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2.2 中国古代的艺术 人民必修3.ppt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0100952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2.2 中国古代的艺术 人民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 2.2 中国古代的艺术 人民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 2.2 中国古代的艺术 人民必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 2.2 中国古代的艺术 人民必修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 2.2 中国古代的艺术 人民必修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2.2 中国古代的艺术 人民必修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2.2 中国古代的艺术 人民必修3.ppt(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的古代艺术 相传上古黄帝时 史官仓颉根据日月星辰 鸟兽足迹等自然景物创造了汉字 图为仓颉像 仓颉造字虽只是传说 但据考证 仓颉可能是对汉字进行整理和规范的第一人 图为传说中的仓颉造字台 天为雨粟 鬼为夜哭 龙乃潜藏 一 出鬼入神 的书法艺术 1 汉字起源和演变 起源于绘画 早在六千多年前 原始社会晚期 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 渐渐演变成为汉字 演变的过程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草书 一 出鬼入神 的书法艺术 楷书 行书 1 含义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 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 2 特点 书法艺术以自由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 表现感情 气势和意境

2、 且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形态美 动态美 意境美 2 含义与特点 3 主要字体 甲骨文 西周毛公鼎铭文 金文 铭文 钟鼎文 籀zh u篆文 汉字的统一 小篆 小篆字体略长 笔画圆匀 富有图案美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篆书 隶书 隶书 是小篆简便写法 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 字型结构平衡对称 整齐安定 汉字字体的楷模 楷书 东汉末年 一种新的汉字字体出现了 汉朝末年 文字形体又由隶书演变成了现在使用的 楷书 楷 是楷模的意思 楷书 就是可以作为楷模的字体 字型方正 规矩严整 图为楷书的创始人钟繇 在楷书和草书产生之际 楷草之间还有一种字体也在流行 就是 行书 行书的字体既不象楷书那样一个

3、一个的呆立着 又不象草书那样一个一个的在奔跑 而是象云 象水那样慢悠悠地不停地流动着 所以 叫 行书 工整清晰 飞洒活泼 实用性很高 最擅长写行书的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 称 书圣 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 的 兰亭序 丧乱帖 快速书写的字体 一 行书 在隶书成为汉代通行的主要字体的同时 又出现了一种写得简便 潦草的字体 叫做 草书 草书是隶书快写而简便的结果 草 是潦草 快捷的意思 主要是用来起草文稿和写信 由于写得比较快 所以在书写过程中有的省去了字形的一部分 有的把一些笔画连在一起 到唐朝以后的 狂草 则更是难以辨认 狂 就是漫无章法 随心所欲 这种几乎无法辨识的 狂草 实际上不再是一种实用的书

4、写字体了 而只是一种艺术观赏形式罢了 草书 张旭草书 怀素草书 怀素与张旭合称 颠张狂素 怀素和尚史称 草圣 演变特点是 由繁到简 隶书和楷书是正式书体 行书和草书是辅助字体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周五 楷书 隶书 行书 草书 小篆 创始于秦代 始于秦朝 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 形成于汉末 开始盛行于晋代 起源于汉初 成熟于东晋 字体略长 笔画圆匀 富于图案美 字形结构平衡对称 整齐安定 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 既工整清晰 又飞洒活泼 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 变化丰富 奔放跃动 李斯是著名的篆书家 王羲之备精诸体 尤擅草书 行书 代表作有 兰亭序 丧乱贴 等 号为 书圣 文征明

5、董其昌 赵孟頫创立赵体 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四大书法家 都以行书名世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 分别创立了楷书中的欧体 颜体 柳体 怀素 张旭则擅长草书 4 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 1 中国画 国画 2 山水画3 文人画 二 画中有诗 魏晋的凸显个性 送子天王图 唐吴道子 唐朝的雍容华贵 唐代阎立本 步辇图 政治的统一 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唐代的画家们创制法度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盛唐气象 宋元的山水花鸟 元代王冕的 墨梅 清代郑板桥的 墨竹图 三 金声玉振 四 宫廷舞和民间舞 五 戏曲 徽剧与汉剧相互融合 并吸取昆曲等其他剧种的艺术优点而成 生 旦 净 丑 1 政治 政策的宽松 统治者享受生活的追求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艺术的繁荣 2 经济 封建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3 教育 教育的发展 人才的培养 4 民族关系 民族融合 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 5 对外关系 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 古代艺术发展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