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30087808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有关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1下列是4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章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B. 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C.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D. 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2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已知2H2(g)+O2(g)2H2O(g);H483.6 kJ mol-1

2、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已知NaOH(ag)+HCl(aq)NaCl(aq)H2O(l);H57.4 kJmol-1则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D己知2C(s)+2O2(g)2CO2(g) H1 2C(s)+O2(g)2CO(g) H2,则H1H23实验室在配制硫酸铁溶液时,先把硫酸铁晶体溶解在稀硫酸中,再加水稀释至所需浓度,如此操作的目的是A防止硫酸铁分解 B抑制硫酸铁水解C提高硫酸铁的溶解度 D提高溶液的p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 mol H2与1 mol N2混合反应生

3、成NH3,转移电子的数目等于66.021023B反应4Fe(s)+3O2(g)2Fe2O3(s)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图甲是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说明该反应的H0D图乙是室温下H2O2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反应中c(H2O2 )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说明随着反应的进行H2O2分解速率逐渐增大5常温下,下列溶液中,pH一定大于7的是 A. pH3的醋酸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B. 由水电离出的c(H+) 1.0109mol/L的溶液C. 10mL 0.01mol/L的NaOH溶液与6mL pH2的稀H2SO4混

4、合后的溶液D. 0.1mol/L的酸性溶液与0.2mol/L的碱性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6一定条件下,乙醛可发生分解:CH3CHO(l)CH4+CO,已知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90 kJmol-1。 在含有少量I2的溶液中,该反应的机理如下:反应:CH3CHO+I2CH3I+HI+CO(慢) 反应:CH3I+HICH4+I2(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速率与I2的浓度有关 B. HI在反应中是氧化产物C. 反应焓变的绝对值等于190 kJmol-1 D. 乙醛的分解速率主要取决于反应7电镀废液中Cr2O72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PbCrO4):Cr2O72(aq)+2Pb2(

5、aq)+H2O(l)2 PbCrO4(s)+2H(aq) H12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molX和1molY进行反应: 2X(g)Y(g)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B将容器体积变为20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C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mol/(Ls)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013已知某化学反应A2(g)+2B2(g)=2AB2(g) (A2、B2、AB2的结构式分别为A=A、B-B、B-A-B),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若生成2molAB2(g)

6、则吸收的热量为(El-E2)kJB该反应的进行一定需要加热或点燃条件C该反应断开化学键消耗的总能量小于形成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D生成2molB-B键放出E2kJ能量14已知:4NH3(g)+5O2(g) 4NO(g)+6H2O(g) H=1025kJ/mol。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1525时,下列各项分别由等体积0.1 molL-1的两种溶液混合,有关混合后的溶液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a(OH)2溶液与Na2SO4溶液:pH=13 BNa2CO3溶液与NaOH溶液: c(Na+)c(CO32-)c(OH-)c(H+) CNa2CO3溶液与NaHCO3溶液

7、:2c(Na+) = 3c(CO32-)+3c(HCO3-)+3c(H2CO3) D醋酸与CH3COONa溶液:c(Na+)+ c(H+)= c(CH3COO-)+ c(OH-) 16已知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其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2O2分解属于吸热反应B. 加入催化剂,减小了反应的热效应C. 加入催化剂,可提高正反应的活化能D.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17有4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0.1 mol/L的2种溶液混合而成:CH3COONa与HCl;CH3COONa与NaOH;CH3COONa与NaCl;CH3COONa与NaHCO3。下

8、列各项排序正确的是 ApH: Bc(CH3COO):C溶液中c(H): Dc(CH3COOH):18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如图的是 A. 镁和稀盐酸反应 B. 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C. 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混合 D. 碳酸钙的分解19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等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SO3(g)2SO2(g)+O2(g)H=+197kJ/mol。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容器编号起始时各物质物 质 的量 /mol平衡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SO3SO2O2200吸收热量akJ021放出热 量 bkJ400吸收热量ckJ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9、达平衡时O2的体积分数: B. 反应的平衡常数:C. 热量关系:a一定等于b D. 中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20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1,则1mol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放热为114.6kJB. H2(g)的标准燃烧热是285.8kJmol1,则2H2O(1)2H2(g)O2(g)反应的H571.6kJmol1C. 放热反应比吸热反应容易发生D. 1mol丙烷燃烧生成水和一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丙烷的标准燃烧热21对可逆反应2A(s)+3B(g)C(g)+2D(g) 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

10、的是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增大B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A. B. C. D. 22在溶液中可进行反应A+BC+D,其中A、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并测定反应中生成物C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线。(0t1、t1t2、t2t3各时间段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 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在t1t2C. 四个时间段内生成C的量最多的是t1t2D. 反应速率后来减慢主要是受反应物浓度变化的影响编号H2C2O4 溶液酸性 KMnO4溶

11、液温度/浓度/mol/L体积/mL浓度/mol/L体积/mL0.102.00.0104.0250.202.00.0104.0250.202.00.0104.05023以反应 5H2C2O4+2MnO4 -+6H = 10CO2+ 2Mn2+ + 8H2O 为例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分别量取 H2C2O4 溶液和酸性 KMnO4溶液,迅速混合并开始计时,通过测定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实验、 、 所加的H2C2O4 溶液均要过量B. 若实验测得 KMnO4溶液的褪色时间为 40 s, 则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KMnO4)= 2. 510-4 mol/(Ls)C. 实验和实验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和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D. 实验和起初反应均很慢,过了一会儿速率突然增大,可能是生成的 Mn2+对反应起催化作用二、填空题(5小题,共54分)24.(10分)欲测定某H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可用0.1000molL-1NaOH标准溶液进行中和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请回答下列问题:若甲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记录滴定前滴定管内液面读数为1.10m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