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二 岳麓 必修3.ppt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0085992 上传时间:2020-04-25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二 岳麓 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二 岳麓 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二 岳麓 必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二 岳麓 必修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二 岳麓 必修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二 岳麓 必修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二 岳麓 必修3.ppt(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新青年 的新觉醒 列强侵略 政局黑暗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尊孔复古与民主共和的矛盾 直接原因 兴起标志 代表人物 指导思想 主要阵地 活动基地 前期 1915年 新青年 陈李胡鲁 民主科学 新青年 北京大学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 从第二卷开始 青年杂志 改名为 新青年 吾国之社会 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 陈独秀 胡适 李大钊 鲁迅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 陈独秀 1879 1942 字仲甫 安徽怀宁 今属安庆市 人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 李大钊 李大钊 1889 1927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中国共产党的

2、主要创始人之一 1927年4月6日 奉系军阀张作霖派军警搜查苏联大使馆 李大钊等60余人被捕 28日在北京英勇就义 胡适 胡适 安徽绩溪人 现代著名学者 哲学家 文学史家 诗人 早年肄业于上海中国公学 1910年赴美留学 师从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 1917年回国任北大教授 投身新文化运动 是该运动早期领导者之一 1952年去台湾 1958年4月就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 主要著作有 胡适文存 等 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 政治评论家 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导人 左翼文化运动的旗手 鲁迅 蔡元培 没有蔡元培 北大就不成其为北大 没有北大 蔡元培也不成其为蔡元培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请思考 思

3、想自由 兼容并包 办学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鼓励各学科观点自由发展 让新思想去抢占封建思想的阵地 北京大学 主要活动基地 为什么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 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 当以科学与人权 即民主 并重 陈独秀 敬告青年 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 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陈独秀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二 高扬民主科学大旗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漫画 右 中所称的 德先生 和 赛先生 究竟指什么 民主 科学 我们现在认定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 道德上 学术上 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我翻开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 仁义

4、道德 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 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 吃人 摘自 狂人日记 余之抨击孔子 非抨击孔子之本身 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之权威也 非抨击孔子 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李大钊 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 对于外国文化 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 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 以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镜 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 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 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 对于中国古代文化 同样 既不是一概排斥 也不是盲目搬用 而是批判地接收它 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 毛泽东 论联合政府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 以白话文代替

5、文言文 推倒旧文学 建设新文学 两个黄蝴蝶 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 一个忽飞远 剩下那一个 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 天上太孤单 胡适 中国第一首白话诗 陈独秀在 文学革命论 中 明确提出反封建文学的响亮口号 三大主义 三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 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 所谓好的就是绝对的好 毛泽东 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对东 西方文化全面否定或肯定 1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2 前期弘扬民主和科学思想 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4 为五四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3 后期传播了社会主义思想 成为拯救国家的思想武器 进步性 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 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李时岳 5 促进了现代文化的发展 繁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