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辛亥革命 人民必修1.ppt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0092742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辛亥革命 人民必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历史 辛亥革命 人民必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历史 辛亥革命 人民必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历史 辛亥革命 人民必修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历史 辛亥革命 人民必修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辛亥革命 人民必修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辛亥革命 人民必修1.ppt(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3课辛亥革命 探究一 导致革命发生的因素一般有哪些 结合课本分析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1894 1912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朝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而进行的斗争 狭义的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即旧历辛亥年的武昌起义 一 背景与条件 1 时代背景 辛丑条约 签订后 列强侵略加深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加深统治危机 2 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新发展 3 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4 思想基础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条件 武器 中心 人物及作品 康有为为什么会发表反对革命的言论 19世纪末 维新变法代表进步主流 但20世纪初 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的

2、工具 革命成为进步主流 康有为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主张已经落伍 君主立宪派代表资产阶级上层利益 与封建势力联系密切 看不到发动民众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核心 要求推翻清政府但没有明确反帝 推翻君主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有土地纲领但不彻底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因为它A 成立时间最早B 实现了所有革命团体的大联合C 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D 有明确的纲领 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 5 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兴中会成立的时空 性质 目标 同盟会成立的时空 条件 内容 性质 6 军事基础 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革命党人深入湖北新

3、军做宣传组织工作 乱事肃清 7 群众基础和时机 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葫芦尚未捺下 瓢儿又起来了 一 背景和条件 1 时代背景 辛丑条约 签订后 列强侵略加深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加深统治危机 2 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新发展 3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4 思想基础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发展 5 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6 军事基础 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革命党人深入湖北新军做宣传组织工作 7 群众基础和时机 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怎样理解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 二 爆发和胜利 1 武昌首义 1 起义爆发和湖北军政府成立 2 革命形势的发展和

4、潜伏着危机 探究二 分析武昌起义后的革命形势 二 爆发与胜利 1 武昌首义 2 民国成立 人员组成 政体设置 纪元国旗 法令政策 3 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和意义 孙为临时大总统 内阁成员同盟会员居多 采用总统制共和制 年号纪年 民国纪年 公元纪年 颁布一系列进步法令 探究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体现了哪些原则 分析它所体现的民主精神 它与美国1787年宪法有何异同 中华民国之主权 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 无种族 阶级 宗教之区别 人民有请愿 诉讼 考试 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 临时大总统 国务员 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 以参议院行之 临时大总统 副总

5、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 总揽政务 公布法律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 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 须副署之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节选自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分析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所体现的民主精神 是民主革命的成果 吸收了西方民主政治的精华 通过民主程序制订 来源 内容 地位 体现了了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和法制精神 规定了三权分立 代议制 政党制等民主机制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具有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 都是为维护革命成果 都体现了民主共和 三权分立 代议制等原则 都是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为建国提供法律依据 为限制袁世凯权力维护民主共和 总统制共和制

6、 议会制共和制 责任内阁制 选民有资格限制 没有规定基本人权 规定了全体国民的选举权和基本人权 历经200多年至今使用 很快被袁世凯废除 漫画 袁世凯骑木马 探究四 辛亥革命究竟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衡量革命的成败 关键是看革命的目的是否达到了 直接目的 推翻清政府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根本目的 铲除封建制度 推翻帝国主义压迫 根据材料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材料一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它导致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巨变 江泽民材料二 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和1917年张勋拥戴溥仪复辟 都在全国人民的反对下失败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材料三 1912 1919

7、年 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 投资近1亿元 严中平 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材料四 辛亥革命后 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 纷纷自行剪去 当时流行的服饰 中山装 西装 领带 皮鞋 礼帽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四 三 功绩和教训 2 教训 1 失败表现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客观 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如袁世凯手握重兵采取两面手法 列强以多种手段支持袁世凯 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进攻 3 教训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2 失败原因 根源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8、 如三民主义有局限 同盟会组织涣散 没有自己的武装等 性质 政治 思想 对外 经济 风俗 1 功绩 1 此一省欲起事 彼一省欲起事 不相联络 各自号召 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 与改变这种现象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 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的建立B 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C 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诞生D 中国同盟会成立 2 2010浙江 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 其先后顺序是 自今日始 吾等之非清朝人矣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合众政府 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 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 顾吾国之大患 莫大于武人之争雄 南与北如一丘之貉A B C D 3 武汉成为辛亥革命的摇篮 其条件有 2

9、0世纪初武汉地区的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帝国主义侵略较早 群众反抗激烈 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革命党人在武汉地区做了大量的组织和宣传工 孙中山先生的直接领导A B C D 4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和 1787年美国宪法 在中美两国法制建设史上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 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都受启蒙思想影响 都规定实行总统制 都具有反专制的进步意义A B C D 5 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清帝退位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临时约法 颁布A B C D 6 2010全国 1913年 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 老农询问其国籍 某称 予中华民国人也 老农 忽做惊状 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 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 老农茫然惶然 连声说 我非革命党 我非中华民国人 这表明A 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B 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C 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D 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