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鲁教选修2.ppt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0104531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鲁教选修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鲁教选修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鲁教选修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鲁教选修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鲁教选修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鲁教选修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鲁教选修2.ppt(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课标领航课程标准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 学习目标1 通过图表资料 了解世界及我国的人口分布大势 2 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说明世界人口分布大势及形成原因 3 辨析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基本概念 说出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4 讨论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不同观点 分析与判断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和我国环境人口容量 理解我国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 核心要点突破 基础知识梳理 教材深化透析 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学业水平达标 一 人口分布1 衡量指标 1 人口密度 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 人口密度相同的地区 人口分布 却不尽相同 2 人口分布格局 人口

2、的实际分布情况 基础知识梳理 格局 2 分布规律 1 纬度分布 主要分布在 半球纬度20 60 之间的地区 2 海陆分布 一半以上的人口分布在距海岸 千米范围内 3 垂直分布 近80 的人口分布在海拔低于 的平原和丘陵地区 北 200 500 4 大洲分布 各大洲中 洲人口最多 南极洲至今没有常住人口 5 人口分布密集区 亚 南亚 西部和 国东北部 6 人口分布稀少区 高山和寒冷地带 干旱沙漠地带和气候湿热地带 亚 东 欧洲 美 方法规律世界人口稀疏区 3 我国的人口分布我国人口分布的显著特点是 部地区多 部地区少 地区多 高山 高原地区少 发达 便利的地区人口多 经济落后 交通闭塞的地区少

3、从各民族居民居住地看 集中地区多 民族地区少 也是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东 西 平原 经济 交通 汉族 少数 思考形成我国东 西部人口分布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的状况 是历史上长期以来形成的 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的关系十分密切 自然环境的差异主要有以下三点 1 地形方面 东部地区多为平原 丘陵 而西部地区大多为高原 山地 2 气候 东部地区主要是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 水热条件配合好 有利于农业发展和人类的居住 而西部地区多属于干旱区或高寒区 海拔较高 不利于人类居住 3 水文 水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之一 东部地区主要是湿润 半湿润气候区 江 河 湖 海等天然水体为

4、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 而西部地区降水少 多内流河 湖 社会经济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为 东部地区发展历史悠久 经济发展水平高 便利的交通条件等有利于人口的分布和发展 方法规律分析对比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教材在介绍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时采用对比法 即从不同的角度比较我国人口分布的 多 少 差异 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先把这些标准和角度找出来 然后对比总结差异 如下所示 二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气候 矿产 减少 生产力 生产活动 宗教 历史 生产力 政治 三 谋求人口合理容量1 环境人口容量的定义 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 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 智力 技术等条件 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

5、生活水平条件下 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 供养的人口数量 2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 丰富程度 发展水平 发达程度 对外 程度 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 持续 资源 科技 经济 开放 3 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具有 性和相对 性 4 根据我国国情 谋求合理的人口容量 具体做法是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努力提高科技水平 提高资源的 和对资源的管理水平 不确定 确定 利用率 名师点拨 1 图示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很多 例如资源丰富程度 科技水平 经济发达程度 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 如下所示 2 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承载力的区别与联系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

6、容量 环境承载力的共性是都表达了某区域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从而使同学们难以区分这三者的差异 现借助 木桶理论 将三者的差异区分如下 3 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 核心要点突破 1 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2 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 科技发展水平 生产活动方式 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政治文化等 其中 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3 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可在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 例如 两次世界大战使世界政治地图发生明显变化 人口也随之大规模移动 此外 宗教信仰 文化习俗 政府的人口与发展政策以及历史因素等 也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2011年高考海南地理卷 我

7、国第六次人口普查 2010年 数据显示 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 比2000年增11700万人 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据此完成 1 3 题 1 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A 我国人口规模扩大B 我国中 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C 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D 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2 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中 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B 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C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D 人均耕地减少 3 该现象会 A 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B 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C 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D 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 解析 第 1 题 B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8、C项错误 我国人口分布东西差异较大 D项 材料中反映为迁移增长 并没有涉及自然增长率 第 2 题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导致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 第 3 题 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从中 西部落后的农村地区迁往东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 因此B项正确 答案 1 A 2 C 3 B 方法规律实例举证法认识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 90 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平原和低山丘陵区 海拔和地貌类型 地形 2 80 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温带地区 气温 3 从沿海到内陆 不同植被带的农业布局和人口分布不同 降水间接影响人口分布 4 干旱地区的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呈点状 线状和片状分布 水资源 5 肥沃的黑土区农

9、业较发达 人口较密集 土壤间接影响人口分布 6 煤炭开采区 油田开采区人口密集 矿产资源 7 农业社会里 农业发达地区人口密集 资本主义社会里 城市人口众多 社会经济因素 8 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人口分布状况 战争 学以致用2011年福州模拟 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 读图回答 1 5 题 1 分析图一 从地形类型来看 世界56 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区 2 分析图二 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 3 分析图三 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 的大洲中 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洲 4 综合分析 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 地形区 纬

10、度地区和 地区的趋向性 5 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 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 多选 A 恒河平原B 亚马孙平原C 西欧平原D 美国阿拉斯加州E 朝鲜半岛F 青藏高原G 刚果盆地H 加拿大东南角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统计图的分析能力 该题的信息源主要来自三幅统计图 一要看清每幅图的名称 二要注意纵横坐标所代表的项目 尤其是纵坐标上标注的数值 三要注意图例说明 另外 主题干中 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这句话点出了该题的中心主题 第 1 题 图一横坐标代表人口比例 纵坐标代表海拔高度 第 2 题 首先判断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 然后结合该纬度带的海陆分布特点进行分析 第 3

11、题 注意图例说明 并结合题干的双重要求进行区 分 第 4 题 在前面读图分析的基础上 总结出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性 第 5 题 在读图的基础上 结合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进行选择 答案 1 海拔200米以下 2 气候恶劣 终年酷寒 3 南美 4 平原中低沿海 5 ACEH 图表解读1 教材图1 3 1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对比图中两个地区的面积相同 都是1平方千米 总人口数都是5 根据公式 人口密度 总人口数 总面积 可以求出两地的人口密度都是5人 平方千米 但从图中很明显可以看出 左图的人口分布不均匀 有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 右图人口分布均匀 由此可见两地的人口分布格局不同 这说明人口密度并不能体现

12、人口的实际分布 教材深化透析 2 教材表1 3 1世界人口纬度分布趋势表1 3 1显示 世界人口的79 4 分布在20 N 60 N 人口占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为40 S 90 S 原因是北半球的中低纬度气候适宜 平原面积广大 人类活动的历史悠久 3 教材表1 3 2世界各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面积 人口占各洲的比例 表1 3 2表明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距海岸200千米的范围内 原因是从沿海到内陆 由于降水量的差别而相继出现森林植被 草原植被和荒漠植被 不同植被带的农业布局完全不同 人口分布状况也不同 一般来说 降水少的地方人口稀少 降水较多的地方人口密集 4 教材表1 3 3世界人口垂直

13、分布趋势由表1 3 3可知世界56 2 的人口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 原因是平原地区土壤肥沃 地势平坦 有利于农耕 人口稠密 高山 高原地区土层贫瘠 交通不便 加上气候寒冷 风力大等不利因素 人口较稀疏 5 教材图1 3 2世界人口密度 20世纪90年代 从图中可以看出 世界人口密度分布不均 东亚 南亚 西欧和美国东北部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人口稀少地区主要分布在高山高原地区 纬度较高的寒冷地区 气候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 气候干旱的沙漠地区 南极洲和北极附近的格陵兰岛至今无人定居 活动点拨1 教材P16问题索引人口合理容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而这些因素又是不断变化的 故它不是一

14、个具体 明确的数值 而是一个取值范围或估计值 人口合理容量虽不是一个确定值 但在一定历史阶段 由于技术水平 资源基础相对稳定 生活消费水平变化不大 因此又是相对确定的 它影响到人类对人口增长态势的认识 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人口和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 人口与环境 资源协调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努力等方面 2 教材P17活动提示从图1 3 2以及表1 3 1 表1 3 2和表1 3 3 可知世界人口分布体现出中低纬规律 近海岸规律和平原规律 北半球人口分布稠密地区主要在东亚 南亚 欧洲西部和美国东北部 原因 东亚和南亚有世界古老的文化中心 开发历史悠久 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达 西欧是

15、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和商贸活动频繁的重要工业地带 美国东北部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 3 教材P19活动提示一是自然环境优越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地势低缓 气候温暖湿润 河网密布 沿海交通方便 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 利于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 二是经济实力雄厚 这里开发历史悠久 农业发达 又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和近代科技集中的地区 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发展迅速 吸引大量外地人口的迁入 人口总量大大增加 三是政策因素 80年代以来国家从全局出发 制定有利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政策 使这里成为改革开放最先获益的地区 大大刺激了人口迁入 4 教材P24活动提示综合分析 第三种方案比较科学 第一种方案将导致当地人口压力增大 造成山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第二种方案会给迁入地带来巨大经济负担 而第三种方案则既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又可以缓解迁入地的经济负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