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州高考生物复习课后强化训练第1章苏教必修3.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0097412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泰州高考生物复习课后强化训练第1章苏教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泰州高考生物复习课后强化训练第1章苏教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泰州高考生物复习课后强化训练第1章苏教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泰州高考生物复习课后强化训练第1章苏教必修3.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考内容 必修3 第1章一、选择题1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A蛋白质消化水解成氨基酸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答案D解析人体细胞代谢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浆后可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可转化为CO2和水排出体外。B和C所述生理过程均在细胞内完成,而蛋白质的消化过程是在消化道内完成的,不属于内环境中完成的化学反应。2人体皮肤表皮细胞获得O2是直接从()A周围的空气中得到B周围的水中得到C组织液中得到 D血浆中得到答案C解析表皮细胞直接与组织液接触,可从组织液中直接获

2、得O2。3(2010泰安)内环境必须保持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有关论述正确的是()A血浆中缺少蛋白质不会引起组织水肿B内环境体温调节直接受到大脑控制C由于血浆中含有H2CO3/HCO、H2PO/HPO等,它的pH才能正常D剧烈运动积累了乳酸、碳酸、肌肉感到酸胀,并通过排尿使这些物质排出而症状消失答案C解析考查内环境的稳态。血浆中缺少蛋白质,渗透压降低,水扩散到了组织液中,引起水肿,因此A选项是不正确的。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由肺排出,因此D项错。体温调节直接受到下丘脑控制,因此B项错。4脂

3、类物质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开始,一直到被输送到各部分组织细胞,依次经过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组织液A BC D答案D解析脂类物质经组织液进入上皮细胞,然后被小肠绒毛毛细淋巴管吸收,经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循环,再进入组织液。5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内环境是()A血液和组织液 B组织液和淋巴C淋巴和血液 D血浆答案D解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直接生活在血液中,而不是生活在组织液和淋巴中。6(2010汕头)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A肺泡腔内的气体 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C心室腔内的血浆 D膀胱腔内的尿液答案C解析肺泡腔内的气体、小肠腔内的消化液、膀胱腔内的尿液都与外界相通,属于外界环境。

4、7(2010厦门)血浆中水的来源可恰当地描述为()A组织液 B消化道、组织液和淋巴C淋巴和组织液 D消化道答案B解析血浆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渗透;淋巴通过淋巴循环送回血浆;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从消化道吸收的水分也进入血液,再进一步运送到全身各处。8(2010临沂)剧烈运动使血浆中酸性物质增加,但血浆pH变化很小。此时最直接起到稳定pH作用的是()A激素对细胞代谢的调节B泌尿系统对酸的排泄作用C呼吸系统的通气、换气D血液中的缓冲物质答案D解析正常人血液中pH通常在7.357.45之间,主要是因为血液中有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如H2CO3/NaHCO3、Na2HPO4/NaH2PO4等。9下列

5、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答案C解析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称为体液,而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10高等动物细胞获得的O2,由体外到细胞内的途径是()细胞内环境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体外A BC D答案D解析进入高等动物细胞的O2,经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内环境而进入细胞内。11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血浆和组织液淋巴和血浆淋巴和组织液A BC D答案C解析根据内环境定义,毛细血管

6、壁细胞外的液体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液体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12正常情况下,以下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血红蛋白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A BC D答案B解析血红蛋白属于细胞内液的成分其余为细胞外液成分即内环境组成部分。13(2010滨州)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前者随后者变化的情况与下图走势不相符的是()A抗利尿激素分泌量饮水量BT细胞浓度HIV浓度C胰岛素浓度血糖浓度D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甲状腺激素浓度答案C解析通过题图可知,随着X的增加,Y值逐渐减少;“前者随后者的变化”即后者为X轴,前者为Y轴。饮水量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减小,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HIV

7、浓度增加,会直接破坏T细胞,所以T细胞浓度就会下降;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的浓度也会升高,用以降低血糖浓度到正常值;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就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就会下降。14(2010烟台)二氧化碳是调节人体呼吸的有效生理刺激。下面列举了因动脉血中CO2含量升高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反应,其中不正确的是()A形成呼吸中枢的有效刺激B呼吸中枢的活动加强C呼吸运动(肺换气)加深加快D血液中的CO2被迅速排净答案D解析CO2是调节呼吸的一种有效生理刺激,使呼吸中枢活动加强,呼吸运动加深加快,但只能降低血液中的CO2的浓度,而不能被迅速排净。15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液pH通常在

8、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A BC D答案C解析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进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使血浆pH变化不大;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使血浆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二、非

9、选择题16下图为人体对水的摄入、吸收、分泌和排出的示意图,请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1)胃肠道的水分通过_方式进入内环境。(2)内环境的水分通过_的形式进入胃肠道内。(3)内环境的水分通过_作用成为_的主要成分,其中大部分的水分又通过_作用进入内环境。(4)内环境的水分通过皮肤的_结构排出体外。(5)若内环境的水分升高,细胞内液的水分_。答案(1)渗透(2)消化液(3)滤过原尿重吸收(4)汗腺(5)外渗解析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约占人体的60%90%,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体内的养分和废物都必须溶解于水才能被运输。胃、肠等消化道中的水分是通过渗透(自由扩散)的方式被吸收到血浆中进入内环境的

10、。细胞从内环境获得水分,这些水分参与了细胞内的物质代谢过程,其中也包括各种消化腺上皮细胞用来合成消化液,然后又分泌到胃肠道内用于消化食物。血液流过肾小球时,把内环境中的水分通过滤过作用成为原尿的主要成分。原尿流过肾小管时,又把大部分的水分通过重吸收作用进入血液。内环境中多余的水分通过皮肤的汗腺排出体外。17下图表示肝组织的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内液约占人体体液的_;a、b、c合称为_,d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的含量有关。(2)c的具体内环境是_。(3)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是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共穿过_层膜结构,CO2浓度最高为图中的_。(4)某人

11、喝入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_,原因是图中标号内存在着_物质。答案(1)2/3细胞外液无机盐、蛋白质(2)组织液和血浆(3)edcfg6g组织细胞(4)不会d缓冲解析某一具体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要具体分析,如血液中血细胞周围是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因为毛细血管壁细胞是由一层细胞构成的,这层细胞的内侧液体是血浆,外侧是组织液。血液中红细胞携带的O2位于血红蛋白上,因此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所经过的途径:红细胞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组织液组织细胞,其中要穿过的膜结构有红细胞膜一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两层、组织细胞膜一层和其中的线粒体膜两层,共六层膜。正常

12、人血浆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范围很小,原因是血液中含有许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缓冲对,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因此即使一个人喝入大量的食醋,也不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18为验证血液中含有酸碱缓冲物质,做如下实验,请补充完整。(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号、2号、3号、4号。(2)在四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0.1g/mL的柠檬酸钠溶液(抗凝剂),然后将等量的正常人的新鲜血液注入1号和3号试管中,注意边加边搅拌,再向2号和4号试管中加入蒸馏水,加入量与血液量相等。(3)分别从1号和2号试管中取少量液体,测定pH并记录。然后向1号和2号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加入量相等,搅拌均匀,再各取少量液体测定pH。与上一次测定值比较,1号试管pH变化量记作pH1,2号试管pH变化量记作pH2,比较这两个变化量pH1_pH2,并说明原因:_。(4)从3号试管和4号试管中取少量液体,测定pH并记录。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乳酸,搅拌均匀,测定它们的pH,与刚才测定值比较,3号试管pH变化量记作pH3,4号试管pH变化量记作pH4,比较这两个变化量:pH3_pH4,并说明原因: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