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综艺节目热播的冷思考探讨.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0088323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0.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类综艺节目热播的冷思考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化类综艺节目热播的冷思考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类综艺节目热播的冷思考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类综艺节目热播的冷思考探讨.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类综艺节目热播的冷思考探讨摘 要:从起初让人重视汉字书写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后来让人们领略诗词魅力的中国诗词大会,再到令人感动的书信往来见字如面,以及前段时间热播的慷慨激昂的朗读者。文化类综艺节目层出不穷,不能否定它带给我们的文化渲染,不过,在高唱赞歌的同时,也应该发现不足,才能更好的促进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 关键词:文化;综艺;效果;意义从上世纪90年代起,综艺节目发展如雨后春笋,从答题竞赛类到歌唱选秀类以及婚恋交友类和明星亲子类等多种类型的节目层出不穷。说起第一股文化类的综艺清流,还要追溯到2014年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从那时起,人们开始领略文化类综艺节目的魅力,到后来在朗读者、见

2、字如面等后来居上,又将文化类综艺节目推向高潮。当然,在看似繁荣光鲜的背后也存在有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引发人们一系列的思考与探究。一、本身特征助力热播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原因和结果,综艺节目的热播当然也是这样,它的热播并不是偶然,与其他综艺相比,文化类综艺节目自带文化底蕴和光环,在起点处便显得不同。除此之外,这类节目的呈现形式和节目创新也在不断更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静”综艺 以静制人之所以是静综艺,其实也是相对理论,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节目来说,这类节目就静了许多,这种静,不仅是节目的形式,还体现在心灵上,精神上,都是以静制人。众所周知,我国的电视综艺节目大都以明星娱乐,游戏,段子,

3、众人开party等狂欢式、打闹型的节目为主,并且还经常配以搞怪的音乐和舞蹈,以及令人吃惊的游戏规则和让人惊喜连连的场景布置,将表面文章做的十分充足,我们将这类的节目称之为热综艺,恰恰相反的是,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追求是一种静的享受,没有嘈杂的音节渲染和酷炫的场景交替,从心出发,享受静生活。随着高科技,高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发展,现在的人们往往陷入物质丰富而精神贫穷的一种状态,文化空虚和焦虑成为大家共同的问题,而文化综艺节目就抓住了这一点,凭借本身独特的内涵和形式,快速的吸引更多观众,共同领略中华文化之美。例如,最近一段时间的见字如面,整个节目过程十分安静有序。无论是嘉宾读信还是专家点评,都没有俏皮

4、的字幕和搞笑的配音。正是这种静态才能让观众仔细的聆听信的内容,感受文化的内涵,获得更加充裕的精神食粮。(二)温情怀旧的复古风所谓怀旧,代表的是暂时性的记忆重现或逃离现实社会的一种自由和解脱。很多人都比较喜欢怀旧,这也是一种不错的消费体验,因为怀旧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无论什么样的年龄,性别,种族,阶层,团体等都可以有这样的体验。还记得从前慢从嘛?以曾经的书信生活渐行渐远,各种智能系统让我们淡忘了从前的感觉,在更好地“忆往昔”这方面,文化类综艺节目便是那座连接回忆和现实的桥梁,让观众在现实生活中追忆过去,展望未来。像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内容就涉及很多初高中的学习的诗词,在学习的时候还能唤起人们对诗词

5、的热爱,让更多人回忆起之前的青春岁月,再加上评委老师精彩的点评,这就是一场学习古诗词的完美盛宴,以最朴实平淡的方式吸引着每个人。(三)视听盛宴 身临其境要想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就要在背景道具,服饰,灯光,色彩,镜头,音乐,弹幕等多个方面都要做好,场景是综艺节目最重要的够构成要素之一,是人和周围景物关系的总和,它不是固定的,而且是随时变换移动的,完美的场景会让观众觉得衔接的天衣无缝,会给观众以完美的综艺体验。当然,它不仅仅只是一种形式,而是要冲击观众的内心,让大家产生强烈的共鸣。文化类综艺节目就另辟蹊径,通过完美的场景搭配,更好的让人身临其境,令人引发思考。比如前段时间的见字如面,虽说只有一个讲

6、台,一支话筒,一封信,一群人,但恰恰是这种最简单的形式带给观众最满足的节目效果。二、节目热播的冷思考前面说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三大特点,必然是节目热播不可或缺的因素,同时,也可以引起社会民众的广泛关注。虽说目前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呈繁荣景象,但文化类综艺节目也不是无可挑剔的。这就需要我们反思自己,找到问题,扬长避短。(一)注重节目创新当下的综艺节目层出不穷,但很多并非我们的原创,跑男歌手爸爸去哪儿已经发展到“综n代”,在一定程度上难以给观众带来惊喜可能是这类节目缺乏创新意识,只是一味模仿别国的形式,没有做出自己的想法,在这一点上,文化类综艺节目也有许多问题。例如,中国诗词大会形式同中国汉字听写大

7、会和中国成语大会的节目形式就很相似不够新颖,捕捉观众眼球。还有见字如面也面临类似的困境,他模仿的是英国的letters live形式也极具相似,还有一只朗读文章的郎读者节目的形式也有些枯燥,所以,文化类综艺节目要想发展的更好,节目就不能太模式化和循规守矩,相反,要及时创新节目内容和形式,不要带给观众审美疲劳。(二)警惕底蕴流失文化类综艺节目,虽然是综艺节目,但还是要把传播文化放在首位的,它所?N含的文化内涵才是节目的根本所在,也正是因为他内在的文化风骨和底蕴,它才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取得好的收视率。当前,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时代,快餐,快车,快节奏的生活规律,在各型各色的工作、琐事之间来回穿梭,忙

8、碌,很少有人可以真正的慢下来生活,文化类综艺节目正好能填补大家这种文化饥渴和慢生活。在好多节目中,经常会有文言文的出现,但可能有的嘉宾在朗读时直接变成了大白话,虽说这样更加通俗易懂,但却丧失了文言文特有的魅力,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恰恰是因为它无可代替,所以不能因为一些特殊的习惯和个人原因,不经意的更改节目本身的一些特有的传统文化,文化类综艺节目必须要立足于文化本身,充分尊重文化本身的独特性,才能更长久的原滋原味的良性发展。(三)更好的发挥精神导向作用优质的文化综艺,必定具备优秀的精神导向作用。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虽然与节目本身的文化价值有很大的关系,但主持人董卿和两位学识渊博的点评嘉宾的文化功底

9、也是不可缺少的。当然,并非所有的节目都能如此成功,见字如面的主持人就稍显单薄,常常会出现随性,无话可接的现象,也是节目的早糟点,在加上点评的过程不深入,不深究其背后的一些故事和价值,很难在整体上达到精神向导的作用。节目的成功与主持人的控场能力有很大的关系,与评委的文化内涵更是密切相关,高质量的文化综艺节目,一定是立足于文化本身的,当然也考验主持人和嘉宾的功力,所以要避免这种营养不良的畸形发展。三、结束语在娱乐十分重要的时代,做好的综艺节目更加不能急功近利,只有有担当,有责任,有使命的节目才能有长久的发展,在文化类综艺节目取得小小成绩的现状上,我们更应该审视其不足,注重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不断完善,将中华文化与综艺节目更好的融合。参考文献:1刘志英:浅析场景在电视谈话节目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凤屋卫视谈话节目和宝鸡电视台(百姓话题)栏目为例J新闻知识。2016年第12期2叶建新刘大宣张国珍:电视艺术概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7年版3胡智锋王理:真人秀节目热播的“问”与“思“J.电视研究,2016年第5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