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春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中国的地形 1.ppt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0092550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3.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宜春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中国的地形 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江西宜春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中国的地形 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江西宜春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中国的地形 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江西宜春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中国的地形 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江西宜春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中国的地形 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宜春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中国的地形 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宜春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中国的地形 1.ppt(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的地形 1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三级 特点 一 地形概况 中国三级阶梯分布图 4000米 1000米 2000米 500米以下 一 地形概况 昆仑山 祁连山 横断山3000米等高线 第一级阶梯 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 一 地形概况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地势特征由三大盆地 三大高原组成 海拔1000 2000米 雪峰山 第二级阶梯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四川盆地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一 地形概况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势特征 由三大平原 三大丘陵构成 海拔500米以下 辽东丘陵 第三级阶梯 山东丘陵 东南丘陵 一 地形概况 渤海全部 沿海大陆架是大陆向海

2、洋的自然延伸部分 黄海全部 东海大部 南海一部分 昆仑山 阿尔金山 祁连山 横断山脉 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 准噶尔盆地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东南丘陵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高原为主 高原 盆地为主 平原 丘陵为主 其他重要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大兴安岭 阴山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外流区与内流区界线 大兴安岭南部 阴山 贺兰山 祁连山东端 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南北方 秦岭 淮河 2地形复杂多样 以山地为主 山区 山地 丘陵和崎岖的高原 约占2 3 思考 我国地形对气候 河流 农业 交通

3、等有什么影响 一 地形概况 1 西高东低 阶梯状分布 3 评价 利于海洋气流深入内地 形成丰富降水 使得大河东流 沟通东西交通加强了内地和沿海的联系 在阶梯过渡处 河流切穿山脉形成峡谷 形成了丰富的水力资源 一 地形概况 2 地形多样 山区广 3 评价 多样的地形为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山区面积广大 导致耕地资源不足 不利于发展耕作业 山区面积广大 在林 牧 矿 旅游等方面有优势 天山山脉 昆仑山脉 阴山山脉 秦岭 南岭 大兴安岭 太行山脉 巫山 雪峰山 长白山脉 武夷山脉 台湾山脉 祁连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横断山脉 贺兰山 二 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 东北西南走向 弧行走向 南北走向

4、 天山 阴山 昆仑山 秦岭 南岭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 长白山 武夷山 台湾山脉 贺兰山横断山 喜玛拉雅山 四大高原 确定四大高原的位置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三 三 四大高原 1 青藏高原 我国最大 世界最高的高原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多平行 高大山脉 但相对高度较小 远看是山 近看是川 多雪山 冰川 雪峰连绵 上面有我国数量最多的淡水湖群 三 四大高原 2 内蒙古高原 我国第二大高原 长期遭受风力作用 地势坦荡 沙漠广布 三 四大高原 3 黄土高原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表面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三 四大高原 4 云贵高原 地势西高东低 从海拔2000

5、米下降到1000米 石灰岩广布 喀斯特地形典型 地表崎岖 峰岭众多 有许多 坝子 小盆地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雪山连绵 远看是山 近看成川 地面坦荡 戈壁 沙漠广布 黄土深厚 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峰岭众多 地面崎岖 石灰岩广布 四大盆地 确定四大盆地的位置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中的沙漠 四大盆地 准噶尔盆地中的风蚀城堡 四大盆地 柴达木盆地 四大盆地 四川盆地 四 四大盆地 1 塔里木盆地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周围高山环绕 内部平坦 沙漠广布 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边缘有绿洲分布 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是我国海

6、拔最低点 四 四大盆地 2 准噶尔盆地 内部有戈壁沙漠 西部有山口 降水稍多于塔里木盆地 边缘有绿洲 四 四大盆地 3 柴达木盆地 位于青藏高原上 四周高山环绕 典型的内陆荒漠盆地 东部多沼泽 盐湖 四 四大盆地 4 四川盆地 四周被山岭和高原环绕 内部多低山 丘陵 西北部有成都平原 土壤肥沃 水热丰富 天府之国 2 盆地 五 三大平原 除三大平原外 还零星分布着一些面积较少的平原 如 四川的成都平原 广东的珠江三角洲 台湾的台西平原等 我国东部地势低平 众多东流入海的江河所携带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形成一条依山连海 纵贯南北的平原带 平原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 也是我国人口稠密 城

7、镇集中 经济繁荣的地区 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12 三大平原 确定三大平原的位置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 三大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三大平原 三大平原 3 平原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三江平原 云贵高原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河北 山西 福建 江西 湖北 重庆 山西 陕西 广东 湖南 湖北 河南 四川 陕西 青海 甘肃 主要丘陵 主要分布在我国

8、的东部 位于第三阶梯上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东南丘陵 六 主要丘陵 主要有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 这些丘陵海拔多在200米 500米 少数挺拔峻秀的山峰海拔超过1000米 耸立在平原和低丘之上 两广丘陵的石灰岩地区 喀斯特地形发育较好 一些地区有独特的地表地貌 主要丘陵 辽东丘陵 主要丘陵 山东丘陵 主要丘陵 东南丘陵 主要丘陵 梯田 主要丘陵 橘园 苹果 主要丘陵 油桐 杉 主要丘陵 桂林山水 泰山 三 我国主要地质灾害 1 地震 1 成因 我国地处世界六大板块之间相撞形成的两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 地中海 喜马拉雅山脉地震带 之间 是地震活动比较多而且强烈的国家 2 分布 多数分布

9、在地壳不稳定的部分 如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接触处 或板断裂破碎的地带 东南沿海台湾福建地震带 华北太行山与京津塘地震带 西北新甘宁地震带 西南的青藏高原与喜马拉雅山地和川滇地震带 1 分类 人类历史时期还经常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叫活火山 人类历史以前喷发过 迄今为止没有重新喷发过的火山叫死火火 长期熄灭的死火山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叫休眠火山 2 分布 活火山有新疆于田附近的昆仑山中的火山与台湾大屯火山群的七星山 休眠火山有长白山的白头山和黑龙江五大莲池 死火山主要有山西大同附近的火山 2 火山 3 影响 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和熔岩流常常破坏田园与建筑 火爆发可能引起地震灾害 海底火爆发还可能引起海啸危害

10、 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可以成为肥沃的土壤 火山喷发可能带来硫磺等有用矿物 1 成因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 在重力的作用下 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泥石流是在山区坡陡谷深 岩石破碎 松散碎悄物质多 植被不良的地方 当夏季暴雨骤降或是冰雪融水汇集时突然爆发的特殊洪流 它包含泥沙 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 破坏力极强 3 滑坡和泥石流 2 分布 多发生西部的青藏高原边缘山区和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替处 3 危害 滑坡会破坏或掩没坡上和坡下的农田 建筑物和道路 造成人员伤亡 泥石流在短时间内大量泥浆石块冲出沟外 在山麓的宽阔地区要横冲直撞 漫流堆积 可埋没农田 森林 堵塞江河 冲毁路基 桥梁和灌溉渠道

11、摧毁城镇村庄 造成重大灾害 4 预防措施 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 大力植树造林 恢复地表植被 改善生态环境 治理水土流失 可减小泥石流或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 能够更有效地开展和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4 海啸 1 成因 海啸是水下地震 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所引起的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 2 危害 海啸形成的狂涛巨浪可形成高达10多米至几十米 如果到达岸边 巨大的 水墙 会冲上陆地而冲毁一切 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的危害 对海上般行的船只更会带来灭顶之灾 3 防御 做好海洋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监测和预报工作 中国地形 地形的特征 地形的分布 地形多种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主要山脉 四大高原 四大盆地 三大平原 主要丘陵 地形评价 地势评价 山区评价 地质灾害 练习 八 主要名山 四大佛教名山 安徽九华山 浙江普陀山 四川峨嵋山 山西五台山 五岳 南 湖南衡山 北 山西恒山 中 河南嵩山 东 山东泰山 西 陕西华山 风景名山 安徽黄山 江西庐山 浙江雁荡山 四大道教名山 湖北武当山 江西龙虎山 安徽齐云山 四川青城山 沿北纬360的地形剖面图 一般由某一条纬线 横向 或某一条经线 纵向 作成 反映地形起伏状况 通过地形起伏状况 经过的地点和经度或纬度等 可以判断沿哪一条经线或纬线作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