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竞赛.ppt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0104981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竞赛.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中历史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竞赛.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中历史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竞赛.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中历史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竞赛.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中历史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竞赛.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竞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竞赛.ppt(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孔子与老子的思想 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的形成 2 汉代儒学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3 宋明理学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4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学习目标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道事君 不可则止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 孔子的思想主张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以德治民 礼 仁 克己复礼为仁 道 是世界的本原 世界万物由矛盾对立面构成 矛盾在一定条件下转化 守静 守雌 老子的思想主张 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 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 盗贼无有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 至治之极 甘其

2、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 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做人 顺其自然 知足寡欲 自然 宇宙 人类社会 天行有常 制天命而用之 人性论 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也凡人有所一同 饥而欲食 寒而欲暖 劳而欲息 好利而恶害 人类社会 政治 行仁义和王道 以德服人 君舟民水 做人 礼乐规范人 后天教育使人向善 自然 宇宙 与现代西方理念相合 荀子的思想主张 韩非子的思想由此推演而出 董仲舒 儒学的神秘化与正统化 1 你如何理解 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 中的 人 你认为汉武帝会全盘接受这个理论吗 2 董仲舒 春秋繁露 中说 天地之气 阳阳相伴 阳尊阴卑 这是他的什么主张的理论基础 3 你如何理解 大

3、一统 汉武帝为什么会同意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大一统 大 犹言重视 尊重 一统 指天下诸侯统一于周天子 后世因称封建王朝能统治全国为大一统 辞海 大一统既指地域上的统一 政治上的中央集权 还指思想上的统一 隋唐 明清时期 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下 万国来朝 服膺中华也是大一统 自然 宇宙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人类社会 政治 大一统 中央集权 人伦 三纲五常 董仲舒新儒学 以粗糙天命观来要求和约束人们遵从三纲五常 思想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请思考 北宋时期儒学面临哪些严峻挑战 而天竺教义适于此时 魏晋时期 大量输入 其本身既具精微之学说 其出世之宗教信仰有解除乱世人生苦闷惶惑之魔力 于是一部分士

4、大夫及平民明唱舍己从人之主张 取全部民族文化而否定之 此诚中国思想史上空前之巨变 接触之结果虽激起哲学与宗教思想之进步 而无益于社会及政治生活 萧公权 中国政治思想史 唐有天下 如贞观 开元间 虽号治平 然亦有夷狄之风 三纲不正 无父子 君臣 夫妇 其原始于太宗也 故其后世子弟 皆不可使 君不君 臣不臣 故藩镇不宾 权臣跋扈 陵夷有五代之乱 程颐 河南程氏遗书 程朱理学 儒学的哲学化与通俗化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 地得之而为地 凡生于天地之间者 又各得之以为得之以为性 其张之为三纲 其纪之为五常 盖皆此理之流行 无所适而不在 朱子语类 朱子语录 释氏云 一月普现一切水 一切水月一月摄

5、 这是释氏也窥得见这个道理 宇宙之间 一理而已 三纲五常 盖皆此理之流行 禅宗所谓 一法遍含一切法 程朱的理论是 理一分殊 理是万物的本源 对理的具体表现不同 每个事物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差异 这就是分殊 程朱理学 天理 是世界本原 先有理后有物 人类社会 自然 宇宙 天理 就是儒家道德规范三纲五常 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格物致知 存天理 灭人欲 程颢程颐朱熹 陆九渊开创心学 穷理不必向外探求 只需内心反省 心 为宇宙万物的本原 心 就是 理 自然 宇宙 人类社会 发明本心 材料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 满心而发 充塞宇宙 无非此理而已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便是宇宙 象山先生全集 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

6、 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 仁义礼智 非由外铄我也 我固有之也 弗思耳矣 性善论 仁义论 仁政论等都是围绕 四端 说展开的 社会主张 君臣关系 君之视臣如土芥 则臣视君如寇仇 君民关系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贼仁者谓之贼 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闻诛一夫纣矣 未闻弑君也 哲学思想 孟子的思想主张 人格修养 养浩然之气 舍生取义 王阳明发扬心学的背景 理学成为人们求取功名的敲门砖 已失去以之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 道德沦丧 社会动荡 阳明论政 大略以孟子 礼运 为蓝本 虽足针砭专制 究非真出新创 至其论学 直欲与西汉以来之儒家正统思想挑战 末学弊极 浸至是非以孔子为

7、权衡 纲常致个人于桎梏 迁延至明 殆已趋于僵化 阳明继起 乃揭思想解放之赤帜 发为学贵自得之论 明中期社会矛盾尖锐 封建统治陷入危机 王阳明 传习录 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 何曾把他的说去用 我着实曾用来 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 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 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 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 竭其心思 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 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 某因自去穷格 早夜不得其理 到七日 亦以劳思致疾 遂相与叹 圣贤是做不得的 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 及在夷中三年 颇见得此中意思 乃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 格物之功 只在身心上做 人人自有定盘针 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 枝枝叶叶外头寻

8、自然 宇宙 人类社会 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 否定格物致知说 致良知 知行合一 夫学贵得之心 求之于心而非也 虽其言出自于孔子 不敢以为是也 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 求之于心而是也 虽其出自于庸常 不敢以为非也 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盖人心之本体即是明德 私欲障碍则本体丧失 圣贤庸愚 同具此心 苟能致知 皆能明德 王阳明 传习录 人人都有独立思考的权利 人类于精神生活完全平等 不容有高下尊卑之别 有打破偶像的精神 王阳明发扬心学 张载文天祥顾炎武 理学的道德理想与精神价值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品德 强调社会责任 有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儒学的民主化与哲学化 夫私者人之心也

9、 人必有私 然后其心乃见 无私心则无心矣 虽有孔子之圣 苟无司寇之任 必不能安其身于鲁也决矣 然则为无私之说皆画饼之谈 李贽 藏书 然而当明代专制毒焰方盛之时 反动思想已勃然兴起 虽不敢直接攻击专制政治本身 而对于专制政府所利用之正统学术则力加破坏 王守仁开其风 李贽极其流 李氏弃官削发 不啻废君臣 父子 夫妇 兄弟之四伦也 认男女平等 许妇人讲学 提倡婚姻自主 是打破男女之防也 萧公权 中国政治思想史 肯定人的私欲的合理性 勇于打破封建束缚 追求个性自由 孟子语录曰 庖有肥肉 厩有肥马 民有饥色 野有饿莩 此率兽而食人也 兽相食 且人恶之 为民父母 行政 不免于率兽而食人 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10、仲尼曰 始作俑者 其无后乎 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曰 人恒有言 皆曰 天下国家 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 君之视臣如手足 则臣视君如腹心 君之视臣如犬马 则臣视君如国人 君之视臣如土芥 则臣视君如寇仇 曰 谏行言听 膏泽下于民 有故而去 则君使人导之出疆 又先于其所往 去三年不反 然后收其田里 此之谓三有礼焉 如此 则为之服矣 今也为臣 谏则不行 言则不听 膏泽不下于民 有故而去 则君搏执之 又极之于其所往 去之日 遂收其田里 此之谓寇仇 寇仇 何服之有 思考 1 儒家思想为什么在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始终保持主流思想地位 2 为什么儒家思想至今仍有很大影响 1 思想家的独立性与

11、思想前瞻性 思想上的拿来主义和与时俱进 外来思想文化不足以取而代之 2 人本主义的合理内核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重视教育的优秀传统 家风 注重人格修养的现实意义 诚信 仁义等 儒家思想中有哪些消极因素 1 官本位个人崇拜神话权力 2 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 严格的等级观念 重男轻女 重义轻利等压抑了人们的自然需求 不利于社会进步与发展 谢谢 知识分子 用思维着的悟性 社会良知 敏锐的视角和如椽的笔 引导社会朝着健康 公正与和谐方向发展的文化人 西方对知识分子的定义 社会的良心 知识分子的使命是什么 知识分子的使命 担当与责任 理学排斥私心 存天理 灭人欲 就是主张压抑个性 压抑人性 李贽说 夫私者

12、人之心也 人必有私 然后其心乃见 无私心则无心矣 其思想主张的核心是个人自由 个性解放 王守仁说 夫学贵得之心 求之于心而非也 虽其言出自于孔子 不敢以为是也 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 求之于心而是也 虽其出自于庸常 不敢以为非也 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李贽是王守仁的再传弟子 深受良知学说的影响 任世江 编余杂俎 归纳总结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比较 3 陆九渊开创心学 穷理不必向外探求 只需内心反省 心 为宇宙万物的本原 心 就是 理 自然 宇宙 人类社会 发明本心 材料一 二程遗书 云 今日格一件 明日格一件 积习既多 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朱子语类 云 一事不穷 则阙了一事道理 一物不格 则阙了一物道理

13、 白鹿洞书院学规 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材料二鹅湖之会 论及教人 元晦 朱熹的字 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 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 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 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 此颇不合 宋元学案 卷七十七 材料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 满心而发 充塞宇宙 无非此理而已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便是宇宙 象山先生全集 1 基本主张 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 致良知 知行合一 3分 2 只要有虔诚的信仰 灵魂便可得救 无需购买赎罪券 2分 教皇对德意志信徒的欺骗和压榨 1分 3 强调人的主观感悟 敢于挑战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主张人类在精神上平等 3分 孟子语录曰 庖有肥肉 厩有肥马 民有饥色 野有饿莩 此率兽而食人也 兽相食 且人恶之 为民父母 行政 不免于率兽而食人 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仲尼曰 始作俑者 其无后乎 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曰 人恒有言 皆曰 天下国家 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 君之视臣如手足 则臣视君如腹心 君之视臣如犬马 则臣视君如国人 君之视臣如土芥 则臣视君如寇仇 曰 谏行言听 膏泽下于民 有故而去 则君使人导之出疆 又先于其所往 去三年不反 然后收其田里 此之谓三有礼焉 如此 则为之服矣 今也为臣 谏则不行 言则不听 膏泽不下于民 有故而去 则君搏执之 又极之于其所往 去之日 遂收其田里 此之谓寇仇 寇仇 何服之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