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资料 11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三民主义同步.ppt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0104802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资料 11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三民主义同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资料 11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三民主义同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资料 11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三民主义同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资料 11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三民主义同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资料 11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三民主义同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资料 11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三民主义同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资料 11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三民主义同步.ppt(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三民主义 本专题主要讲述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思想界出现的向西方学习和思想解放的历程 近代各阶级 各派别的思想主张及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历程的特点是高考考查的主要知识点 考向预测 1 近年来 中国思想近代化的问题是中国史学界研究的热点 故地主阶级洋务派的 中体西用 思想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民主与科学等仍是高考命题的高频点 2 从命题角度看 高考仍将注重对中国近代先进思想演变的背景 内容及影响 近代主要思想家主张的异同及地位的考查 有可能将从思想近代化的角度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表现及对中国社会的

2、影响 同时注重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的考查 备考策略 1 复习时 要抓住一条主线 近代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及思想不断解放的历程 把握向西方学习的四个阶段的主题内容 即 一是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 地主阶级学 器物 二是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 资产阶级学 制度 三是1915年至1919年 资产阶级学 思想文化 四是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 中国共产党从 走俄国的路 到 走自己的路 2 注意分类归纳近代主要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在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析比较其思想主张的共同点及差异 探究点一从 中体西用 到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演变 1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即 中体西用 的思想

3、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其特点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立国之根本 西方的近代文化是巩固根本的切实手段 实质是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达到强化封建制度 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 学习西方仅停留在 器物 的层面上 2 从早期维新思想发展到康梁维新思想 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主张兴民权 设议院 实行君主立宪 发展资本主义 学习西方从物质层次上升到制度层次 3 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民族 民权 民生为主体内容的三民主义 主张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形成了完整的革命理论 将向西方学习的制度层次深入了一步

4、4 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将西方启蒙思想的民主 自由 平等学说引入中国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将反封建推到思想文化的深层次 例1 2011 安徽卷 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 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A 中学为内学 西学为外学 中学治身心 西学应世事 B 吾国固有之文明 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 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 中学有中学之体用 西学有西学之体用 分之则并立 合之则两亡 D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 科学之兴 其功不在人权说下 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例1C 解析 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 A项是洋务派 强调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B项是顽固派 天朝上

5、国 故步自封 狂妄自大 D项为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观点 强调科学与人权 民主 并重 点评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演变过程 内容及特点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 复习时要重视分析各阶级 各阶层主张所体现的思想解放的特点 辨析早期维新派 维新派 革命派 激进派主张的异同 理解近代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变式题B 解析 明末清初的 工商皆本 意识与题目中的民族危机无关 故排除A项 B C D三项都与民族危机有关 魏源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 思想出现于鸦片战争时期 洋务运动的 中体西用 主张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 新文化运动的 民主与科学 思想出现在1915年以后 故答案为B项 探究点二三民主义内容

6、影响 1 三民主义 1 内容 民族主义 即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就是开展民族革命 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民权主义 即 创立民国 就是开展政治革命 推翻封建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生主义 即 平均地权 就是开展社会革命 平均地权 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 实现家给人足 2 影响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它表达了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 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 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发展 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这

7、是其局限性 2 新三民主义 1 内容 民族主义 一是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 二是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反对民族压迫 民权主义 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民生主义 增加了 节制资本 并提出实行 耕者有其田 制定劳工法 的政策 使民生主义与扶助农工紧密结合 2 影响 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立了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的三大政策 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精神 同中共的最低革命纲领基本一致 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高潮 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 纲领上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仍具有局限性 例2 2011 重庆卷 一百年前 孙中山提出的民族 民权 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 以下论

8、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 就算汉人为君主 也不能不革命 B 驱逐鞑虏之后 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 改良社会经济组织 核定天下地价 D 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 复四千年之祖国 例2A 解析 本题是对学生迁移能力的考查 考查点是对三民主义的理解 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主要是反对清朝统治 可排除B D两项 核定天下地价即平均地权 属于民生主义 可排除C项 点评 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后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成为国民大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 命题多是围绕对三民主义内涵的理解考查 预计2012年将会从三民主义思想内涵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三民主义新发展的内容与特点等方面进行考查 复习备考时应格外注意 变式题A

9、 解析 解答关键是理解材料 提高劳动群众的福利和保障社会和平 等信息 可知孙中山能使老百姓得到实惠的措施是 平均地权 和 土地国有 故选择A项 B项错误 没有消灭私有制 因为孙中山的土地政策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私有制 仍然是私有制的范畴 C项与实行社会主义没有直接关系 D项也与实行社会主义没有关系 探究点三新文化运动的特点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的影响 1 新文化运动的特点 1 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 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实质是实现民主政治 2 新文化运动有思想和文学两条战线 其目的是为实现民主政治而营造新文化氛围 3 新文化运动有着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和对东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局限性 4 新文化运动以五四

10、运动为界 分为两个阶段 前期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 2 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的影响 1 促使新文化运动由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转变为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新思想解放运动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促使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向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转变 为中国革命准备了领导力量 2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推动了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促使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中国革命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和方向 3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例3 2011 浙江卷 诗人徐志摩 1896 1931 说 在24岁

11、以前 我对于诗的兴味 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 社会契约论 的兴味 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 当时 文学革命 的影响还不大B 新青年追求 德先生 和 赛先生 C 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D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例 B 解析 徐志摩 24岁以前 即1920年以前 这是解答本题的前提 1917年胡适和陈独秀已经提出了 文学革命 的口号 此后形成文学革命的高潮 A项错误 徐志摩对 相对论 感兴趣无疑是受到当时 赛先生 科学 的影响 对 民约论 感兴趣则是受到了 德先生 民主 的影响 B项正确 本题的主旨不是讨论重理轻文的话题 C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批

12、判 D项错误 点评 新文化运动及影响 马克思主义传播及影响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高考多是利用新材料 新情境 突出对新文化运动特点 影响及马克思主义传播影响的考查 复习备考时 一是要特别重视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内容 五四运动前后主流思想的演变及特点等方面的理解认识 二是分析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 马克思主义传播 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变式题C 解析 解答本题 理解题干中关键信息 以致吾国固有之文化摧毁无余 迁移新文化运动矛头直指封建传统文化 主张民主与科学 全盘否定中国文化 可以判断答案为C项 探究点四近代主要思想家的主张及评价 1 地主阶级 1 魏源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主张 引导人们关

13、注世界的形势 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2 洋务派李鸿章 张之洞 左宗棠等人的 中体西用 动摇了恪守祖训的传统及纲常名教的绝对权威地位 开启了近代化的先河 2 资产阶级 1 早期维新派王韬 郑观应等人 主张革新政治制度 实行君主立宪制 发展民族工商业 与外国进行商战 兴办学校 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 其思想为康梁维新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维新派 康有为 撰写著作 新学伪经考 和 孔子改制考 借助经学外衣 否定君主专制统治 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 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 有力地抨击了封建顽固势力 其思想被称为 思想界之一大飓风 梁启超 发表 变法

14、通议 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 宣传变法图存的思想 积极借用进化论思想 阐述了君主立宪代替君主专制的必然性 严复 指出封建君主皆为 大盗窃国 主张国家属于人民 译著 天演论 提出了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世道必进 后胜于今 的观点 论证了变法的必要性 其思想 进化论 风靡全国 增强了无数仁人志士的救亡图存的信心 3 革命派的孙中山 提出三民主义 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到来 4 激进派的陈独秀等 其思想核心是民主与科学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启迪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 3 无产阶级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 宣传俄国十月革命 高举社会主义大旗 促使先进的中国人将它作为改造社会

15、的思想武器 指导中国革命 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 2011 江苏卷 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 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 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 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 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 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 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 从中可见 该思想家主张 A 打破保守观念 为新文化营造空间B 剔除传统糟粕 重建儒家信仰C 宣扬改革理念 为康梁变法造声势D 遵循进化理论 任凭自然选择 例 A 解析 本题以20世纪初思想家的言论为切入点 考查学生对新思想影响的掌握 以及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比较分析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时代特征和材料的理解 20世纪初 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16、 材料中作者宁肯国粹消亡 也要使中国顺应历史潮流 而不是重建儒家信仰 排除B项 20世纪初 康梁变法已经失败 排除C项 材料中强调是顺应历史潮流 而不是自然选择 排除D项 变式题A 解析 理解材料 从 不务行教而专行贾 且佐行贾以行兵 主要叙述了从意大利到法兰西再到英吉利等国 主要是发展商业达到强国的目的 故A项符合材料含义 B C D三项未在材料中体现出来 热点视角视角1 进一步解放思想 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是当前国家深化改革的重点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故近代思想解放的过程 特点及影响会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之一 视角2 思想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考命题可能会从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 工业近代化角度考查近代向西方学习 思想解放的推动作用 热点演练1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是西方传教士在广州创办的中国境内第一份中文刊物 1835年刊登了如下内容 英杰利之公会 甚推自主之理 倘国要旺相 必有自主之理 不然 民人无力 百工废 而士农商工 未知尽力竭力矣 当时 这一报道 A 促进了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觉醒B 表明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C 改变了近代中国人办报的主题和特色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