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3课 辛亥革命 必修1.ppt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0087268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13课 辛亥革命 必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 第13课 辛亥革命 必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 第13课 辛亥革命 必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 第13课 辛亥革命 必修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 第13课 辛亥革命 必修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13课 辛亥革命 必修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13课 辛亥革命 必修1.ppt(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 一个世纪以来 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 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这是孙中山领导的 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完成的 第三次是改革开放 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这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的新的革命 辛亥革命的概念 广义 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制 建立资产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狭义 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的辛亥革命 第16课辛亥革命 学以致用

2、1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 兴中会B 同盟会C 光复会D 共进会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因为这次革命A 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 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 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D 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第16课辛亥革命 学以致用 规定 中化民国主权 属于国民全体 其实实际意义在于 A 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B 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 确立了民主共和国的制度D 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学以致用 B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

3、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 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学以致用 D 1 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 一 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 时代背景 辛丑条约 签订后 民族危机严重 2 经济基础 新政 和 预备立宪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4 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5 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兴中会同盟会等 6 军事基础 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争取新军湖北成为革命摇篮 7 有利时机 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2 中华民国的成立 革命的高潮 二 辛亥革命的爆发与发展 1 武昌起义 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地点 武昌 经过 由于起义泄密

4、 革命党人率先在武昌新军营起义 攻占楚望台军械库 12日武汉三镇光复 随后各省宣布脱离清政府清朝土崩瓦解 3 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 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 三 辛亥革命的结局 袁世凯自身条件 政治手腕 军权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进攻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 1 原因 2 过程 清帝退位 孙中山辞职 袁世凯就任总统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2 原因 1 表现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2 辛亥革命的失败 甲 共和体制确立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乙 封建传统仍有影响 丙 他们既崇拜孔孟 又崇拜孙中山和华盛顿 说明当时的社会正处

5、于新旧交替之中 革命的功绩 1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 3 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2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5 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推动力量 革命的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899年列强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 辛丑条约 签订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怎么啦 说明了什么问题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兴中会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 A

6、时间 B 地点 C 成员组成 D 政治纲领 E 主要领导人 F 机关刊物 G 性质 H 意义 同盟会的建立及意义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05月年8月 日本东京 兴中会 华兴会 光复会成员 孙中山 黄兴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报 三民主义核心思想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 核心思想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耕者有其田 浙皖起义 萍浏醴起义 黄花岗起义 镇南关起义1907年12月孙中山 黄兴 林觉民 徐锡麟 秋瑾 禹之谟 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性质 汉 满 蒙 回 藏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2 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 意义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性质 1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2 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3 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4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5 实行责任内阁制 体现主权在民否定君主专制 自由平等民主 三权分立 为防范袁世凯专制独裁 直接 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根本 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