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考试知识点_2糖代谢整理

上传人:NU****AN 文档编号:130092827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考试知识点_2糖代谢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考试知识点_2糖代谢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考试知识点_2糖代谢整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糖代谢1 糖的无氧酵解定义、反应过程、生理意义。1.1 无氧酵解的概念: 在相对缺氧的条件下,Glc 或Gn分解为乳酸,并释放能量,反应过程类似酵母生醇发酵,故称之为无氧酵解。1.2 反应场所:细胞浆1.3 反应过程:1.3.1 己糖磷酸化:己糖激酶(Hexokinase, HK):关键酶 6-磷酸果糖激酶-1(6-phosphofructokinase-1, PFK1):糖酵解过程中的主要限速酶1.3.2 一分子磷酸己糖裂解为两分子磷酸丙糖:1.3.3 两分子磷酸丙糖氧化为两分子丙酮酸.1.3.4 丙酮酸还原为乳酸(无氧条件)1.4 生理意义:1.4.1 缺氧状态下,迅速供能1.4.2 少数

2、组织仅以此途径获能-红细胞1.4.3 有些组织即使在有氧条件下也以此 1.4.4 途径获部分能量-白细胞、视网膜1.4.5 有氧氧化的前段过程。2 糖的有氧氧化的定义、反应过程、生理意义。2.1 定义:葡萄糖在有氧的条件下通过丙酮酸生成乙酰辅酶A,再经三羧酸循环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是体内能量获得的主要来源。2.2 反应场所:胞浆、线粒体2.3 反应过程:2.3.1 葡萄糖丙酮酸(胞浆,类似糖酵解)2.3.2 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线粒体) 不可逆反应过程 丙酮酸脱氢酶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 多酶复合体(包括3种酶,5种辅

3、酶) 2.3.3 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TCA cycle)2.3.3.1 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 不可逆反应过程柠檬酸合酶 Citrate Synthase-TCA 循环中的第一个限速酶,重要调节点2.3.3.2 柠檬酸经顺乌头酸生成异柠檬酸 2.3.3.3 异柠檬酸b氧化、脱羧生成a酮戊二酸 异柠檬酸脱氢酶催化不可逆反应,是TCA 循环中的第二个限速酶(最主要的调节点)2.3.3.4 a-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酸辅酶A-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是TCA 循环中的关键酶,是第三个调节点 2.3.3.5 琥珀酰辅酶A转变为琥珀酸2.3.3.

4、6 琥珀酸脱氢转变为延胡索酸2.3.3.7 延胡索酸转变为苹果酸2.3.3.8 苹果酸脱氢生成草酰乙酸2.4 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2.4.1 三羧酸循环是糖、脂、 蛋白质氧化分解必经的最终共同通路,是氧化释放能量产生ATP最多的阶段。2.4.2 三羧酸循环是物质代谢枢纽2.5 糖有氧氧化生理意义2.5.1 糖的有氧氧化的主要功能是供能2.5.2 人体内,大多数组织从糖有氧氧化中获得能量。3 磷酸无糖途径定义和生理意义:3.1 定义:是葡萄糖氧化分解的另一途径。从6-磷酸葡萄糖开始,以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为关键酶,生成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5-磷酸核糖、NADPH+H+,完成三碳、四碳、五碳、六碳、

5、七碳糖转换的重要代谢途径。3.2 生理意义:3.2.1 不是供能的主要途径3.2.2 提供生物合成所需的原料3.2.3 还原型NADPH+H+1 作为供氢体,参与生物合成,如脂肪酸,类固醇激素等2 是加单氧酶体系的辅酶之一,参与羟化反应3 是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维持体内一定量的GSH,保持RBC的完整性,保护SH酶的活性 3.2.4 5-磷酸核糖- 合成核苷酸、核酸、3C,4C,5C,6C,7C糖的互变 4 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的定义。UDP-Glu的生成及作用。糖原合成的关键酶。糖原分解的关键酶。葡萄糖-6-磷酸酶.4.1 定义: 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 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4.2 场所:

6、胞浆4.3 UDPGlc:活性葡萄糖,糖原合成的底物,葡萄糖残基的供体。UDP-Glc在糖原合酶的催化下,将葡萄糖残基转移到糖原蛋白中糖原直链分子非还原端残基上,以-1,4-糖苷键相连延长糖链。合成方式:作用方式:4.4 糖原合酶(Glycogen Synthase)-限速酶糖原磷酸化酶-糖原分解的限速酶4.5 G6P酶主要存在于肝、肾,故肝糖原可直接分解 为葡萄糖。肌肉中没有G6P酶。4.6 5 糖原分解,合成的生理意义:无6 糖异生概念。糖异生反应过程。丙酮酸羧化支路及其生理意义。糖异生的生理意义。6.1 非糖物质如氨基酸、乳酸、丙酮酸及甘油等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6.1.1 糖异生的

7、主要器官:肝、肾6.1.2 反应场所: 胞浆、线粒体6.2 反应过程:6.2.1 丙酮酸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 丙酮酸羧化支路6.2.1.1 丙酮酸羧化生成草酰乙酸丙酮酸羧化酶催化,生物素为辅酶在线粒体中进行是体内草酰乙酸的重要来源之一 6.2.1.2 草酰乙酸脱羧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由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催化在线粒体或胞液中进行6.2.2 1,6二磷酸果糖转变为6磷酸果糖由1,6二磷酸果糖酶1 催化6.2.3 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葡萄糖由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6.3 糖异生的生理意义:6.3.1 空腹或饥饿状态下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6.3.2 乳酸再利用6.3.3 肾的糖异生有利于肾脏排H+保Na+,缓解酸中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