭窄 椎体骨质增生 椎间孔变形 钩椎关节增生等 2 鉴别诊断 风湿病 无放射性疼痛 麻木区不按脊神经根节段分布 服用抗风湿药物症状有好转 胸廓出口综合征 虽有上肢根性疼痛症状 但有其特有体征 即间歇波动试验 挺胸试验 上肢过度外展试验等阳性 X线摄片提示有颈肋 横突过长等 3 脊髓型颈椎病 1 诊断 四肢肌张力增高 肌力减弱 腱反射亢进 病理反射出现 病变水平以下感觉 运动障碍 晚期则表现为痉挛性瘫痪 X线平片可有典型颈椎病改变 脊髓造影能明确了解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