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二生物第二次月考.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0098184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5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高二生物第二次月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河南高二生物第二次月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高二生物第二次月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高二生物第二次月考.doc(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高二上学期生物试卷一、单选题1. 如图曲线1为某种群出生率,2为种群死亡率,该种群K值是( ) A. c点,死亡率最大的点B. a点,出生率与死亡率差值最大的点C. b点,出生率最大的点D. c点,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的点【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c点,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种群数量不再增长,达到最大值,即K值,故A错、D正确;a点,出生率与死亡率差值最大的点,此时种群数量增长率最大,种群数量还没有达到最大值,故B错;b点,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还在增长中,此时种群数量还没有达到最大值,故C错。考点: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的曲线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

2、易题。2. 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 若在t2时种群的个体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C. 在t2时种群个体的数量与在t0时种群个体的数量相等D. 从t1到t2 , 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答案】B【解析】图1中,t1之前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增大,种群数量逐渐增多;t1时种群数量增长率最大;t1t2时,种群数量增长率逐渐降低,但种群数量还在逐渐增多;t2时,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即K值,因此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A错误;t2时,种群数量增

3、长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N),t1时该种鱼种群数量增长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为N/2,B正确;在t2时种群与在t0时种群增长率相等,但个体的数量不同,C错误;在t1-t2时,种群数量增长率虽然下降,但仍在增长,因此该种鱼的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D错误。【点睛】本题结合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解题关键要掌握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能准确分析曲线图,明确各段曲线中种群增长率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明确t1时种群数量为K/2,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3. 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

4、测定其含量假定在单侧光照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所示)中,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为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以及胚芽鞘的尖端产生的它会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从而促进该部位的生长,运输方式有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植物向光性的原因: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解:A项,C项和D项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由于云母片插入胚芽鞘尖端的阻挡作用,生长素均不能发生横向运输,无法使其在琼脂块中分布不均匀B、项胚芽鞘尖端在单侧

5、光的照射下,先发生横向运输,然后纵向运输到尖端以下的不同的琼脂块中,再通过测定不同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的大小,即可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故选:B考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4.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描绘的景象变迁描述了群落的( )A. 初生演替 B. 次生演替 C. 水平结构 D. 垂直结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物、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地演替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句原有的含义

6、是指:小草很坚强,就算草原被火烧尽了,到春天一样生长起来通过诗句的含义可知,小草不是一种生物,并且小草的有无影响动物和微生物,因此此处发生了群落的演替;并且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因此此处发生了群落的次生演替故选:B考点:群落的演替;群落的结构特征5. 如图所示,甲、乙、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 A. 甲直立生长、乙不生长也不弯曲、丙向右弯曲生长B. 甲直立生长、乙向右弯曲生长、丙向右弯曲生长C. 甲向左弯曲生长、乙向右弯曲生长、丙直立生长D. 甲向左弯曲生长

7、、乙不生长也不弯曲、丙直立生长【答案】A【解析】甲中,由于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且云母片竖直插入尖端,导致两侧生长素浓度均匀,因此甲直立生长;乙中,由于云母片水平插入胚芽鞘尖端以下,导致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不能运输到下面,所以乙不能生长;丙中,云母片没有完全插入尖端以下,导致左边生长素浓度高,右边没有生长素,所以丙向右弯曲生长,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生长素的探究历程、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作用部位,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方法:(1)判断胚芽鞘是否生长,关键是看有无生长素的来源,且生长素能否运输到作用部位;(2)判断胚芽鞘是否弯曲,关键是看生长素分布是否均匀。6. 为除去危害农作物的某种害虫,人们引入

8、了一种蜘蛛段时间后,对蜘蛛和该种害虫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调查,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图中蜘蛛和害虫是竞争关系B. 在AD段,害虫种群的能量全部流向蜘蛛C. 在BC段,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食物不足D. D点后害虫和蜘蛛的不会再有变化【答案】C【解析】7. 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二氧化碳参与的这种调节属于(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激素调节 D.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代谢产物等),经体液(

9、血液、组织液等)运输达到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解: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当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时,就会刺激神经系统的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快,这种对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称体液调节故选:B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8. 如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图中为激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含量甚微的经过分级调节作用,可明显增加的分泌B. 激素是调节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的主要激素C. 血中的浓度过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促进作用减弱D. 几乎作用于全身的靶细胞,促进其细胞代谢【答案】

10、C【解析】试题分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中,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但是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以后,就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减少这属于激素的反馈调节解: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表示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以通过垂体,最终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A正确;B、激素表示促甲状腺激素,该激素可以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B正确;C、甲状腺激素浓度低时会促进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只有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以后,就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减

11、少,C错误;D、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新陈代谢,因此该激素的靶细胞为全身细胞,D正确故选C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9. 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 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 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D.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的方法【答案】B【解析】能直接影响种群密度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增加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迁入率,减少种群密度的是死亡率和迁

12、出率,即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A错误;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B正确;丁为年龄组成,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年龄组成的每种类型中包括老年、成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C错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D错误。【点睛】本题结合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图,考查种群的特征、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要求考生识记种群的数量特征,掌握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字母的含义;识记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0. 人的神经系统中,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与分泌激素这些细胞位于

13、( )A. 大脑皮层 B. 垂体 C. 下丘脑 D. 脊髓【答案】C【解析】人的神经系统中,下丘脑的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与分泌激素,A、B、D三项均错误,C项正确。【考点定位】神经调节于体液调节11.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EV71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下列关于该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虽然能引发传染病,但是其没有细胞结构,因而它不是生物B. 能引发传染病,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C. 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可以培养D. 通过细胞分裂繁衍后代【答案】B【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具有生命特征,属于生物,A错误;肠道病毒EV71可引起传染病,病毒没有细胞结

14、构,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B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C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通过细胞分裂繁衍后代,D错误。【考点定位】病毒的结构与代谢【名师点睛】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的非细胞形态的靠寄生生活的生命体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12. 如图为人体的某种特异性免疫图解,表示不同免疫细胞,表示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示中细胞均能识别抗原B. 细胞产生的物质代表的是抗体或淋巴因子C. 抗原经过程、传递后,能刺激细胞增殖分化D. 物质与

15、细胞均在人体内长期存在,保持对抗原的记忆性【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表示吞噬细胞,表示T淋巴细胞,表示B淋巴细胞,表示记忆细胞,表示浆细胞。图示中表示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表示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只能分泌抗体,A错误;细胞表示浆细胞,能产生抗体,但不能产生淋巴因子,B错误;抗原经过程、传递后,能刺激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正确;细胞产生的物质是抗体,不能在人体内长期存在,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体液免疫的过程,注意免疫细胞中的三个唯一: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都不能产生;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特异性免疫中除浆细胞外,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其余免疫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13. 在某自然保护区中,A物种与B物种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物种与B物种的相互关系是捕食关系,B为捕食者,A为被捕食者B. A物种种群数量受B物种种群数量影响,但B物种种群数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