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类文章阅读指导复习课程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0109496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叙事类文章阅读指导复习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叙事类文章阅读指导复习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叙事类文章阅读指导复习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叙事类文章阅读指导复习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叙事类文章阅读指导复习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叙事类文章阅读指导复习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叙事类文章阅读指导复习课程(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叙事性文章阅读 记叙文定义 记叙文是以记叙 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 以记人 叙事 写景 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针对中考考点 对写人叙事的一般记叙文的阅读 主要掌握以下几点 一 记叙的要素 顺序和线索的判断与梳理 二 记叙文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和体味 三 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 思想内容的把握 记叙文的阅读步骤 1 阅读全文 运用 六要素 知识 对文章内容 作者思路等有一个全面感知 2 浏览考题 粗略了解考察内容 3 再读文章 与题目相关的内容仔细阅读 4 解决问题 找准答题区域 注意关键句 主旨句 抒情议论段 5 认定补充对考题做进一步审视 并对所做答案进行认定 补充 题目考点 一 为文章拟

2、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依据有 1 核心人物 2 核心事物 3 核心事件 4 作者情感品味题目的含义可以从 A内容上B主题上C线索D设置悬念上等方面进行品味 示例 1 主题上结合主旨必答 如象征性的散文题目 也可以这样回答 拟题巧妙 一语双关 本指 实指 突出主题 耐人寻味 一 记叙的要素 1 记叙的要素 包括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的原因 经过和结果 2 掌握六要素 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 理清事情的发生 发展的脉络 概括文章中心或段落大意 事件的起因 经过 结果这三个要素 是记叙文的主体部分 内容的展现 人物的塑造 中心的表达 就是通过这些来实现的 阅读记叙文要能明确这三个要素 即使不要求准确

3、概括 也须达到能大体将这三点说出来的地步 把握六要素技巧 即 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 谁 干什么 记叙线索 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落 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 它把所有材料联结成一个有机体 所以说线索是文章的纲 抓住了这个纲 就能理顺文章的内容 掌握文章的结构 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线索是重要的 但不是什么都可以成为线索 只有那些能够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 体现文章主题思想的具体事物 才能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 线索类型 物线 事线 人线 感情线 时间线 地点线 见闻线 线索大致分六类 1 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 如 羚羊木雕 2 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 如 背影 以父亲的背影为线

4、索3 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如 变色龙 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4 以思想感情为线索 如 珍珠鸟 5 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 如 藤野先生 以时间的推移 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 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 到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离别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6 以 我 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如 孔乙己 以小伙计 我 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技巧 注意题目 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 议论抒情的句子 线索 是连贯文章始终的脉络 是文章的纲 文章的标题 反复出现的词或事物 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作者的思想感情 变化 我 的所见所闻所感 常见的叙述顺序 1 叙述类型 顺叙 按事情

5、的发生 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 倒叙 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 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也就是在记叙的时间上与事情的实际是相反的 如 背影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这是文章的开头一句 它开宗明义 落笔点题 用追叙的手法 再现了两年前作者终生难忘的往事 插叙 在叙述过程中 由于内容的需要 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 插入和内容有关的情节和事件 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记叙顺序作用 顺叙 按时间发展 有条有理 倒叙 1 强调 2 制造悬念 3 情节富于变化 吸引读者 插叙 1 补充内容 丰富情节 2 照应上文 或为下文铺垫 四 记叙文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和体会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6、 点明题旨的句子 描写 议论 抒情的句子 总结全文的句子 引用的句子 起承转合的句子 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含义 1 联系具体语言环境 借助上下文去推测 判断词语的特殊含义 2 联系具体语言环境 借助上下文去推测 判断词语的言外之义 3 结合整篇文章的语境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 小提示 解题方法 文中关键的语句常常是指能够提示和概括文章中心或段意的 内涵丰富 耐人寻味 对全文的内容和结构有重要作用 或在写景状物 刻画人物和议论抒情方面有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 正确理解和分析这些语句 有助于我们把握文段的意思和全文的主旨 解题技巧 含义要结合文章主旨中心去分析 表述要准确 通顺 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 词语的

7、调换 动词 不能 因为这个动词准确 具体 生动地描写了 对象 所以 形容词 不能 因为这个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对象 所以 副词 不能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 对象 的情况 程度 限制 时间 范围 换了之后就变成 与事实不符 把握文中的关键语句 首先要从本句入手 注意修饰限制成分 其次要看句子所在的语段 注意与这相邻的上下句和与之对应的解说句 第三 结合段意理解句子 准确性更高 总之 要注意句子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 例题 从前有个人 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 饥渴难忍 濒临死亡 可他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 一步一步地向前走 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 这间屋子已久无人住 风吹日晒 摇摇欲坠 在屋前 他发现了一个

8、吸水器 于是便用力抽水 可滴水全无 他气恼至极 忽又发现旁边有一个水壶 壶口被木塞塞住 塞上有一个纸条 上面写着 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 然后才能打水 但是 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装满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 里面果然有一壶水 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是不是该按纸条上所说的 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 如果倒进去之后吸水器不出水 岂不白白浪费了这救命之水 相反 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生命 一种奇妙的灵感给了他力量 他下决心照纸条上说的做 果然吸水器中涌出了泉水 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 休息一会儿 他把水壶装满水 塞上壶塞 在纸条上加了几句话 请相信我 纸条上的话是真的 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

9、外 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为什么说 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答 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作用 技巧 作用要从两方面考虑一从结构上 常起A承上启下过渡 B总领下文或C总结上文的作用 D设伏笔 E作铺垫二从内容上 常有A开篇点题 B深化中心 C点明主旨 画龙点睛 具体如下 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 文首 内容上 开篇点题 渲染气氛 埋下伏笔 设置悬念 结构上 为下文作铺垫 总领下文 2 文中 结构上 承上启下 总领下文 总领上文 3 文末 内容上 点明中心 深化主题或画龙点睛 结构上 首尾照应 结构完整 如何赏析诗文中所喜欢的句子 1 从修辞手法上分析 修辞的作用 2 从该句在文中的作用 点明中心 深化主

10、题 前后照应 画龙点睛 3从语言风格上 豪放 婉约 4 从用语 遣词准确传神巧妙5 从蕴含的哲理 给你的启示 6 从作者描写的角度 听 视 嗅 味 触觉 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 思想内容的把握 1 划分段落层次方法1 按时间推进划分 时间词语为标志 2 按空间变换划分 地点词语为标志 3 按感情的变化划分4 按选材角度或内容的变化划分5 按逻辑关系划分 总分式 层进式 并列式 划分段落层次技巧 简单说就是合并同类项 把相同内容的合为一层 把不同的分开来 找中心句 注意段首句 段尾句 归纳段意 本段 概括或具体 写了 谁 干什么 或 什么 怎么样 2 段意 层意的概括 归纳大意是在分层次的基础上进

11、行的 或者是同步进行的 一般说来在分层次合并同类项的同时 大脑也就在归纳各层的大致意思 再进而形诸文字而已 归纳层次大意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用最简洁的文字说明各层写了什么 二是用表明作者观点的话来概括 三是选用文中现有的关键词自己组合成句来概括 不论采用哪种形式 都要遵循基本的原则 一是力求完整 不能以偏概全 二是力求简洁 不要过多复述 三是力求明确 不能笼统含糊 3 概括归纳记叙文中心内容 把握中心思想的原则是 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感知 切忌拘泥 局限某一局部纠缠不清 即使是某一片段 段落的分析 也必须立足于文章的整体去思考 探究 掌握整体和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 在抓住本质的基础上进行合理 精确

12、 完备的概括 概括记叙文的中心常用的格式 本文记叙了 描写了 的故事 事迹 经过 事件 景物 表现了 反映了 歌颂了 揭露了 批判了 的思想 性格 精神 实质 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 举例 背影 通过写车站送别 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挚的爱 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 记叙文的人称及其作用 第一人称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与读者没有距离 第二人称最贴近读者 使人感到特别亲切 但用得不多 第三人称 是以 他 叙事 运用第三人称叙事 可以不受时间 空间的束缚 叙述的角度比较灵活 自如 根据详略 把握记叙文的要点 一般来说 能突出表现文章主旨的情节 场面写得详 其余则略 例如朱自清的 背影 中数次写到父亲的背影

13、 详写的是第二次在车站送别场面中 父亲买橘子爬铁道时的背影 生动地表现了文章 父爱子 的主题 阅读时 注意文章的详略安排 有助于抓住文章的中心 分析文中描写 议论和抒情的作用 描写是记叙文最常见的表达方式之一 运用描写手法 能栩栩如生地再现人物 事件和景物 描写主要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 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A 人物描写及其作用类型 语言 动作 神态 心理 外貌描写人物描写方法作用 描写 对象 特征 性格 B 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1 暗示时代背景 2 渲染气氛 3 烘托人物性格 心理 4 推动情节发展 预示结局 各类描写答题技巧 肖像 外貌 描写 包括神态描写 描写人物容貌 衣着 神情 姿态等

14、 交代了人物的 身份 地位 处境 经历以及 心理状态 思想性格等情况 语言 对话 描写和行动 动作 描写 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 心理 心情 并反映了人物的 性格特征或 精神品质 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心理描写 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 思想 揭示了人物的 性格或者 品质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 描写自然景观如人物活动的时间 地点 天气 季节和景物场景如山川 湖海等自然景物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 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 渲染 环境气氛 烘托人物的 情感 预示人物的 命运 表现人物某性格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 社会环境 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 室内 的

15、布局 陈设 交代故事发生的 时代背景 时代特征 社会习俗 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渲染 环境气氛 衬托人物心情 推动情节发展 深化主题 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A 类型 记叙文中的议论 有先叙后议 先议后叙之分 B 作用 议论的目的在于揭示记叙事物所蕴涵的思想意义 起 画龙点睛 的作用 记叙文中的抒情 分类 一种是作者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 叫直接抒情 一种是寓情于景或托物抒情 叫间接抒情 作用 抒发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 标点的作用 引号的作用 引用 强调 特定称谓 否定 讽刺 反语破折号作用 提示 注释 总结 递进 话题转换 插说 合理想象人物的表现 补充一段文字 首先要符合上下文情节

16、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 然后根据特定的情境确立描写人物的语言 行动 心理 神态 联系学生自身 读感受 仔细阅读文章 把握文章中心 从文中生发出来 平时一方面要关注生活 注意勤观察 勤思考 另一方面要广泛阅读 开阔视听 不断吸取知识营养 积累较丰富的材料 谈 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谈 时要针对话题 选取适当的角度 具体阐述 避免空泛 谈 的内容应从原文生发 要中心明确 要表现正确的思想和健康的情感 谈 时要根据题意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 议论记叙相结合 语言力求简明扼要 注意文字数量的要求 开放性试题应注意 谈看法 读启示 读体验 谈做法等 修辞方法及作用 1 比喻 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2 拟人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 思想 感情和动作 使物人格化 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3 夸张 突出特征 揭示本质 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排比 条理清晰 节奏鲜明 增强语势 长于抒情 增强文章气势 增加感染力 说服力 5 对偶 形式整齐 音韵和谐 语句整齐 意韵铿锵 互相映衬 互为补充 6 反复 强调某种意思 强烈抒情 富有感染力 有强调语气 强化内容的作用 7 设问 自问自答 引人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