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PPT幻灯片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30091537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推拿PPT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小儿推拿PPT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小儿推拿PPT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小儿推拿PPT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小儿推拿PPT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推拿PPT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推拿PPT幻灯片(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儿推拿 辛集市中医院儿科 1 主要内容 定义小儿病理生理特点小儿推拿适应症小儿常用推拿手法操作顺序手法操作注意事项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2 1 定义 小儿推拿疗法是通过医生对小儿体表的经络穴位施以各种不同的推拿手法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方法 3 2 小儿病理生理特点 生理特点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稚阴稚阳生机蓬勃 发育迅速 纯阳之体 病理特点发病容易 传变迅速 肺 脾 肾常不足 心 肝有余 脏器清灵 易趋康复 4 3 小儿推拿常见适应症 近视 斜视 遗尿 脑瘫 儿童多动症 肌性斜颈 佝偻病 哮喘 反复呼吸道感染 呕吐 腹泻 咳嗽 厌食 腹痛等 5 4 小儿常用推拿手法 小儿脏腑娇嫩 肌肤柔弱 要求手

2、法轻柔深透 适达病所而止 不可竭力攻伐 需进行手法练习 小儿推拿手法种类较多 很多手法和成人推拿手法相似 6 小儿常用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手法操作时间因手法不同而有差异 如推法 揉法次数多 而摩法时间长 掐法则要求重 快 少 掐后继用揉法 手法必要时还可以结合使用 如按法和揉法配合应用 小儿推拿手法需和具体穴位结合使用 如清肺经 直推肺经穴 掐 拿 捏等强刺激手法一般放在最后操作 以免刺激过强 使小儿哭闹 影响后续操作治疗 7 直推法 以拇指桡侧缘或指面 或食中两指指面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8 旋推法 以拇指指面在穴位上做顺 逆时针方向的旋转推动 9 揉法 用手掌大小鱼际 掌根部分 拇指或中指罗纹

3、面部分 吸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 做轻柔回旋揉动 鱼际揉法 掌根揉法 指揉法 10 按法 用拇指或掌根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逐渐向下用力按压 掌按法通常用于胸腹部 临床常与揉法配合使用 称按揉法 11 摩法 用手掌掌面或食 中 无名指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 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环形的有节律的摩擦 12 掐法 用拇指指甲按刺穴位 中病即止 13 捏法 拇 食 中三手指捏拿肌肤 称捏法 捏脊法是用拇指桡侧缘顶住皮肤 食 中二指前按 三指同时用力提拿肌肤 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行 14 运法 用拇指螺纹面或中指螺纹面 由此穴向彼穴或在穴周做弧形或环形推动 15 拿法 用大拇指和食 中指两指 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做

4、对称的用力 提拿一定部位和穴位 进行一松一紧的拿捏 16 5 操作顺序 先头面 次上肢 再胸腹 腰背 最后下肢 1 根据病情缓急 取穴的主次或患儿的体位而定 可以灵活掌握 2 考虑轻柔手法在先 重刺激手法在最后 3 遇到急救时 可先用强刺激手法 17 6 手法操作注意事项 指甲修剪清洁 冬天保持双手温暖 操作时以患儿左手为宜 必要时可考虑右手 手法轻重适宜 熟练运用 操作时一般取润滑剂为介质 如冬天用姜汁类温热药物 夏秋取酒精 滑石粉之类 一则可以保护皮肤 二则增强疗效 根据病情 灵活掌握 室内光线充足 空气流通 温度适宜 手法一日一次 也可一日两次 三次 慢性疾病可隔日一次 手法后注意避风

5、忌食生冷 18 7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小儿推拿除了运用十四经穴及经外奇穴 本身还有许多特定的穴位 这些穴位不仅有 点 状 还有 线 状及 面 状 且以两手居多 正所谓 小儿百脉汇于两掌 多分布于双手 其次为头面 胸腹 腰背及下肢则较少 19 天门 位置 眉心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 两拇指自下而上的交替直推 称开天门 又称推攒竹 次数 200次 应用 开天门能疏风解表 开窍醒脑 镇静安神 20 坎宫 位置 自眉心起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 操作 两拇指自眉头向眉梢成分推 称推坎宫 亦称分阴阳 次数 200次 应用 推坎宫能疏风解表 醒脑明目 止头痛 21 太阳 位置 眉梢后凹陷处 操作 揉太阳 次数

6、200次 应用 推揉太阳穴能疏风解表 清热 明目 止头痛 22 耳后高骨 位置 耳后入发际处 操作 用拇指揉耳后高骨下凹陷中 次数 200次 应用 运 揉耳后高骨主要能疏风解表 23 百会 位置 后发际正中直上七寸 操作 揉百会 次数 200次 应用 百会为诸阳之会 按揉百会能安神镇静 升阳举陷 24 天柱骨 位置 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操作 用拇指或食指自上而下直推称推天柱骨 次数 300次 主治 项强 发热 惊风 呕吐 应用 推 刮天柱骨能降逆止呕 祛风清热 25 腹 位置 腹部 操作 1 分推腹阴阳 沿肋弓角边缘向两边分推 次数 200次 2 摩腹 掌或者四指摩 时间 5分钟 主

7、治 腹痛 消化不良 应用 摩腹 分推腹阴阳能健脾和胃 理气消食 常与捏脊 按揉足三里合用 作为小儿保健手法 26 脐 位置 肚脐正中 操作 1 揉脐 用中指端揉 或食 无名指揉天枢穴同时操作 次数 100 300次 2 摩脐 指摩或掌摩 时间 5分钟 主治 腹胀 腹痛 食积 呕吐 便秘 应用 揉脐 摩脐能温阳散寒 补益气血 健脾和胃 消食导滞 27 膻中 位置 胸骨上 两乳头连线中点 操作 1 揉膻中 中指端揉 200次 2 分推膻中 两拇指自穴中向两旁分推至乳头 200次 3 推膻中 用食 中指自胸骨切迹向下推至剑突 200次 主治 胸闷 吐逆 咳喘 痰鸣等 应用 推揉膻中穴能宽胸理气 止咳

8、化痰 治疗咳喘常与推肺经 揉肺俞等合用 治疗痰吐不利常与揉天突 按揉丰隆等合用 28 乳根 乳旁 位置 1 乳根 乳下二分 2 乳旁 乳外旁开二分 操作 揉乳根 旁 中指端揉乳根 旁 200次 主治 胸闷 咳嗽 痰鸣 呕吐 应用 揉乳根与揉乳旁均有宽胸理气 止咳化痰的作用 临床上多两穴配用 以食 中指同时操作 29 脊柱 位置 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 操作 1 推脊 用食 中二指指面自上而下做直推 100次 2 捏脊 用捏法自下而上 一般捏三遍 第四遍时每捏三下 再将脊背皮提一下 称为捏三提一法 主治 发热 惊风 疳积 泄泻 瘫痪等 应用 推脊柱自上而下 能清热 捏脊法自下而上 能调阴阳 理气血

9、和脏腑 培元气 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 30 七节骨 位置 命门至尾椎骨端 长强 成一直线 操作 用拇指面或食 中二指指面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做直推 分别称为推上七节 推下七节 200次 应用 推上七节骨能温阳止泻 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 31 龟尾 位置 尾椎骨端 操作 拇指端或中指端揉 称揉龟尾 200次 主治 便秘 泄泻 脱肛 遗尿 应用 穴性平和 能止泻 也能通便 32 肺俞 位置 第三胸椎棘突下 旁开1 5寸 操作 1 揉肺俞 用两拇指揉或食 中两指揉 100次 2 分推肺俞 两拇指分别自肩胛骨内缘从上而下推动 100次 又称分推肩胛骨 3 擦肺俞 用食 中 无名指指面擦肺俞部 擦至局部发热

10、 应用 揉肺俞 分推肺俞能调肺气 补虚损 治咳嗽 多用于呼吸系统疾病 通常寒喘 风寒咳嗽用揉法或擦法 热喘 风热咳嗽用分推法 33 脾经 位置 拇指螺纹面 操作 旋推或将拇指屈曲 寻拇指桡侧缘向指根直推 称补脾经 次数 200次 34 肝经 位置 食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 旋推为补 称补肝经 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 称清肝经 补肝经和清肝经统称为推肝经 次数 200次 35 心经 位置 中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 旋推为补 直推为清 合称为推心经 次数 200次 主治 身热无汗 高热神昏 烦躁 应用 清心经能清热退心火 本穴宜用清法 36 肺经 位置 无名指螺纹面 操作 旋推为补 直推为清 合称推肺经 次数

11、 200次 37 肾经 位置 小指螺纹面 小指尺侧至掌横纹 操作 旋推为补 直推为清 合称为推肾经 次数 200次 38 肾顶 位置 小指顶端 操作 以中指或拇指指端按揉 称揉肾顶 次数 200次 主治 自汗 盗汗 解颅等 应用 揉肾顶能收敛元气 固表止汗 39 大肠经 位置 食指桡侧缘 从指尖到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 自食指端推至虎口为补 自虎口推向虎口为清 次数 200次 应用 补大肠止泻 清大肠治疗便秘 40 四横纹 位置 掌面食 中 无名 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 1 掐四横纹 5次 2 推四横纹 四指并拢 自食指中节横纹处推向小指中节横纹 次数 200次 主治 疳积 腹胀腹痛 气血不

12、和 消化不良 惊风 气喘 口唇破裂 应用 掐之能退热除烦 散瘀结 推之能调中行气 和气血 消胀满 临床上多用于疳积 41 板门 位置 大鱼际部 操作 揉板门 200次 应用 健脾和胃 消食化滞 运达上下之气 42 二扇门 掌背食指与中指 及中指与无名指指根交接处操作 拇指甲掐 5次 拇指偏峰按揉 200次 应用 掐 揉二扇门能发汗透表 退热平喘 是发汗要穴 揉时要用力 速度宜快 多用于风寒外感 43 上马 位置 手背无名指及小指掌指关节后陷中 操作 拇指端揉200次 拇指端掐3 5次 应用 用揉法较多 能滋阴补肾 顺气散结 利水通淋 为补肾滋阴要穴 主要用于阴虚阳亢 潮热烦躁 牙痛 小便赤色淋

13、沥等症 44 三关 位置 前臂桡侧 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 操作 用拇指桡侧面或食 中指面自腕推向肘 称推三关 次数 200次 应用 推三关性温热 能补气行气 温阳散寒 发汗解表 主治一切虚寒病证 对非虚寒病证慎用 45 六腑 位置 前臂尺侧 阴池至肘成一直线 操作 用拇指面或食 中指面自肘推向腕 称退六腑 应用 退六腑性寒凉 能清热 凉血 解毒 主治一切实热病症 高热 烦渴 惊风 鹅口疮 咽痛 便秘等 46 天河水 位置 前臂正中 总筋至洪池成一直线 操作 用食 中指面自腕推向肘 称清天河水 次数 200次 应用 清天河水性凉 较平和 能清热解表 泻火除烦 主要用于治疗热性病症 清热而不伤阴分 47 谢谢大家 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