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知识梳理素材新人教必修2.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30091964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知识梳理素材新人教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生物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知识梳理素材新人教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知识梳理素材新人教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知识梳理素材新人教必修2.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知识梳理1.性状与相对性状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等特征称为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2.豌豆做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首先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豌豆花大,易去雄和人工授粉;尤其豌豆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如植株的高与矮,种子的圆粒与皱粒等。3.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P代表亲代,F1代表子一代, F2代表子二代,代表杂交。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正、反交结果总是相同,F2代出现了高茎和矮茎两种豌豆,这种现象叫性状分离,并且F1代是自花受粉。那么,F1代决定了F2代出现矮茎豌豆。在F1代表现的性状

2、叫显性性状,没有表现的性状叫隐性性状。4.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体的性状都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控制显性性状的遗传因子是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遗传因子是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英文字母来表示。(2)在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都是成对存在的。如纯种高茎豌豆的体细胞中含有成对的遗传因子DD,纯种矮茎豌豆的体细胞中含有成对的遗传因子dd。(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因此,纯种高茎豌豆的配子只含有一种显性遗传因子D;纯种矮茎豌豆的配子只含有一种隐性遗传因子d。(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合子中的遗传因子又恢复成对。

3、如遗传因子D与遗传因子d在体细胞中又结合成Dd。5.测交实验让子一代与隐性类型相交,用来测定F1代遗传因子组合的方法叫测交,测交往往用于鉴定某显性个体的遗传因子组合。知识导学1.遗传的基本规律是遗传学、育种学和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本章的两节内容不但是本书的重点,在整套教材中也非常重要。在历年的高考中都占有相当的比例。2.学习本节知识要回忆初中学过的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及有关比例、二项式幂的数学知识。在学习中要注意沿着孟德尔的探索过程进行思考和从实验中领悟蕴含的科学方法。3.表示遗传因子的字母用哪一个是人为确定的,对于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一定要分别用同一字

4、母的大小写表示。4.F1的遗传因子为D、d,D与d同时存在,F1之所以表现高茎而不表现矮茎是因为D对d有显性作用。F1产生配子时,雌配子有D和d两种,比例为11,雄配子有D和d两种,比例为11。且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才形成了F2的三种遗传因子组合:DDDddd=121,表现出高矮=31的理论值。分离定律是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遗传因子(显性遗传因子和隐遗传因子)的分离,DD与dd过些纯合子中相同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分开,产生D和两种配子,不属于此定义范围。疑难突破1.孟德尔是怎样设计豌豆杂交实验?剖析:孟德尔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既要用紫花豌豆为母本、白花豌豆为父本进行实验,也要用紫花豌豆

5、为父本、白花豌豆为母本进行实验(即既要有正交又要有反交)。按照这样的实验设计,且F1只出现一种亲本的性状,才能归纳出显性性状的概念。由于孟德尔定律只适用于细胞核遗传,因此研究是必须正交和反交同时进行,结果相同时才能证明是细胞核遗传,才能得出显性性状或者隐性性状的概念。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不能误认为是不同的性状)。2.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一代后,其后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多少?自交两代后,其后代的杂合子所占的比例又是多少?如果是自交n代,其后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又是多少?同时,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又分别是多少呢?剖析:杂合子自交一代,后代有两种表现类型,其比例为31,其中杂合子占到12,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各占半。由于上一代杂合子占到12,而只有杂合子的后代才会有性状分离,故自交两代时,后代中杂合子的比例为121214,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各占3/8。自交三代,则后代中杂合子占到12121218自交n代后,杂合子占的比例为121212121212n。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n代后,其后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2n,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理论数量相等,各为,即。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