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月刊 2 氧化还原反应及其配平1.ppt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0090682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4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月刊 2 氧化还原反应及其配平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月刊 2 氧化还原反应及其配平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月刊 2 氧化还原反应及其配平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月刊 2 氧化还原反应及其配平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化学月刊 2 氧化还原反应及其配平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月刊 2 氧化还原反应及其配平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月刊 2 氧化还原反应及其配平1.ppt(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1 考点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1 特征 判断依据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变化的反应 2 实质 有电子转移 且得失电子数相等 一特征一实质五概念 3 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 一句话记忆 升失氧还氧降得还氧还 基本概念的应用 分析判断及简单计算 练习 金属铜可由黄铜矿提炼而成 黄铜矿在熔烧过程中主要反应之一的化学方程式为2CuFeS2 O2 Cu2S 2FeS SO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中有单质参加 属于置换反应B 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 CuFeS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 若有1molO2参加反应 则反应共转移4mol电子 AD 归纳 四大基本反应类

2、型与氧化还原反应间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 所有的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所有的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复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置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双线桥 考点2 氧化性 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决定因素 得失电子的 而非电子的多少 1 根据元素化合价判断 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 只具有性 但不一定有性 难易 氧化 强氧化 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 只具有性 但不一定有性 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 既具有性又具有性 但主要呈现一种性质 应用 判断元素或物质有无氧化性 还原性 还原 强还原 氧化 还原 2 根据氧

3、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判断 较强的氧化剂 较强的还原剂较弱的还原剂 较弱的氧化剂简记为 左强右弱 应用 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用强氧化性的物质制备弱氧化性的物质或强还原性物质制备弱还原性物质 金属单质的还原性随金属性增强而增强 其离子的氧化性相应减弱 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随非金属性增强而增强 其离子的还原性相应减弱 3 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一般地氧化性 上 下 右 左 还原性 下 上 左 右 4 根据电化学判断 原电池 还原性一般负极 正极 电解池 阴极 先被还原的离子 可能以单质析出 氧化性较强阳极 先被氧化的离子还原性较强 5 优先原则 强强先反应 应用 判断物质稳定性和反应顺序 6 其

4、它判断方法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 温度 浓度 催化剂 反应程度 酸碱性等 练习已知下述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浓硝酸 将铜丝放入氯化铁溶液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 Fe3 Fe2 Cu2 B 实验 中Fe2 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C 实验 中发生是置换反应D 实验 中铁钉只做还原剂 D 考点3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 配平和计算原则 原子守恒 电荷守恒 电子守恒 配平一般步骤 标 列 求 观 查方法常有 顺配发 逆配发 顺逆配发 缺项配平法等 0 5 4 2 3 4 右少H 16少O 8 左H 22 O 12 右H 6 O 4 4 4 3 3 缺项配平常添加H OH H2O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常包括 氧化剂 还原剂或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之比 电子转移数目与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 被氧化和被还原的量 推算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等 例 在反应 KClO3 6HCl 3Cl2 KCl 3H2O中 被还原的氯原子和被氧化的氯原子的物质的量比为 A 6 1B 1 6C 5 1D 1 5 D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