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文言文断句解析复习课程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0124903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高考文言文断句解析复习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17高考文言文断句解析复习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17高考文言文断句解析复习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17高考文言文断句解析复习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17高考文言文断句解析复习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高考文言文断句解析复习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高考文言文断句解析复习课程(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断句 清朝末年掌管朝廷大权的慈禧太后请一个书法家题扇 那位书法家写了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的诗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可是 那位书法家一时疏忽 写时竟漏了个 间 字 慈禧看了大怒 认为是故意欺骗她没有学识 把书法家问成死罪 那书法家急中生智 忙解释道 老佛爷息怒 这是用的王之涣诗意填的词 并当即又重新断句吟诵道 慈禧听了 无言以对 只好赐银压惊 一 故事导入 了解断句的重要性 注 高考考察文言断句的 新课标一卷 新课标二卷 北京卷 广东卷 湖南卷 浙江卷等 考查形式只是要求用 标出停顿的地方即可 不需要标上具体的标点 但是 它需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

2、及古代文化 历史等方面的常识 2 真题回放2016高考全国新课标1卷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为政有能声 盗悉窜他境 至夜户不闭 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 诘盗 公亮报 吾境不藏盗 殆从者之廋耳 索之 果然 B 为政有能声 盗悉窜他境 至夜户不闭 尝有使客亡橐中物 移书诘盗 公亮报 吾境不藏盗 殆从者之廋耳 索之 果然 C 为政有能声 盗悉窜 他境至夜户不闭 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 诘盗 公亮报 吾境不藏盗 殆从者之廋耳 索之 果然 D 为政有能声 盗悉窜 他境至夜户不闭 尝有使客亡橐中物 移书诘盗 公亮报 吾境不藏盗 殆从者之廋耳 索之 果然 参考答案 B 归纳断句

3、步骤 第一步 通读全文 弄懂大意 语感 答题策略 第二步 先易后难 循序渐进 将能断开的先断开 逐步缩小范围 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与上下文的联系 第三步 借助 特征 寻找方法 三 文言断句的一般方法 试给下列语段断句 看断句处有何特点 例1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 1 找名词 或代词 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 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 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注意 专有名词 如官署名 官职名 人名 地名 它们内部不能断开 如 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 文言

4、文中 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 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如 赤壁之战 中 初 鲁肃闻刘表卒 先用全称 后面的 肃径迎之 肃宣权旨 就不再提姓了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举事亦然 为其后可复者也 则事寡败矣 限6处 刻削之道 鼻莫如大 目莫如小 鼻大可小 小不可大也 目小可大 大不可小也 举事亦然 为其后可复者也 则事寡败矣 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学以致用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也 试给下列语段断句 看断句处有何特点 句首的语气词 夫 盖 其 凡 窃 诸 敬

5、唯 盍 等前面可断句 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 如嗟夫 嗟乎 呜呼等 前后都可断句 句末语气词 也 矣 欤 耶 哉 乎 焉 兮 耳 而已 等后面可断句 古人写文章 不用标点符号 他们明辨句读 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2 抓虚词 理关系 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如顷之 向之 未几 已而 斯须 既而 俄而 俄顷等 也可以帮助断句 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 如苟 纵 故 是故 于是 纵使 向使 然而 然则 无论 至若 且夫 若夫 是以 继而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以 于 为 而 则等词常用在句中 而 表转折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 而 字前面要断开 则 以 等也可用在后一分句的开头 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

6、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限5处 吾闻楚有神龟 死已三千岁矣 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此龟者 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 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限5处 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 朕以弓矢定四方 识之犹未能尽 况天下之务 其能遍知乎 重点词 曰词性 动词 试给下列语段断句 看断句处有何特点 在文言文中 可借助动词 特别是 曰 云 言 谓 等表说话的动词作为标志进行断句 文言句式中 主谓结构居多 但主语常省略 关键是抓住动词 以动词为

7、中心 找前后结构关系 确定主干 从而断开句子 3 察对话 找动词 钟毓 钟会少有令誉 年十三 魏文帝闻之 语其父钟繇曰 可令二子来 于是敕见 毓面有汗 帝曰 卿面何以汗 毓对曰 战战惶惶 汗出如浆 复问会 卿何以不汗 对曰 战战栗栗 汗不敢出 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例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4 辨句式定句读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 如 者 也 是典型的判断句式 有些省略 者 或 也 的判断句 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 如 为

8、 乃 即 则 等 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 为 所 见 于 等被动句式 何 之有 宋何罪之有 如 何 如太行王屋何 唯 是 唯余马首是瞻 非唯 抑亦 非唯天时 抑亦人谋 不亦 乎 不亦说乎 何 以 为 何 之为 秦则无礼 何施之为 无乃 乎 无乃不可乎 可得 欤 可得闻欤 得无 乎 得无异乎 况 乎 孰与 乎 其 乎 安 哉 等 可以帮助断句 5 据修辞定句读 顶真 排比 对偶 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 四六句多 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 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 例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 传以

9、示美人及左右 左右皆呼万岁 相同词语紧相连 一般中间要点断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拥雍州之地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有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之意 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 商君佐之 内立法度 务耕织 修守战之具 外连横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这一段文字之中 据崤函之固 拥雍州之地 是对偶 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 是排比 内 外 是对照 根据这样的语言特点 确定句读也就容易多了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 不要把它们

10、拆散 可以减少断句失误 如 有所 无所 有以 无以 以为 何所 孰若 至于 足以 得无 无乃 何以 于是 然则 等 6 依总分定句读 文言文中 也往往有总分 分总的形式 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 例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故知胜有五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识众寡之用者胜 上下同欲者胜 以虞待不虞者胜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例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而无告者也 老而无妻曰鳏 老而无夫曰寡 老而无子曰独 幼而无父曰孤 此四者 天下之穷而无告者也 湖阳公主新寡 帝与共论朝臣 微观其意 主曰 宋公

11、威容德器 群臣莫及 帝曰 方且图之 后弘被引见 帝令主坐屏风后 因谓弘曰 谚言贵易交 富易妻 人情乎 弘曰 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 糟糠之妻不下堂 帝顾谓主曰 事不谐矣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小试身手 用 给下列文言文段断句 1 找名词 或代词 定句读2 找虚词定句读3 察对话定句读4 据修辞定句读5 辨句式定句读6 依总分定句读 归纳小结 文言断句的一般方法 祝你成功 完成课堂训练提升解题能力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

12、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吾无逾于人乎墨子曰吾将上太行驾骥与牛子将谁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墨子曰何故耕柱子曰骥足以策墨子曰吾亦以子为足以责 子墨子曰 万事莫贵于义 今谓人曰 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 子为之乎 必不为 何故 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又曰 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 子为之乎 必不为 何故 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 争一言以相杀 是贵义于其身也墨子怒耕柱子 耕柱子曰 吾无逾于人乎 墨子曰 吾将上太行 驾骥与牛子将谁驱 耕柱子曰 将驱骥也 墨子曰 何故 耕柱子曰 骥足以策 墨子曰 吾亦以子为

13、足以责 虚词断句标点歌主语宾语前后断 谓语不断出曰云 惟夫盖岂故句首 者也经常表停顿 矣焉耳后划句号 乎欤耶后标问号 而表转折在前断 之作衬词后面断 哉后是问还是叹 全凭语气来判断 小结 常见代词基本有三种 人称代词 用红笔或荧光笔标出 如下同 第一人称代词 吾 我 予 余 朕 孤 寡人 臣 仆 妾等 代说话人或写文章的人 第二人称代词 尔 汝 女 若 乃 而 子 君 公 阁下 陛下 足下等 代受话人 第三人称代词 之 其 彼等 代人或者事 疑问代词问人的有 谁 孰 何等问事的有 奚 曷 安 焉 何等 指示代词常见的有 此 是 斯 兹 夫等另之 其 彼除作人称代词外 还常作指示代词 1 放在句

14、首的发语词 表敬副词有 夫 惟 盖 凡 窃 敬 请 苟 若 岂等 2 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 者 也 矣 焉 乎 哉 与 欤 耶 耳等 3 放在句首的复音虚词和关联词有 至若 于是 是故 若夫 至于 嗟夫 虽然 且夫 向使 纵使 然而 然则等4 时间词 顷之 未几 已而 既而 俄而等5 叹词嗟夫 呜呼等会构成独词句 前后都可断 对话 引语常用标志有 曰 云 言 白 语 道 谓 对等 两人对话 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 以后就只用 曰 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 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 答者 明辨句读 注意 四 切入角度1 从特殊标志词切入 1 句首标志词 发语词或叹词 夫 盖 若夫 嗟夫 嗟乎 呜呼

15、嘻 且夫 今夫 等等 时间词 是时 昔者 既而 俄而 乃今 有顷 等等 谦词 下官 窃 寡人 妾 愚 等等 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 吾 余 予 尔 女 汝 彼 此 等等 疑问词 何 孰 安 胡 焉 奚 等等 复音虚词 然则 是故 何以 得无 大抵 何其等 2 句中标志词 以 于 为 而 则等连词 3 句尾标志词 语气词 者 也 矣 哉 耳 乎 焉 与 欤 耶 邪 等 复音虚词 而已 奈何 也夫 矣哉 云尔 云云等 4 对话标志词 曰 云 语 言 道 白 对 谓等 2 从特殊文言语句切入 1 明句式 助断句 借助文言文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帮助断句 如判断句 者 也 等 反问句 不亦 乎 安 哉 等 被

16、动句 为 所 见 于 等 固定结构 如 何 何其 也 况 乎 等 这些句式和固定结构都表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 可以帮助断句 2 修辞句 找特点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一些句式整齐 结构鲜明的修辞句 如对偶句 排比句 反复句 顶真句及骈文常见的四六句等 断句时可以根据修辞句在结构与句式上的特点进行分析 然后按句子特点来断句 3 审关系 明结构 有些要求断句的文段在结构上存在较明显的结构关系 或并列关系 语句间无明显的主次之分 或总分关系 语句间会有中心句与支撑句 在支撑句的展开上一般也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 或转折关系 语句间的转折会从语意上体现出来 有时也会有鲜明的词语提示 如 而 然 然则 等 或因果关系 语句间会有隐含的因果联系 在表因与果的语句间 一般是要停顿的 把握了语段内容后 参考语段的结构与逻辑关系 可以断开句读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断句方法 利用对称 偶 句式断句法 古人写作 常常喜欢 对举成文 即两个句子成对称 偶 形式 这给断句提供了重要依据 应高度重视 答案 C 解析 解答此题 可先整体阅读文段 弄懂其大意是韩文对刘瑾等人的不满 文段先写刘瑾等人引导皇帝沉溺声色犬马的行为 接着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