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毕业论文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0093073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公路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公路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公路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公路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毕业论文(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公路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毕业论文目 录摘 要I第1章 编制依据原则及围11.1编制依据11.2 编制原则21.3编制围2第2章 工程概况32.1桥址概况32.2 主要技术标准32.3 道路立交情况32.4地质资料42.5 桥梁设计5第3章 总体布置及总体施工方案73.1 施工准备工作73.1.1 技术准备73.1.2 物资准备83.1.3 临时用电93.1.4 临时供排水93.1.5 临时通讯和交通93.2 施工队伍的划分及投入的机械设备93.3施工总体布置及总体方案113.4施工进度总体安排113.4.1各工序进度指标113.4.2详细工期安排13第4章 施工方案164.1总体方

2、案164.2钻孔灌注桩施工174.3 钢板桩基坑防护244.4承台施工254.4.1承台施工工艺见“承台施工工艺框图”254.4.2施工方法254.5桥梁墩台284.5.1桥台施工284.5.2桥墩施工314.5.3 支承垫石344.6 现浇槽形梁344.7 悬臂浇筑梁354.7.1 工艺流程354.7.2现浇0#段施工374.7.3 悬臂浇筑段施工394.7.4 直线现浇段施工424.7.5 合拢段施工424.7.6 预应力施工工艺434.7.7 线型及应力控制454.7.8 桥面系施工454.8 附属工程464.9 桥梁主要技术措施46第5章 工期管理措施475.1工期管理原则475.2工

3、期保证体系475.3 工期保证措施47第6章 质量管理措施486.1 质量管理目标486.1.1 总体质量目标486.1.2 分项工程质量目标486.1.3 创优目标486.2 质量管理机构486.3 质量保证体系496.4质量保证制度51第7章 安全管理措施527.1 安全目标527.2 安全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527.2.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527.2.2 安全管理职责537.2.3 安全保证体系53致 谢55参考文献56.参考资料. . .摘 要天仙公路特大桥位于潜江铁路支线天门市境,该桥跨越天仙公路和多条河沟,桥梁全长874米。简支梁桥墩采用圆端型实体墩,桥台采用T型桥台,桥梁基

4、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该桥横跨的天仙公路行车密度大,施工干扰大,为管段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为了确保工期目标,项目部积极主动与地方公路交通部门对接,加强与交安委、路政部门进行协调配合,为全面展开施工创造条件。一是申报公路半幅封锁和减速慢行 计划;二是做好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申报审核工作。三是做好施工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工作。进行岗前安全和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配备专职安全防 护人员,确保公路畅通、施工安全平稳推进。四是有效组织施工,优化施工组织方案,严格过程控制。项目部领导、工程技术部门人员每天现场跟踪指导、协调施 工,确保施工安全质量有序可控。通过上下一心,通力合作,克服困难、精心操作

5、,有效推进了该特大桥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全文共七章,主要容如下:首先是编制依据,包括编制依据、编制原则、编制围。然后简单介绍天仙公路特大桥基本概况,然后进行天仙公路特大桥总体布置及总体施工方案。在第四章开始详细介绍天仙公路特大桥施工方案,从下部结构-转孔桩施工开始,到承台开挖施工,墩柱浇筑,箱梁施工,桥面附属结构。最后对天仙公路特大桥进行工期制定保证措施,以及天仙公路特大桥质量保证措施,安全施工方案、从整体保证天仙公路特大桥施工顺利进行。关键词:天仙公路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总体方案;质量保证措施. . .第1章 编制依据原则及围1.1编制依据(1)中铁十五局集团与江汉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签订

6、的施工合同。(2) 江汉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下发的新建潜江支线铁路总体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文件。(3)中铁第四勘察集团下发的天仙公路特大桥施工图(QDK2+225.865)、桥涵施工图设计说明书及首次设计技术交底资料。(4)国家、原铁道部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现行行业设计、施工规、质量验收标准,相关规定、规则、规程、技术指南等。(5)国家、原铁道部、铁路总公司、省现行环境保护、劳动保护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等。(6) 原铁道部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铁建设2009226号)。(7)我单位投标文件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8)我单位通过认证中心认证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管理手册和程序文

7、件。(9)我单位所拥有的人力、机械设备资源,施工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工法及科研成果和多条铁路工程积累的施工经验。(10) 有关协议及现场踏勘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11)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12)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13)铁路桥梁钻孔桩施工技术指南TZ322-2010; (14)铁路混凝土梁支架法现浇施工技术规程TB10110-2011(15)铁路工程测量规TB10101-2009;(16)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17)铁路桥涵工程

8、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1.2 编制原则(1)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对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和政策,严格执行建设程序。(2)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遵循桥梁施工工艺规律、技术规律和安全生产规律,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及施工顺序。(3)全面规划、统筹安排、保证重点、优先安排控制工期的关键工序,确保合同工期。(4)科学的确定施工方案。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水平。(5)充分利用我标段现有的施工机械,扩大机械化施工围,提高机械化程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效率。(6)合理布置施工平面图,尽量减少临时工程,减少施工用地,降低工程成本。(7)采用流水施工方法、网络计划技术

9、安排施工进度计划,科学安排冬、雨季项目施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有节奏地进行。1.3编制围中铁第四勘察设计的天仙公路特大桥施工图(QDK2+225.865),图号:潜江支线施(桥)-01。第2章 工程概况2.1桥址概况天仙公路特大桥位于仙桃支线天门市围,该桥跨越多条水沟和多条道路。桥址于QDK2+068.7QDK2+096处跨越天仙公路(S342),S342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60度。S342为一级公路,公路路面宽度23.6m,双向四车道,净高5.Om。桥址于QDK2+101.7QDK2+109.8处跨越水沟,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61度。桥址于QDK2+305.2QDK2+309.1处跨越碎石路,

10、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107度,路正宽3.7米。2.2 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国铁级;正线数目:单线;设计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最小曲线半径: 1200;限制坡度:6;牵引种类:电力;机车类型:HX系列;牵引质量:5000t;到发线有效长度:1050m;设计活载:中-活载轨道类型:有砟轨道闭塞类型:半自动闭塞。2.3 道路立交情况桥址于QDK2+068.7QDK2+096处跨越天仙公路(S342),S342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60度。S342为一级公路,公路路面宽度23.6m,双向四车道,净高5.Om。本桥以1-48m简支槽型梁跨越。2.4地质资料1、地层岩性根据钻探揭露,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比分

11、析,沿线所经过的地层岩性较复杂,按其成因和时代分类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冲、湖积层(Q4a1+1)淤泥质黏土、黏性土、粉土及砂类土。根据地质时代、岩性特征自上而下分层,各层编号为主层、亚层、次亚层,现将各层主要特征简要叙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冲、湖积层(Q4a1+1)(2)1-2粉质黏土(Q4a1+1):灰褐色,软塑,岩土施工工程分级为级,推荐承载力基本值0=lOOkPa。(2)1-3黏土(Q4a1+1):褐黄色褐灰色,可塑,岩土施工工程分级为级,推荐承载力基本值0=120 kPa。(2)1-4黏土(Q4a1+1):褐黄色褐灰色,硬塑,岩土施工工程分级为级,推荐承载力基本值0=150 kPa

12、。(3)1-1粉土(Q4a1+1):褐黄色,稍密,饱和,岩土施工工程分级为级,推荐承载力基本值0=90kPa。 (4)1-3粉砂(Q4a1+1):褐黄色,中密,饱和,岩土施工工程分级为I级,推荐承载力基本值0=110kPa。 (4)2-2细砂(Q4a1+1):浅灰色,稍密,潮湿饱和,岩土施工工程分级为I级,推荐承载力基本值0=120kPa。2、地震动参数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和本次勘察成果综合分析,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5s。3、水文地质特征桥址区多处跨越地方沟渠及水塘,地表水局部较发育。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第四系粉

13、、细砂及中砂层为主要含水层,局部略具承压性,主要接受地下径流及大气降水、地表水入渗补给,水量较丰。地下水随季节、降水量变化而变化,测时地下水埋深01.8m。地下水主要以地下径流及人工开采为主要排泄方式。根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 (TB10005-2010 J1167-2011)的标准进行评价。桥址区QDK01+788. 45QDK02+240地表水对铁路混凝土结构有二氧化碳侵蚀,化学环境作用等级为Hl,QDK02+240 QDK02+480地表水对铁路混凝土结构有性、二氧化碳侵蚀,化学环境作用等级为H1,QDK02+480QDK02+663. 88地表水对铁路混凝土结构有酸性、二氧化碳

14、侵蚀,化学环境作用等级为H2。地下水对铁路混凝土结构无化学侵蚀性,无盐类结晶破坏作用。仅根据氯离子含量判定,测区水无氯盐侵蚀性。2.5 桥梁设计1、桥跨布置8-32m简支梁+1-48m槽型梁+5-32m简支梁+l-24m简支梁+11-32m简支梁中心里程:QDK2+225.865 桥全长:874.24m。2、墩台及基础简支梁桥墩采用圆端形实体墩,桥台采用T形桥台。本桥墩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均采用1.0m的桩径。3、固定支座设置情况本桥简支梁固定支座天门台9号墩简支梁固定支座设于每孔梁的天门端,9潜江台简支梁的固定支座设于每孔梁的潜江端。4、支座类型本桥简支T梁采用圆柱面钢支座有关参数设计。5、主要建筑材料:混凝土C50混凝土:用于垫石、梁部C35混凝土:用于桥墩 C30混凝土:用于桩基础。钢材、钢筋:HRB400钢筋:用于构件主要受力钢筋;HPB300钢筋:用于一般箍筋及构造钢筋。6、基础及下部结构施工方案陆地上桥梁基础按常规施工方法即可。7、耐久性设计根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 TB10005-2010),结合环境等级合理选用墩台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本桥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桥址区QDK01+788.45QDK02+480地表水对铁路混凝土结构有酸性、二氧化碳侵蚀,化学环境作用等级为H1,QDK02+480 QDK02+6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