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4节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ppt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0113512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4节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4节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4节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4节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4节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4节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1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4节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ppt(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图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第4节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考点1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分析 理解黄赤交角的变化带来的影响 关键是理解几种数据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 1 黄赤交角 回归线的纬度数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范围 极昼 夜 的最大纬度跨度范围 热带范围 2 90 2 北 南 温带范围 3 90 极圈的纬度数 晨昏线移动的纬度范围 北 南 寒带的范围 由此可见 黄赤交角的变大或变小将导致上述一系列现象的变化 规律技巧 图解黄赤交角变化对太阳直射点 移动速度和五带的影响黄赤交角的度数 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极圈的度数 90 黄赤交角的度数 典题例证1 2009 福建文综 读图 完成 1

2、2 题 1 若EF为赤道 P点出现极昼现象 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A 0 20 NB 0 20 SC 20 N 23 26 ND 20 S 23 26 S 2 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PQ为地轴 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A 福州冬季均温升高B 北温带范围变小C 全球极夜范围扩大D 悉尼 约34 S 夏季昼变长 C A 解析 第 1 题 图中PQ与经线夹角为20 则知 FOP 70 即P点纬度为70 N 若想保证P点出现极昼 则必须保证极昼范围由P点逐渐扩大到北极圈或由北极圈逐渐缩小到P点 又因直射的纬度与出现极昼 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 因而可得C项正确 第 2 题 由题意可知 图中黄赤交角为20 即回

3、归线度数为20 极圈度数变为70 则地球上热带 寒带范围变小 温带范围扩大 极夜 极昼范围变小 北半球冬半年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冬季均温升高 昼夜长短 四季差异变小 南半球夏季昼变短 1 如图中的箭头指示太阳直射点位置 角 为21 此刻北京时间为下午3时 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经度为 直射点位于 国家 境内 属于 类型 气候 2 此时地球上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带是 21 N 75 E 印度 热带季风 69 S 90 S 解析 第 1 题 根据纬度的几何学含义可判定 直射点的纬度值就等于 即直射点纬度为21 N 北京时间为下午3时 说明120 E的地方时为15时 图中直射点

4、的地方时为12时 两者时差为3时 换算成经度差就是45 所以直射点的经度为75 E 最后 据经纬度位置可确定直射点位于印度境内 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第 2 题 根据晨昏线上最北点 或最南点 的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互余的规律可判定极夜范围为69 S 90 S 考点2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1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2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注 冬夏半年和冬夏至日均为北半球 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 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降低夏至日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降低冬至日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降低 1 纬度变化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回归线之间地区 夏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大

5、值冬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达至一年中的最大值夏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回归线上一年有一次直射基他地区一年有两次直射 2 季节变化 3 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1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 该半球为夏半年 昼长夜短 纬度越高 白昼越长 另一半球 冬半年 昼短夜长 纬度越高 白昼则越短 2 直射点的纬度越高 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越大 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越大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 北半球各地昼最长 夜最短 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而南半球则昼最短 夜最长 秋分日 冬至日内出现极夜现象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则相反 3 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春冬至日全球昼夜等长 4 太阳直射的纬线或地区白昼不一定最长 规律技

6、巧 1 日出 日落时间计算和昼夜长短时间计算理论含义 过晨线为日出 过昏线为日落 从日出到正午再到日落为昼长时间 计算方法 1 找到该点所在纬线与晨昏线相交点 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时间为日出时间 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时间为日落时间 2 昼长时间 日落时间 日出时间 12 日出时间 2 日落时间 12 2 24 夜长时间 昼弧所跨经度 360 24 规律 同纬线地区日出 日落地方时相同 昼长时间相同 南北半球同纬度地区 昼夜相对 时间相反 且纬度越高 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各为12小时 极点将近半年是极昼或极夜 极圈仅出现一天极昼或极夜 2 地球上偏东的地点并不一定早看到日出由于地

7、球自西向东自转 在同一纬度地区 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 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偏东的钟表时刻要提早一些 但如果不是同纬度地区 情况就不一定了 如右图中的B点较A点位置偏东 但A点早已日出 而B点仍处于黑夜 典题例证2 2008 全国文综 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 完成 1 3 题 1 若该图表示上半年a b两月 a月早于b月 则 四地纬度依次是 A 66 5 N 66 N 40 N 40 SB 66 5 S 66 S 40 S 40 NC 66 5 N 66 N 0 40 SD 66 5 S 66 S 0 40 N A 2 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 A a月内 各地的夜长均长

8、于昼长B b月内 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C 地较 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D 地与 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 3 地在a月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Pa与Pb的关系应符合 A 01 D A 解析 1 该图表示上半年 即1 6月 1月1日至6月22日之间北半球各地昼渐长 南半球各地昼渐短 从图中看出 从a月到b月 三地昼渐长 所以 三地在北半球 地昼渐短 所以 地在南半球 所以选A 2 看图 a月和b月 三地昼长小于12小时 所以昼短夜长 而 地昼长大于12小时 所以昼长夜短 故A B都错 地昼长接近12小时 所以 地纬度比 地低 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小 故C错 地与 地之间的赤道上昼夜等长 故选D

9、3 地在a月昼长变化约为2小时 地在b月昼长变化约为5小时 故0 Pa Pb 1 2 2008 山东文综 下列日期中 北京的昼长与2008年奥运会开幕日那天 8月8日 北京的昼长最接近的是 A 奥运圣火火种在希腊雅典采集的那天 3月25日 B 奥运圣火登上珠穆朗玛峰顶的那天 5月8日 C 奥运圣火传递至协办城市青岛的那天 7月24日 D 奥运圣火在国家体育场缓缓熄灭的那天 8月24日 解析 3月20日太阳直射赤道 向北移 至5月8日需要49天 而8月8日太阳直射点也在北半球 向南移 到赤道的时间为9月22日 时间是45天 所以5月8日和8月8日太阳直射的纬度非常接近 那么这两个日期 北京的昼长

10、也最接近 答案 B 触类旁通 考点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应用 1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1 图解法正午太阳高度 H 90 纬度数差 y 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相隔的纬度数 如当太阳直射20 S时 北纬40 的正午太阳高度H 90 y 90 40 20 30 我们也可用 图解法 进行计算 例如 当太阳直射20 S时 40 N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呢 用图解法先绘一简图 如右图 表示赤道和地面曲线 一部分 画太阳直射光线ABO 该地和地心连线CO 则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等于90 减去ABO和CO之间的夹角 即H 90 AOC 90 20 40 30 注意 1 两地纬度差的求法 若太阳直射点与所求地

11、点处于同一南北半球上 两地纬度差是大数减去小数 若太阳直射点和所求地点分属于不同的南北半球时 两地纬度差是两地纬度之和 2 若所求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等于0 说明该纬度出现极夜现象 且处于极夜的界线上 若所求正午太阳高度为负值 说明该地是极夜 2 公式法一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 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 H 90 公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 为当地地理纬度 永远取正值 为直射点纬度 当地夏半年取正值 冬半年取负值 在实际的解题中 许多时候并不需要运用此公式 由于任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与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差值等于它们的纬度差值 所以利用下面公式计算更为方便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H 90 其中 为某地与太阳直射

12、点纬度的纬度差 如图所示 当太阳直射B点 10 N 时 A点 40 N 正午太阳高度是HA 90 90 40 10 60 当太阳直射B点 10 N 时 C点 23 26 S 正午太阳高度是 HC 90 90 10 23 26 56 34 2 太阳高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 物影的判断 太阳光的来向a 日出日落前后太阳光的来向 b 正午前后太阳光的来向 判断太阳直射点与该点的方位 太阳照射与物影的关系a 物影与太阳光线的来向相反 其一般规律是 若太阳从正东照 影子在正西 从正南照 影子在正北 从东北照 影子在西南 只有南北极点是太阳从什么方向照来 影子就向什么方向延伸 这是因为北极点周围的任何方

13、向都是正南 南极点周围的任何方向都是正北 b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物影朝北 夏至日 6月22日 最短 冬至日 12月22日 最长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地区物影朝南 冬至日 12月22日 最短 夏至日 6月22日 最长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物影可以朝北 也可以朝南 且直射时无影子 2 与房间采光的关系一般情况下 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照射到房间的面积越小 即夏季照射面积小 冬季照射面积大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 太阳光线从南窗射入 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 太阳光从北窗射入 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南窗和北窗均可射入 如上图所示 3 与楼房间距关系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建房时 为保证一楼全年均有阳光照到 两楼之间的最短距离

14、与楼高的关系 如下图所示 L H cot L为两楼间距离 H为楼高 为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 4 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要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而调整角度 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应等于当天正午太阳高度的余角 如下图所示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太阳能 从理论上讲热水器的倾角 应随季节的变化进行调节 思维深化 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方法昼半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图的作图与判读应从地球绕日公转图中去理解 太阳高度等值线图即为昼半球太阳高度相同的点形成的等值线图 其特点是 1 圆心 O 为太阳直射点 同心圆为太阳高度等值线 数值从圆心90 向外围降到0 最大的圆为晨昏线 2 晨昏线上最北点 A 和最南点 B 把

15、晨昏线分为晨线和昏线 东面为昏线 西面为晨线 3 赤道上昼弧长为180 即赤道上从晨线到昏线 经度差为180 夏至日全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图 4 圆心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 该经线上太阳高度为各点所在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 5 注意图上太阳直射点的经纬线 赤道 北极点或南极点在图上的位置 晨昏圈最南点和最北点的经纬度位置 太阳高度等值线图可与北半球纬线圈图进行对比 即北极星可看作太阳 北极点可看作太阳直射点 各纬线圈可看作太阳等高度线 赤道可看作晨昏线 画出二分日和二至日全球等太阳高度线图 上图为夏至日全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图 提示 画昼半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图应从地球绕日公转图中站在太阳一侧去看地球 应注

16、意图中地轴是否倾斜或倾斜方向 典题例证3 2007 宁夏文综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 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方向绘成简图 回答 1 2 题 1 可能反映该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方向的是 A B C D 2 当 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时 A 地球公转的速度较慢B 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C 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D 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 C D 解析 太阳直射范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是 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正午太阳方向分三种情况 1 23 26 N以北地区 正午太阳始终在正南方向 2 23 26 S以南地区 正午太阳始终在正北方向 3 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 正午太阳有时在正北方向 有时在正南方向 分析图可知 地为赤道 地为23 26 S 地为23 26 N 地为66 34 N 反映我国某校的只能是 地 故第 1 题选C 第 2 题 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90 此时为12月22日 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公转较快 三地正午太阳均在正南方向 地此时处于一年中低温时期 A B C 三项都不正确 故选D 触类旁通3 右图为地球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